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怪病 (第2/2页)
庞大的浮空城主体,其最核心处,紫微垣如同一根无比粗壮、直插天穹的巨柱,仅仅基座便占据了阳京总面积的一成左右,而其高度与体积,更是占据了整座城市的九成!其余部分,包括那些在外界看来已是宏伟壮观的二十八宿区域,环绕在紫微垣周围,相比之下,就如同巨蛋旁飘荡的一圈很广阔的沙尘,矮得可怜。
尽管这些沙尘是立体的,就像是旋风一样环绕着巨蛋,并且占据面积广阔,但巨蛋的实心体积摆在这里,差距显而易见。
紫微垣过于巨大,高耸入云,其顶部宫殿时常摩挲云海,以至于生活在阳京其他区域的百姓,日常视野中被这庞然巨物填充,反而因习以为常和尺度差异过大,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无视感”。
然而,这种无视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一种由环境差异刻入骨髓的卑微。
无需任何宣讲教化,只需抬头仰望那遮蔽了大半天穹、仿佛亘古存在的紫微垣,任何身处神都之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神朝的无可匹敌。
所以才说,神都阳京的人,去外面,都趾高气昂的。
因为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过,所以可以睥睨外面的穷乡僻壤。
也正因如此,天下虽大,势力虽多,但任何心怀异志者,一旦踏入这座皇都,目睹此景,往往未战先怯,再难掀起波澜。
仰望这般伟迹,谁又能相信,世间尚有力量可动摇这与天同寿的帝国根基?
此刻,紫微垣的最深处,皇宫禁苑。
几名身着内侍官服的人,正屏息凝神,步履匆匆地行走在寂静得可怕的宫道之上。
他们手中捧着一个看似与这极致奢华环境格格不入的物件——一块略显粗糙的衣角。
无人敢交谈,甚至不敢使脚步声稍重。在这大内深宫,规矩森严到令人窒息,随意出声,最轻的处罚也是杖毙,更重的……只求能死得痛快干净,不至牵连亲族。
在这队内侍刚刚走出的那座弥漫着淡淡药香、格局却异常森严的宫殿内,两位身着太医院官服的人相对而立,脸上并无多少表情,唯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疲惫与凝重。
“接到那边的消息了?”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太医低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宫殿深处某个不可言说的存在。
虽然说内侍不能随便说话,但还是有些宫臣是有些权限的。
“是,但这次……似乎不是水家常规送过来的渠道。”另一位稍显年轻的太医回应道,眉头微蹙。
年长太医摆了摆手:“来源不必深究,之后定然会有回信流程,届时免不了又要派人过来……我们还得继续研究那种‘传信’之后引发的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陛下的情况……”
年轻太医立刻打断了他,语气带着谨慎的警示:“慎言!研究病症便是,其余非你我所能议论。”
年长的太医闻言,立刻噤声,只是点了点头,哪怕他们身为深受信任的内臣,也绝不能太放肆了。
两人不再交谈,只是默默地站在殿内,看似是在“坐着看”皇宫景象,但实际上,身处紫微垣最核心的宫殿群中,是根本看不见天空的。
这座由神朝倾力建造的宏伟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想象。
上万条纵横交错的廊道,数千条用途各异的密道,以及数不清的隐藏密室与夹层,共同构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立体迷宫。
这也正是从外部看,紫微垣为何宛如一个近乎实心的巨蛋的原因。
新入选的内侍宦官,仅是为了熟悉基本的通行路线,就需要耗费至少一年的时间进行严格训练。
每一位能在此地行走的内侍,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确保其忠诚——无论这份忠诚是发自内心,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然而,尽管结构复杂且与外界隔绝,皇宫内部却并不给人以逼仄压抑之感。
相反,空间极其开阔,穹顶高悬,廊柱需数人合抱。无处不在的照明并非依靠烛火,而是镶嵌于穹顶、墙壁、乃至地砖缝隙中的某种特殊琉璃或宝石,散发出明亮、均匀且柔和的光芒,其色温与质感,几乎与自然阳光毫无二致,甚至更加稳定,永无黑夜。
空气中也流动着淡淡的、提神醒脑的异香,确保身处其中之人时刻保持清醒。
若非深知此地是深宫禁苑,几乎会让人误以为置身于某个永恒的白昼仙境。
不多时,殿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一名年轻内侍被两位面无表情的侍卫引领着,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这内侍脸色苍白,双手微微颤抖,捧着一封以明黄色帛书书写的信函。
信函的一端,系着一根细绳。
他被引到宫殿一侧,那里并非墙壁,而是一面看似光滑如玉的巨大石壁。但若仔细看去,会发现石壁中央有一片区域的光线微微扭曲,隐约呈现出星辰闪烁的幻象——
内侍按照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规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恐惧,小心翼翼地将系着绳子的黄帛信函,朝着那片光影扭曲的区域缓缓递送过去。当信函触及那片虚影的瞬间——
异变陡生!
那内侍的身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变得虚幻、透明!就仿佛他的存在,正被那封信函作为媒介,急速抽取,流向星光彼岸。
他脸上瞬间失去血色,眼中充满极致的恐惧与茫然,想要惊呼,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两位太医眼神一凛,立刻快步上前,一左一右扶住那几乎要瘫软下去的内侍。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指尖泛起微光,搭在内侍的腕脉与眉心,仔细感知着他体内那种奇异的“流失”状态,同时取出银针、玉瓶等物,开始记录各种体征变化。
这种因“星辰传信”而导致的怪病,已经困扰皇宫深处……或者说,困扰那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许久了。他们这些太医的首要任务,便是研究此病的机理,寻找缓解或者根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