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全歼二十师团,光复失地!记者抵达前线,战火照片!(求订阅) (第1/2页)
十二月下旬末尾。
一辆辆汽车疾驰在雁门关以北的冻土之上。
凌冽的寒风吹打着汽车玻璃。
不远处,是长长的后勤运输队。
他们很多人身上穿的并非是军装,而是民众的衣裳。
零星的几个戴着军帽的组织者,似乎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
记者们来自五湖四海。
各个国家的报社基本上都在这些汽车上面。
汽车缓缓停靠在了一路边。
中央日报社记者何明远以及苏联塔司社记者俄耳甫斯·鲍德温迅速走下了汽车。
连日以来的颠簸使得他们的身形略显疲惫和佝偻。
他们对着远处的后勤部队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这群悬挂着国民政府国旗的汽车并没有能够引起运输队的警惕。
反而是以骑兵形式游曳在运输线上的马克英等人策马赶了过来。
“架~!”
一众记者们顺着马蹄声转头看了过去。
其中的一个似乎想要抓拍到这个百马奔腾的珍贵场面。
“吁~”
马克英迅速翻身下马,随行的一名少校军官见到来者之后迅速小跑上前,立正敬礼:“长官好,我是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副官处少校干事曾汉鹏。”
马克英回了个军礼之后,迅速翻身下马:“骑兵第四师,骑一团团长马克英。”
曾汉鹏双腿一并,再度高声问好:“马长官好!”
“这些记者是不是接到了前往大同方向的采访任务?”
“是的长官!”
“你去告诉他们,关于后勤运输部队的采访不要往外面发,这是绝密事项,也是楚长官吩咐的。”
“长官,这是为何。”
“我们担心百姓会因此遭到日军的报复,这对于支持我们作战的百姓而言并不公平,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防空武器,面对日军的无差别轰炸,他们无法有效做出应对。”
曾汉鹏恍然大悟,顺着这个思路回头找到了还在拍照的记者们。
在随行翻译的帮助之下,这群记者们看向了马克英,恋恋不舍的返回了车内。
“继续向前,每隔十五公里就会有骑兵部队巡逻以维持后勤补给线,所以你们的安全无需太过担心,一直到大同城外,基本上都是我们的控制区,日伪军已经被基本肃清。”
“是,多谢马长官,卑职告退!”
转眼间,又是三个小时过去。
一直到了下午,差不多五个小时的车程。
一众记者们终于赶到了日军屠杀无辜民众现场。
大同煤矿煤峪口南沟一带
从太原乘坐汽车赶到的记者们。
虽然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但看到如此惨烈的现场亦难免产生悲戚心理。
数百具横陈的躯体在阳光下泛着奇怪的反射光泽,工作人员正在竭尽所能的辨别他们的身份。
即便是身处寒冬,还是难免闻到弥漫在空中的血腥以及腐臭味道。
“这些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下的还在山的那边,我们截止到至今为止已经发现和挖掘数百具的骸骨,初步推算整个山头周边地区至少存在着上万人的坑洞,这些全部都是日本侵略屠杀无辜百姓的证据。”
留守此地的连长两行热泪缓缓流下:“亦是他们在侵华战争之中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们希望诸位记者能够为我们伸张正义,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的前提下,谴责这帮没有人性的畜生!”
同胞的惨死让现场的中国记者们也泪流满面。
现场悲伤的氛围同样感染了这群外国记者们。
他们在士兵们的陪同之下,登上一座座小山头,拍下了日寇的累累暴行。
要将其公之于众!
要让所有国家、所有正义人士、所有已经有人权概念的民众们都清楚的知道。
现如今的中国,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野兽和暴力团体!
记者抵达之后。
大同的攻坚战仍在进行。
战斗进行的比楚云飞预料的还要顺利。
即便是没有他的技能引导。
炮兵部队在打击他之前所标注的目标之时,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进攻效率。
仅仅只是交战了四十分钟,两个团的部队突入到了城内与日寇展开了激烈巷战。
城内的巷战足足进行了四个小时。
楚云飞刚刚睡醒起床,简单的对付了一口早饭之后。
便找到了在前线指挥所正在观摩部队进攻的史迪威准将一行人。
这群美国佬兴奋无比。
一丁点都没有疲惫的意思。
每一个人亢奋的像是赌场里面的赌徒一般。
尤其是史迪威,他的黑眼圈很重,整个人却是在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们所看到的战况。
炮火协同趋于完美。
尤其是对支援武器时机的使用和选择。
远远超出了此前清理外围阵地时候的表现。
直射火炮炮弹使用的果决,更甚之前。
这才是他们理想之中的战争,这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一切!
