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赤水大战 (第1/2页)
三万吐蕃军兵临赤水城下。
清晨,朝阳刚刚照在城头,吐蕃大营中的进攻鼓声便开始敲响了。
“咚!咚!咚......”
一队队的吐蕃士兵开始涌出大营,迅速在大营前的空地上集结,鱼泽布投入全部三万大军,他要一战攻克赤水县,拿到河源郡的立足点。
七马海军城太小,容不下三万吐蕃军,而赤水县正好,周长三十里的城墙,城墙高大坚固,还有周围肥沃的良田,简直就让吐蕃人垂涎三尺的家园,可惜不属于他们,那就不惜一切代价抢过来。
这也是吐蕃赞普给主将鱼泽布下达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河源郡,使吐蕃在积石山以东有立足之地。
同时抢夺汉人工匠,吐蕃太需要大隋的各种技术了。
“咚!咚!咚!”
吐蕃军的皮鼓声震天动地,使人的心脏都放佛停止了跳动,进攻的鼓声却使隋军的士气更加高昂。
“守住赤水县,每人赏钱三十贯!”
主将李章天也发狠了,在城头上高声大喊:“河源郡是大隋的疆域,决不让吐蕃他夺走一寸!”
士兵们也热血沸腾,振臂高喊,“誓与赤水城共存亡!”
所有的隋军奔上了城头,个个抖擞精神,张弓搭箭,准备和吐蕃军血战到底。
大隋的箭雷和铁火雷主要配备给了征西的李靖大军,以及征东的罗士信大军,而在陇右配备很少。
原因是朝廷认为吐蕃人口稀少,内部尚未统一,三十年内不会侵犯大隋,只要防范一些小规模的骚扰。
所以西海郡和河源郡一共驻兵才一万五千人,河湟驻兵一万人,主要是防止羌人叛乱。
但朝廷显然不知道贸易封锁对吐蕃造成的巨大伤害,也小看了吐蕃人为了获得铁器而不惜代价的决心。
赤水城本身没有箭雷,都发放给了各军城,各军城守军又带回来了,目前一共只有箭雷弩两百架,每架配五支箭雷,还有小型投石机三十架,每架配五枚小型铁火雷。
不过,赤水城的火雷虽然不多,但火油不少,有三千袋之多,每袋二十斤。
这就是守城隋军最大底气了。
隋军刚刚进入战备,吐蕃军第一波攻城队伍,约一万五千人便杀来了,黑色的三个方阵大军排成了纵线,如大河奔流,从赤水城的西南角、西北角和正西面三个方向铺天盖地杀来。
吐蕃军扛着上百架排筏,所谓排筏就是直接用五支笔直的松树原木捆绑而成,上面再钉上横档,简易而实用。
当吐蕃进入两百步内,城头上的两百架箭雷弩同时发射了,两百支箭雷和二千支弩箭呼啸着向吐蕃军射去,吐蕃军刷地举起了排筏,力量强劲的铁箭纷纷射在排筏上,发出一连串‘轰隆!轰隆!’的爆炸声,箭雷大部分都在排筏之上爆炸。
主将李章天愣住了,他没想到吐蕃军居然用这种手段破解箭雷。
他立刻大喊道:“箭雷停止,准备火油!”
士兵们从城下拎来了一只只皮袋,皮袋颇重,里面装满了晃动的火油,他们飞奔上前,等待着吐蕃军上前。
吐蕃军木排梯确实很实用,不仅可以当梯子,还能当桥梁,他们将木排梯架上护城河,无数士兵冲了过去,将一架架木排梯架上城头。
这时,城头上隋军抱着皮袋向吐蕃军中喷挤而去,只见一道道黑色的火油从皮袋中喷出,将密集的吐蕃士兵群喷得一头一脸,虽然铁火雷陇右配置不足,但火油却十分充足,每座城中都有配置。
片刻之间,近千袋火油已经喷进吐蕃军群,刺鼻的气味使吐蕃士兵开始骚动起来,有些吐蕃士兵感觉到不妙,开始一步步向后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