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 第302章 :只能各凭良心

第302章 :只能各凭良心

第302章 :只能各凭良心 (第1/2页)

“亲兄弟明算帐,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李长乐觉得葛昌发的处事方法也有问题。
  
  “我回家想想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去大哥家找他,想跟他说这事。”
  
  葛昌发沉声道,“我刚开口,我大嫂就说,那些鱼获本来就是我大哥捕捞起来的,我不过就是在船上帮忙打打下手,分一半给我,已是仁至义尽。
  
  我一气之下提出拆伙,我大哥说谁提出拆伙谁退出,最后我们吵了一架,我少拿一成钱退出。”
  
  李长乐听他说完,“阿发,我觉得不管是跟兄弟还是朋友,我们只能做到问心无愧,别的只能各凭良心。”
  
  他觉得李母没说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葛昌富也觉得那些钱都是他挣的,阿发只是帮他打打下手,分一半给他太亏,才会放任他老婆做那些事。
  
  “阿乐,我心里明白,大哥见那片水域的鱼口一天比一天好,跟我大嫂唱双簧,想把我踢出去单干。现在我退出,我做到问心无愧,是他们对不起我。”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两人一起回了南山。
  
  到家,陈永威已经从涂下桥回来,跟他一同到的还有李长喜母子四个,还带来了定做的方糕。
  
  兄弟家第一次买大船,夫妻俩都很重视,一早就去做糕饼的店铺,定做了方糕送回娘家以示祝贺。
  
  周若楠妯娌几个把方糕装铜盘里,分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般一家两双,图个高兴、喜庆吉利。
  
  方糕是用糯米和晚米按比例泡发磨粉后制作而成,两块一双,作为庆祝的点心,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白色糕点上,印着祝福的话语。
  
  凉冷后的方糕跟年糕一样有点硬邦邦的,上饭甑蒸热就变得绵软,口感甜而不腻。
  
  陈永威掏出卖鱼获的钱给他,“哥,罐子收获不错,一百多斤八爪鱼、望潮有六七十只。
  
  地笼网不怎么好,收到两个海参,还有些虾蟹,一共卖了八十七块。”
  
  李长乐接过钱,“船我已经交给阿发了,等会儿分钱。”
  
  陈永威点点头,“哥,我跟阿城去吹圆岛收地笼的时候,看到有两个男的在那抓海鸭。
  
  我们撒了几网,送了二三十只海鸭到虎子岛,那座岛比吹圆岛大多了,上面还有几个大水坑,啥时候有空上去抽水坑去?”
  
  “行,过段时间去看看,那些海鸭在岛上安家没?”李长乐进屋把钱放好,又去找李长喜,打算把说好的抽成给她。
  
  李长喜嗔怪的把钱塞还给他,“拿我当外人是吧?要不我把手表钱,还有布料那些的钱也都算给你们。”
  
  李长乐见她这样说,只得作罢,想着过段时间把收录机,或是电视机给她一台补偿他们。
  
  晚上,陈家、葛家都去了南山凹,李家摆了三桌,把李三叔、李长水兄妹、金老头一家、还有陈会计请到家里庆祝明天接大船。
  
  李阿四的腿还不能走,许仙梅三天两头没在家,全靠李长水兄妹伺候,或许是良心发现,李阿四现在偶尔也会帮李玉芳绑绑吊钩,织地笼网网片、应应梭线。
  
  翌日凌晨,周若楠婆媳将两块袁大头放大锅里面,煮了一锅“银汤”装进锡制的银壶里,带到船上驱邪取正。
  
  吃过早饭,陈永威祖孙也来了,一家子把两担细篾篓搬到板车上面,里面装着祭船要用的碗头,香烛、纸钱,老酒、蜡台、鞭炮。
  
  接着就是渔具,还有船上吃用的粮食、油盐、酱醋还有肉菜,被褥,衣物等用品。
  
  陈阿奶买了一坛糟,还用五花肉做了满满一坛肉酱,给他们带船上吃。
  
  糟是制作老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在老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发酵完成后,筛滤出老酒后剩下的渣滓。
  
  制作老酒的红曲是由黄米酿成,有一种很独特的香味,营养价值很高。
  
  红糟具有防腐去腥,增加香味、鲜味和调色的作用,用红糟煮鱼,吃起来没有一点腥味,还有一股淡淡的酒香。
  
  周若楠婆媳和陈阿奶把他们送到路口,才转身往回走,几人还要准备去老爷殿祭拜的碗头。
  
  李长乐一行到了张家埠头,老张已经在那等着了,大伙儿把祭船要用的碗头搬到船上。
  
  吉时一到,李大哥拿出绣满了吉庆图案的大红桌围,将桌子围起来。
  
  李父将熟猪头、生豆面、豆腐干馒头、点心等碗头摆到了八仙桌上,敬献老酒,许过愿,烧过千岁(纸钱),李长乐点燃了鞭炮。
  
  李父、李大哥、李二哥、陈永威还有王新城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八仙桌前,膜拜船龙爷,祈求船龙爷庇佑。
  
  李长乐作为船老大是不用拜的,因为渔民认为船老大比船龙爷来得大。
  
  膜拜完后,李父提着装满“银汤”的锡制的银壶,淋浇船眼,俗称“开船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