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6章 三件大事

第36章 三件大事

第36章 三件大事 (第2/2页)

在普遍的观点中,只有被朝廷在近十年间不断归化、编户齐民的雍凉秦三州的羌人与以上这些人不同,可以视作为百姓。余下皆是非人般的蛮夷。
  
  洛中议论普遍都认为对八百人施肉刑不对,但夏侯玄要将山越编户齐民也有些过了。
  
  只有大约一成、也就是十分之一的人支持夏侯玄。
  
  面对这一话题,曹睿继续询问侍中王肃的观点。
  
  王肃将论语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拎了出来,告诉曹睿这是太学生和士人群体中,自发对‘华’、‘夷’二者产生的议论,可以用‘华夷之辩’来概括。
  
  当然,这在士人中是一个文化命题,但是对于曹睿和朝廷来说,就是一个不得不严肃以待的政治问题了。
  
  当朝廷将羌人编户齐民、屯田管理的时候,彼时匈奴、乌桓、鲜卑等尚未完全降服,东北营州也未收复,可以弃置不论。但眼下大魏的统治范围内多了这么些族类,若是准备将山越编户齐民……乌桓要不要管?鲜卑要不要管?山越人比鲜卑人更高贵吗?
  
  山越人被砍了鼻子和耳朵就要上表,数年间在大魏诸多铜官和铁官里死了的鲜卑男丁又何止数千?
  
  前两个关于肉刑和华夷之辩的话题尚且还温和些,但第三个话题就显得有些诛心了。
  
  夏侯玄弹劾蒋济,这对朝廷上下、从洛阳到天下各州、各郡,都是一个风向标般的事件。
  
  蒋济用人不查、催促政绩、无视属下动用吴国刑罚,肯定有错,但要上升到什么程度暂且未知。
  
  夏侯玄弹劾上官,违了政治规矩,更别说是为了一群山越人鸣不平,但也不能说夏侯玄就不对,毕竟蒋济的错处也明摆着呢。
  
  更何况,二人的身份几乎是完美的两个对立。
  
  夏侯玄属于诸曹夏侯、视同宗亲,代表着依附皇权的曹氏和夏侯氏贵戚。蒋济效劳曹氏数十年,黄初年间两度临危受命,又在扬州前线辛苦任事八、九年,去年因公得封公爵,是唯一得封公爵的外任官。
  
  这已经超出夏侯玄、蒋济两人之间的矛盾了,而是上升到两个隐隐对立的派系、两种晋升路径的官员、新臣和老臣之间的矛盾了。
  
  如何处理此事,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交待,所有人都在看着……
  
  曹睿没有说话,裴潜、王肃、崔林三名侍中也一时沉默,等待着曹睿的下一句话。
  
  而新任侍中的王雄王元伯见得此景,眉头却皱得越来越深,左右看了看三位同僚的面孔,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陛下是否在为如何处理这三件事为难?”
  
  “不然呢?”曹睿瞄了王雄一眼,反问道:“除了这三件事朕还有何事担忧的?”
  
  王雄道:“臣冒昧,三件事看似不相干,却是本应一事滋生出来的,内有联系。洛中议论纷纷而使陛下担忧,臣以为此风断不可长。应举快刀斩断乱麻,在陛下回洛阳前先解决一件!”
  
  “若是解决了一件,余下两件的脉络只会越来越清晰,陛下也就不必为难了。”
  
  曹睿坐直上身看向王雄,与裴潜惯常瞻前顾后、面面俱到的行事风格不同,王雄久任边事,行事更豪气、也更果断一些,这也是曹睿将王雄引到身旁来任侍中的原因之一。
  
  曹睿缓缓说道:“王卿有何论断?此三件事中朕该先做哪件?”
  
  王雄拱手:“臣想问陛下一句,陛下喜不喜肉刑?是想百姓获罪后砍手砍脚、还是劳作拘役以作惩处?”
  
  曹睿几乎一刻未停:“左右都是抵罪,劳作、拘役于国有利无害,砍手砍脚于国有利有害!”
  
  王雄躬身一礼:“若陛下心意如此,不妨从怀县与刑部刘尚书发旨,令刑部布告天下废弃肉刑。此事陛下须臾可定,可稍安洛中纷乱之议,而后再定其余两事!”
  
  曹睿左右看了几眼:“你们有何异议?”
  
  “臣附议。”裴潜应声。
  
  王肃、崔林二人也随之应声赞同。
  
  曹睿点了点头,指向王雄:“那好,王卿以方才之语为朕拟旨,连夜将旨意送至刑部刘劭处!”
  
  “臣遵旨。”王雄应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