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五十八章事可急可缓,但陛下之事皆为急事

第二百五十八章事可急可缓,但陛下之事皆为急事

第二百五十八章事可急可缓,但陛下之事皆为急事 (第1/2页)

长安,紫宸殿。
  
  殿内,张虞已脱下衮服,换上更为贴身的便服。荀攸、钟繇、徐晃、田丰等亲近文武站在两侧,等候张虞的吩咐。
  
  张虞瞧了一圈,问道:“文和怎不在?”
  
  “禀陛下,贾先生身体抱恙,今日朝议已请病事。”荀攸说道。
  
  “坐吧!”
  
  “诺!”
  
  张虞开门见山,直白问道:“孙权遣张肃觐见,并言内附之事,不知诸卿有何见解?”
  
  钟繇从席上而起,说道:“禀陛下,五年之内,益州连丧孙坚、孙策二人,孙权年幼继位,州内人心浮动,宗亲不顺,有兵变之危。故臣以为内附之事应是不假,陛下如征南寇,可先平吴楚,再降巴蜀!”
  
  “臣以为孙权既已遣使献妹归降,陛下可先征南寇!”
  
  荀攸说道:“今荆、豫、徐、青四州皆有营造舟舸,水师之众多达五万。陛下南征吴楚,先渡淮水,取淮南三郡。时舟舸转入邗沟,兵临长江,另有荆州水师,多路并进,何愁南寇不能安?”
  
  “曹、刘二人如若覆没,孙权归降是乃顺理成章之事。”
  
  张虞蹙眉说道:“朕忧孙权内附是为无奈之举,后续恐会反复。”
  
  “孙权年少无威,宗将不顺,故纵然反复,能奈陛下如何?”郭图说道:“何况孙权遣使献妹,其诚意至此,陛下又何须忧愁?”
  
  张虞点了点头,今天下大势在他,而不在孙、曹、刘三人。何况他占据了益州门户汉中,巴蜀失去了汉中,那么意味着巴蜀对他而言,虽说有蜀道之险,但却无不可逾越之险关。但孙权不明的态度,依旧让张虞担忧。
  
  见张虞没有开口,荀攸劝说道:“陛下无需问孙权归降真否,仅需知天下形势便可!”
  
  “曹、刘拥汉室,聚集吴楚之众,以长江据我中国之兵。而巴蜀孙策丧亡,宗将为肘腋之患,故无数年不足为忧。因此纵使孙权反复,但陛下如能兵灭吴楚,时天下大局已定,蜀人无抗拒之心,孙权又安敢反叛?”荀攸说道。
  
  张虞紧蹙的眉毛舒展,对荀攸的解读颇是认可。
  
  “公明有何见解?”张虞问道。
  
  徐晃沉吟少许,说道:“据晃所知,巴蜀人口百万,户籍殷实,粮草丰足。然山道崎岖,晃领兵援蜀,难以进退,众皆言犹入地牢中。故大王欲伐巴蜀,举众需一二十万之卒,方能一举灭蜀。”
  
  “如与灭吴相较,灭蜀难在兵粮转运,灭吴在于长江天堑。如我唐卒如能渡河,以我步骑之精锐,足以横扫吴楚。”
  
  徐晃作为汉川之役的将领,张虞对他的话颇是认可,灭蜀的困难主要在险峻及粮草匮乏上。故若想灭蜀,关键在于速度,如果太慢的话,大军会因粮草不济而败。如钟会灭蜀,其在秋天出兵,灭蜀于十一月,前后花费时间不足半年。
  
  “元皓呢?”
  
  对于先前赞同伐蜀的田丰,张虞有意咨询道。
  
  “陛下!”
  
  田丰捋须而吟,说道:“陛下坐拥中国,兵强马壮,未有依附者,无非辽东、巴蜀、南楚、吴越、交岭五地。五地之中,人口富庶者,吴越为先,巴蜀次之,南楚再次,末者为辽东、交岭二地。故陛下统天下当先易而后难,徐徐用兵,方是稳妥之策。”
  
  “巴蜀有蜀道之险,粮草囤积上百石,方够十余万大军用度。吴楚有江水之阻,不破敌寇水师,兵马难以横渡,二者用兵各有难易。”
  
  田丰说道:“先前丰以为巴蜀虽险,但步骑尚能逞凶,故劝陛下用武巴蜀。今巴蜀有意归降,愿向陛下称藩,无上游之害,或能先伐南楚。时南楚刘备覆没,陛下步步为营,水陆并进,曹操北困于淮北,西受荆州之危,江东一役则能下。”
  
  “那以卿之意,以为可先伐吴楚?”张虞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