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南征三将 (第1/2页)
朝官因输均法争执不休,张虞遂召开输均之议,令众卿畅所欲言,再结合两方之见,推诸葛亮所献均输法。
张虞本以为会不少人会支持,但不料照样有不少人反对。故在张虞支持下,诸葛亮舌战群卿,辩得迂腐儒生哑口无言。而钟繇、庾嶷之疑,诸葛亮一一解答,令二人大为满意。
毕竟两人都清楚,政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求和。且二人看出来,张虞偏向于诸葛亮之策,而诸葛亮之策确实更合适,于是转向赞同诸葛亮之见。
钟、庾二相的同意,又有张虞的支持,均输法得以执行。以并、殷、海、幽四州为示范,拜诸葛亮为河北调运使,同属于计司治下,官秩一千五百石。
两汉本无一千五百石之官,但由于张虞改革官制,遂在千石至两千石之间设一千五百石。亦或郡守依户籍多寡在千石至两千石之间,州刺史因管辖郡守遂调迁至两千五百石石。
中央诸部门中,丞相俸五千石,尚书令俸两千五百石,计相俸三千石,枢密使俸三千石,各署长官皆为两千石。
张虞改革俸禄的目的,无非是让各级官职上下有序。毕竟东汉时期,郡守俸禄两千石,而刺史在后期属于是郡守上级,必要时甚至能领兵出征,故若领六百石俸禄则不合时宜。
诸葛亮受命河北调运使后,便动身前往河北,欲先向漕运下手,将河北三州的漕运力量整合起来,之后慢慢整合四州市场。
均输法之争告一段落,张虞遂将目光转向东南,准备着手统一全国大业。
“陛下,关羽献曹操劝降书信,及贼使蒋干人头!”
荀攸从席上起身,将书信交由宦官,以便转呈于张虞,说道。
曹操让蒋干持信游说关、张来降,二将当即认出刘备笔迹。
张飞心生降曹之念,然关羽却分析利弊,言曹操之所以不杀刘备,便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在。如果他们归降,曹操见刘备无用,怕不是会杀刘备以杜绝隐患。且他们越在意刘备,曹操越肆无忌惮,故绝不能降曹。
在一番言语下,张飞杜绝为刘备而降曹,于是便割了蒋干的脑袋,连曹操书信一并送至长安,以便赢得唐朝君臣的信任。
张虞头戴冕冠,身着衮服,神态威仪坐于御榻上。
“曹操令人劝降关羽,可见其计穷尔!”
张虞合上书信,淡笑问道:“今益、荆二州水师操练如何,可用否?”
“禀陛下,荆州水师操练二年,据刺史郝昭上报,今暂可与敌一战。而益州水师本乃荆楚精锐水卒,经由郭淮安抚人心,诸军皆有敢战立功之心。”
荀攸说道:“东南与我中国毗邻千余里,而兵马不及二十万之数。陛下分兵多道兵出,时敌必勤保夏口以东,无大军西上,不敢令国都空虚。故依先时之策,先取荆楚,再图扬淮之策可行。”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昔贾卿上灭曹三策,朕深以为然。而今益、扬水道畅通,国中民众丰收,军粮可抵江汉。不知明岁可伐东南否?”
“禀陛下,臣昔三策有言,一蓄军粮,以备持久;二通水道,以便互援;三笼人心,招蛮内应。而今一、二策渐有成效,但煽动楚蛮之事,尚未有所反馈。”
贾诩持笏板说道:“故以诩之见,陛下不如先筹备军粮,筹画南征路线。而楚蛮贪图钱货,陛下许以重金,其必应诺起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