楚云飞听到史迪威等人的叙述。
心中不免有些小得意。
这就是他想要让美国人看到的。
也是最符合史迪威及其身后陆军改革派所最为向往,最为理想化的战争态势和作战方式。
史迪威等人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史迪威肉眼可见的看到了未来。
一个美国陆军强横无比的未来。
他们目前尚且正在摸索的陆军体系改革过程。
已经在楚云飞的身上看到了预期成果。
这就是楚云飞想要的效果。
这种吸引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双方的交流程度很深。
在武器装备尚未出现较大变革之前。
这种作战思路,毫不夸张的说。
可以延用到十五年之后。
也就是冷战前期,这种步炮协同战术,依旧是最适合美国人的打法。
作为现如今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美国佬完全可以以重炮部队为核心建设陆军。
当然了,历史上的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他们拥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托化部队数量,最多的卡车生产数量。
只不过,看史迪威一行人的兴奋劲。
恐怕相应的体系建设和改革,是时候进一步的推进了。
很快。
张大云也迈步走来,汇报道:“刚收到薛杰传来的最新消息,第七步兵团、第八步兵团两个部队也与支援而来的日军第二十六旅团一部,以及日军独立混成十五旅团的先头部队激战。
日军打的很猛,第九步兵团也是直接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不过他们有信心,将日军的部队完全拦截下来,保证他们无法威胁到我攻城部队的侧翼。”
楚云飞满意的点了点头。
原本。
他想着围点打援,进一步的扩大战果。
但随着和苏联人的第一轮谈判。
促使了楚云飞改变了原有的既定方案。
仗都让中国人打了,苏联人在远东也就没有了压力。
这怎么能行?
将日军压回华北核心地区、乃至东北地区。
自然能够对苏联的远东地区带来足够的危机感。
在此基础之上。
双方只需要能够维持基本的对峙态势,哪怕只有两个月。
算算时间。
足够苏联人着急的了。
苏联在芬兰战事失利,而日军又在远东边境陈兵数十万。
在这种情况下。
苏联人就只剩下了有且唯一的一个选择。
那就是继续拉拢中国,向中国靠拢。
有那么一瞬间。
楚云飞也觉得自己的心有点脏。
但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
他只能这么做。
拉苏联人下水,总好过让同胞承受更多的苦难。
坚定了内心想法之后楚云飞接着转头看向了史迪威准将的方向。
史迪威果然按捺不住,迈步走到了他的身边:“楚长官,此战的最终结果,想必我们已经能够预料到。
贵军在作战过程之中所展现出的牺牲精神,以及综合作战能力让我非常钦佩。
此次归国,我打算用你们的战例说服国会的那群老爷们,支持我们美国陆军的整体改革。
在反抗法西斯暴行的基本立场上,想必我们很快便能够在此携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正义同盟。”
见史迪威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楚云飞自然不会继续开口挽留,转头示意张大云送史迪威一行人离开前线。
而他自己,则是举着手中的望远镜,在十团团长郭凌风的陪同之下,仔细观察着前线战场的情况。
重炮足够给力,甚至将大同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战士们抵近爆破之后,不仅仅将城门楼子摧毁,也将不少分段的城墙轰塌了不少。
光是能够跃进城内进行巷战的突破口,就多达十五处。
在这种情况下。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显示的仅剩下的三千六百头小鬼子,又能够坚持多久?
四十旅团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华北第一军司令部
早就被炮火覆盖,这群老鬼子们已经被炸的,只剩下了渣滓。
侦察机自战场上空飞掠而过。
面对防空炮和对空机枪的射击。
小鬼子仓皇逃窜。
两个小时后。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收到了相关的回报。
侦查机的侦查情况,算是印证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众人的猜测。
第三十九旅团旅团长关原六三日前失联,指挥部官兵集体玉碎,为天蝗陛下尽忠了。
第二十师团师团长牛岛实常。
三日前失联,一日前深夜,经山西第一军司令部核实,确认玉碎。
山西第一军司令部一日前失联。
没人能够核实情况,甚至他们搞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多田骏刚上任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
就要面对和处理如此棘手的问题。
一时间不免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针对华北方面的治安肃正作战。
如果按照各部队的战报,他们至少清缴了数万的游击部队,并且处决了上万人涉嫌通敌的民众。
这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
是一次成功的治安强化作战。
而他们作为骄傲,且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没怎么吃过大亏的正规战。
反而屡屡遭到挫败。
在面对二战区作战之时。
他们甚至已经近八个月没有取得过胜利了。
这让多田骏为之苦恼,甚至毫无解决之办法。
根据情报来看。
楚云飞所部每一次在会战后期基本上都是在勉力支撑。
完全就是一副马上就要崩溃的模样。
可每一次会战。
偏偏都是他们先坚持不住,亦或者是在出现士气低迷,以及溃败迹象之后。
楚云飞所部会选择迅速后撤。
完全不给他们歼灭战,乃至击溃战的机会。
谁都清楚。
主动后撤和被击溃的差别。
前者不仅仅能够保持较为高昂的士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武器装备。
后者除了能够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之外,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重新具备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