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无限未来【大结局】 (第2/2页)
监国的权力和天子权力不一样,首先没有吏权,监国不能任免从三品以上官员,其次没有军权,如果有重大事件需要动兵,需要得到政事堂的一致同意,且最高动用兵力不得超过一万人。
还有就是监国不能动用内库的钱财,内库有钱财约一千万贯,这是天子的财权,主要用于皇室开支和有功之臣的赏赐。
萧夏将玉玺和朱笔交给了太子,杨俶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玉玺和朱笔。
两天后,萧夏的五万石坐船从龙池出发了,这次一共有五十艘两万石大船同行,有萧夏的皇后和数十名嫔妃,还有七个皇子和公主通行,还有五百名宫女及女侍卫,另外有军队两千人护卫。
“呜——”
汽笛声发出一声长鸣,烟囱升起黑烟,精钢轮桨转动,大船启动了。
五十艘大船都是清一色的蒸汽船,蒸汽机是五年前被匠作监的一群工匠捣腾出来,经过五年的磨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主要用于远洋航行。
七年前就建立了到南大陆以及到南殷州的航线,包括南殷州的好几个小国国王也来过大隋朝觐,贸易船只往来很多,凭借大隋的各种优质产品,在南殷州赚取了大量黄金白银。
望着岸上太子杨俶和依依惜别的百官,皇后崔羽叹息一声,忧心问道:“陛下,俶儿为人实在太宽厚善良,他能治理住天下吗?”
萧夏微微笑道:“朕心里明白,所以朕制定的是一套制度,靠制度来治国,不是靠个人治国,不管是性格宽厚善良也好,还是残暴不仁也好,如果所作所为和制度不符,制度会来纠正他,所以用朕新年致辞的话,制度才是皇帝,朕和相国一样,都是维护并不断改进这套制度的人,朕不允许任何一个凌驾于制度上的人,包括朕。”
一旁张乔笑道:“陛下刚才提到了残暴不仁,但我记得陛下给我说过,不会有残暴君主出现!”
萧夏点点头,“这就要设计一种制度了,比如太子是由天子提名四到五人,然后由五品以上百官投票决定,这样的好处就是天子依然是朕的子孙,但百官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这样就能避免残暴君王的出现。”
崔羽和妹妹崔眉对望一眼,几个妃子异口同声道:“我们明白了!”
船队从长江入海,在南海郡进行一次补给后,开始驶向南洋,萧夏先后巡视了流求县和吕公县,一个月后抵达马来半岛最南端的南洋宣慰使司,在这里休息三天,并慰问了三千驻军,船队同时进行第二次补给。
船队在礼炮声中启程,随即穿过了南洋群岛,向南大陆驶去。
半个月后,船队沿着南大陆的东海岸线航行,这天上午,萧夏看见海边的海港和巨大仓库群,大隋最大的铁矿南集铁矿到了,二十万天竺劳工在这里开采铁矿,这也是天下最好的铁矿,含铁量高达百分之七十。
大隋在这里建立南集县,有汉民约五万人,主要从事冶炼,但西海岸和两千里外的南北岛人口稍多一些,都超过了二十万汉民。
“呜——”
汽笛声鸣响,海岸上一面巨大赤底黄龙旗在迎风招展。
这是一片我们祖先早应发现却没有发现的土地。
或许早已发现却没有把它收入囊中,使他们的子孙饱尝了几百年的屈辱和痛苦。
这一刻,自己在祖先之前就把它收入囊中了。
萧夏心中涌起难以言述的自豪,他仿佛看见了大隋帝国的无限未来。【全书完】
=======
【这本书成绩不好,一开始就扑街了,如果没有大家支持,老高肯定坚持不下来,正是得到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老高才终于咬牙写完了,再次鞠躬感谢各位书友,你们是老高的衣食父母。
但老高并没有半点轻松,因为还有另一本书再等老高更新,新书《虎枭》老高还是很有想法,三国演义老高准备写成四国演义,不多说了,大家搬起小板凳换场子去,老高在新书恭迎大家,暂定每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