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1/2页)

想了半天没有头绪,五千万实在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除非清廷愿意以国家力量出资,否则无论如何筹措不出来。
  
  朝廷刚刚为了西征借了三千万两,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唉,算啦,这事只能先拖一拖,等自己说了算后再说吧,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办成的事。
  
  老毛子能花费十四亿六千万卢布,费十几年时间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折合白银两亿多两,比同期军费都多。邵某也一样有这个魄力,修西部大铁路,控制辽阔的国土,
  
  老百姓家里柴米油盐,总觉得钱不够花,想象着当大官巨富了,这钱就够花了吧?满不是那么回事。
  
  每位巨富手里实际的资金都很有限,只是表面光鲜。大部分贷款比资产都多,一旦资金链条断了,立马歇菜。
  
  蛇大窟窿粗,有钱就想干更大的事,窟窿永远填不满。
  
  邵全忠在缺钱的烦恼中入睡,一宿没睡好。外面寒风呼啸,很快大雪纷纷扬扬,肃州城同治五年的第一场雪到了。
  
  第二天一起床,邵全忠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
  
  大雪阻止不了邵全忠出游的想法,立刻招呼,“六娘,备马,走,回海陵。”
  
  肃州这边已经交给了邵恒忠坐镇,邵全忠准备回趟海陵,探望父母,陪陪容慧,最主要的,要见见诺贝尔和汤姆森。
  
  现在的蒸汽拖拉机质量太差,跑三四百里就得维修。轮子也不行,到哪个城市都得绕路,还得专门派工程兵除掉路上的障碍。否则大铁轮子进城,路面就都压坏了。
  
  这就得汤姆森这个蒸汽动力和充气轮胎的双料高手出手了。
  
  TNT和电雷管就更重要,这事必须自己亲自关照,决不能出纰漏。
  
  邵全忠带着警卫排,骑马出城。
  
  城里的战士们分批放假,可没机会回家,但能休息休息,不用再出操训练。
  
  街上的大兵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军靴踏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音都很整齐,显然平时训练出来的习惯相当不错,邵全忠点头表示满意。
  
  有不少士兵朝着城门外而去,这大冬天又下了大雪,城外有啥好东西么?
  
  等邵全忠出了城,一看,呦嚯,好热闹。
  
  城门护城河外,沿城门两侧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大集市。各种小商小贩全有,一个个推着小车叫卖,招徕城里出来的顾客。棉帽子、小车顶上大多还挂着雪。
  
  肃州城里原来的居民没了,现在成了军营,城外倒是突然热闹起来。这座暂时的军事城市,构成了城堡——城下町的格局,很有倭寇风味。
  
  邵全忠下马,笑眯眯地走向一个吹糖人的小摊,“老伯,大过年的不在家享福,怎么冒着寒风大雪跑这来了?”
  
  邵全忠披着呢子大衣,没露出军服上的肩章。即使露出来,老头也不一定懂。
  
  军营放假,这边披呢子大衣出城溜达的长官可不在少数,老头并不知道邵全忠的身份。
  
  “这位长官,额们穷人啊,缺的是钱,不怕风雪。有赚钱的机会,哪里还舍得在家歇着啊?这边淮军可都是大款,连当兵的挣的都跟县太爷一样多,听说邵大人刚给他们发了赏,几百里外的商贩都来了,别说老头这个附近的。”
  
  “老伯,你不怕大兵抢你的东西不给钱么?”
  
  老头立刻不干了,吹胡子瞪眼睛。
  
  “这位长官,你也是淮军的官爷,怎么敢这么说淮军?谁不知道邵大人带出的兵军纪严明?当初雪夜入瓜洲,老百姓都不知道,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可是几千年难遇的好官。可惜邵大人是过路官,人家打完仗就回去当陕西巡抚了,我们甘肃老百姓没这个福气啊。”
  
  邵全忠的眼角有点湿,一个素不相识的老爷子这么维护自己的名声,这辈子当官当得算值了。
  
  身后的胡六娘与有荣焉,笑眯眯跟老头搭话,“邵大人要是西征胜利了,朝廷肯定要升他的官,陕西恐怕也留不住他了。”
  
  老头高兴了,“邵大人官升得越大越好,最好能当了中堂管天下,我大清的老百姓不就都跟着享福了?这位女军爷您不知道,现在陕甘的老百姓,家家供邵爷的长生牌位,都说啊,这天下要是邵大人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