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只算经济账!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只算经济账!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只算经济账! (第1/2页)

“陛下当真要一战平灭东吁叛逆?”
  
  气氛明显不同的大殿内,随着萧靖的声音响起,殿内诸臣齐刷刷看去,而在这注视下,萧靖却面不改色,抬手朝御座作揖行礼。
  
  也是这样,不少人的目光,终落在了御座之上。
  
  “朕适才说的很明确。”
  
  楚凌缓缓抬眸,语气掷地有声道:“东吁叛逆窃据我朝疆域数十载,朕作为大虞天子,断不能容忍此等叛逆,在我朝疆域作威作福,更以窃据之地袭扰、进犯我朝东域!!”
  
  “东吁叛首身死,这对我朝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朕要大虞健儿汇聚前线,以为国朝勘定叛乱!!”
  
  萧靖听后,立时表明态度:“若是这般,勘定东吁叛乱主力,断不可从中枢抽调,需以征东大将军府所属戍边军为主。”
  
  “且不提与东吁叛逆交战如何,仅是我朝跟东吁交战,一旦周边诸敌知晓我朝意志,定然会在边陲有所动。”
  
  “我朝虽在四边置有戍边强军,以保我朝边陲安稳,但若遇多边强敌进犯,靠此想安稳边陲这是有凶险的。”
  
  “萧大人这是何意?!”
  
  不等萧靖讲下去,孙河皱眉质问,“难道萧大人对戍边军就如此不信任?!”
  
  “荣国公先等萧某讲完。”
  
  面对孙河的质问,萧靖没有丝毫惧怕,相反却很是平静的说道,随即,萧靖再朝天子作揖拜道。
  
  “臣之所以这样讲,一方面是要保有对部分边陲驰援之力,一方面是以中枢精锐震慑治下。”
  
  “恰是因为东吁所处之地重要,我朝自太祖朝多次发起平灭之战,但每次至关键时刻或因国内之变,或受国外动荡,继而导致我朝收复东吁叛逆窃据之地,终以不了了之落下帷幕。”
  
  “如果陛下真下定决心,想要凭此之变收复旧土,则中枢所辖精锐不可抽调太多,不然此战打到最后,终会像太祖朝那样不了了之。”
  
  你是真敢讲啊。
  
  萧靖这话讲完,被殿内诸臣听后,不少人紧张起来,看向萧靖的眼神都变了。
  
  即便是讲真话,那也要委婉一点啊。
  
  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一些人想到这里时,内心忐忑的看向御座,他们想看天子是何反应。
  
  而在这种注视下,楚凌的脸上,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这反倒叫他们心中更忐忑了。
  
  ‘这是要算账啊。’
  
  楚凌面无表情的打量着萧靖,心中暗暗思量起来,自己的想法,萧靖明显是看出一二了。
  
  对东吁这一战,跟正统五年的北伐不同,这是一统中枢想法,要对东吁叛逆发起一场规模大战。
  
  这潜在意思即对战东吁所需,一应从国库去进行调配,或许在这期间内帑会拿一些,但大头是国库在兜底。
  
  萧靖,既是尚书省左仆射,又兼户部尚书,对外征伐的事,他可以不管,但打有准备之战,还是无准备之仗,他必须要管。
  
  如果是前者,即便勒紧裤腰带,那也是要打的。
  
  毕竟东吁窃据之地,能被国朝收复回来,这意味着什么,没有比萧靖更为清楚的了。
  
  但要是后者,萧靖宁愿这一战不打。
  
  钱粮耗费了,将士死伤不少,到最后,又因为曾发生过的再度上演,那萧靖不知打这一仗意义何在?
  
  看起来,萧靖讲的是中枢精锐不可动,既要顾及边陲安稳,又要震慑内部宵小,实则萧靖想知的,是天子到底准备出动多少。
  
  “既是对东吁叛逆展开攻势,中枢不派一兵一卒出战,只靠征东大将军所统戍边军,不足以彰显中枢平灭东吁叛逆之势。”
  
  沉默了许久,楚凌这才悠悠开口道,“南北两军要出将出兵,朕若没有记错,当初东域境内出现哗变,南北两军合计出动数万精锐,今下这两支精锐都在何处?”
  
  “启奏陛下。”
  
  南军大将军张恢,从朝班中走出,作揖拜道:“南军所派押解哗变军士及与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群体,今在宣武道治下。”
  
  “启奏陛下。”
  
  北军大将军韩青紧随其后道:“北军所派今在宗庆道治下。”
  
  针对东域治下哗变镇压结束,南北两军所派精锐,是分批撤离东域治下的,南军在前,北军在后,除却押解参与哗变被俘军士外,还有被强迁走的一应富户。
  
  这等规模的战事,对两军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仗。
  
  “以南北两军之名,八百里加急分赴宣武道、宗庆道治下,着所属营校原地驻扎。”楚凌伸手对二人道。
  
  “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一律编入死战营,凡在后续攻打东吁叛逆中,斩贼五级或先登两次,即豁免所犯罪行!”
  
  “至于跟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者,由上林军派遣营校前去接手,负责将一应群体押至京畿待审。”
  
  “臣遵旨!!”
  
  张恢、韩青没有任何犹豫,立时朝天子作揖拜道。
  
  这就是平灭东吁叛逆所派中枢主力了。
  
  殿内诸臣听到这里,无不在心中盘算起来。
  
  南北两军所出精锐合计有近五万,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三万徘徊,这人数还说的过去,但是要靠谁来统辖,才能将他们给整合好?
  
  也是这样,一些大臣的目光,开始在孙河、孙斌、韩青、张恢几人身上来回打转,毕竟是中枢主导的平灭东吁叛逆之战,中枢层面必须要派人挂帅的,不能叫在东域坐镇的征东大将军挂帅啊。
  
  真要把东吁叛逆给灭了,这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皇兄这是打算锤炼勋贵子弟了啊。’
  
  察觉到这些的楚徽,心中忍不住思量起来,尽管在此前北伐中,在军历练的勋贵子弟,算是取得了一定战绩。
  
  可跟黄龙为首的羽林相比,多少还是差点意思。
  
  平灭东吁叛逆这一战,恰好是勋贵子弟历练的好去处。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会叫在宣武道的南军精锐,宗庆道的北军精锐原地驻扎,这摆明是想叫他们出战的。
  
  而在这两部之中,凡是自家皇兄看上的勋贵子弟,可都是在其中的。
  
  宗织,孙贲,董衡,曹京,昌封,李斌,徐彬,上官秀,韩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