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八十八章 多尔衮放明军出关

第八十八章 多尔衮放明军出关

第八十八章 多尔衮放明军出关 (第2/2页)

多铎喃喃自语,眼中露出惊恐。
  
  “唉。”
  
  多尔衮长叹了一口气,目光看向门外,忽然说道:“撤兵吧,撤回沈阳,得想想办法,跟他们商量着退出辽东,回哈喇温。”
  
  “回哈喇温?”
  
  多铎声音提高了二十度,尖声道:“怎么可能?诸王不会同意的。”
  
  “那该怎么办?能说服他们退回哈喇温保存我大清的实力就是最好的办法,难道你真想让你阿哥的命交代在这儿吗?”
  
  多尔衮陡然对着多铎怒吼道:“继续留在锦州?被人打败,战死在这儿是死,被打败了逃回沈阳去还是死!到那个时候不仅咱们兄弟死无葬身之地,多少儿郎也得赔上性命?”
  
  这声怒吼让多铎愣住,失魂落魄地坐回了椅子上。
  
  多尔衮也确实是如今满清唯一能够挑起大梁的中坚力量了。
  
  他通过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宁远,甚至一刻都没有停留地奔袭锦州,就知道明军势不可挡。
  
  那么摆在他们眼前的就两条路——死战,或者撤退。
  
  死战的话,他们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即便在发现敌人强大,马上撤兵回沈阳,对于多尔衮的打击也会非常大,最差都是个诸王议政,废掉他摄政王的权力。
  
  但撤兵的话,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锦州撤回沈阳也肯定要遭到非议。
  
  何况多尔衮明白,撤回沈阳也阻止不了明军。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只能立即逃回沈阳,收拾好细软,把这些年来劫掠的物资搬走,甚至老家建州都不能待了,要往北逃到哈喇温(大兴安岭)。
  
  也只有那边更冷更远,明军才可能不会继续追击。
  
  然而满族其实并非铁板一块。
  
  他能够当权也是诸王会议互相妥协的结果。
  
  如果一仗未打灰溜溜地跑回去,丢了宁远又丢锦州,诸王内部不知道这边情况,恐怕必然会怀疑他的能力。
  
  到时候更加麻烦。
  
  两兄弟坐在屋子里,目光都有些茫然。
  
  过了好一会儿多尔衮才又说道:“不能等下去了,明人已经在路上,他们昨日就出发,即便风雪太大,辎重繁多,最迟后天就能到,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多铎沉默片刻,说道:“那就先撤回沈阳吧。”
  
  “嗯,也只能如此了。”
  
  多尔衮点点头。
  
  “阿哥。”
  
  “嗯?”
  
  “我忽然觉得,我们为什么要为朝中那些老东西拼命?”
  
  “你什么意思?”
  
  多尔衮皱起眉头。
  
  多铎如实说道:“现在明人强盛,不管如何,他们必然会攻打我们。照目前来看,明人已经跟我们势同水火,我们恐怕有灭族之祸。如果朝廷的那群老东西还死抱着以为可以凭借地利击退明人的想法,舍不得沈阳这繁华之地,那就让他们都去死吧。我们带着两白旗的族人离开沈阳,继续往北,以我们的实力,足以北方统一野女真各部,将来再学父汗,积蓄力量,等明人衰落就是,至少现在我们不应该陪着朝廷那群人送死。”
  
  “你!”
  
  多尔衮大怒,举起手要给多铎一个巴掌。
  
  但手抬起来,慢慢又停下。
  
  他脸上一时露出挣扎的神色,面容也愈发扭曲。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铎说的没错。
  
  他们愿意投降大明,再当大明的狗,可今时不同往日,人家大明已经不要他们了。
  
  而且照目前这架势,人家摆明了要杀奔沈阳,把他们满人赶尽杀绝。
  
  如果他们现在选择与满清朝廷分割,带着自己的部落族人往北方逃遁,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留在沈阳,劝说那些已经享受了多年荣华富贵的诸王离开那繁华之地,恐怕难如登天,更何况上面还有顺治。
  
  想到这里,多尔衮迟疑起来,喃喃自语道:“可他们都是我们的族人,是我们的亲人。”
  
  “他们自己不听劝,能怪得了谁?阿哥,我觉得现在就撤兵回沈阳,收拾好我们的东西,然后带着我们自己的人马走。他们愿意走就走,不愿意就留在沈阳等死。”
  
  多铎当初是亲眼看到周安怎么屠杀他派出去的两千精锐骑士,听到比那更恐怖的天神使者,已经吓破了胆,劝多尔衮道:“至少我们不能为他们陪葬啊。”
  
  “.”
  
  多尔衮沉默许久,才长叹道:“你说的对,走,撤兵!”
  
  说罢也不再迟疑,甩袖迅速离开屋子,前往营中下令,多铎跟在身后,准备带着锦州部署的十万满清大军,先逃回沈阳再说。
  
  很快。
  
  两日后,明军就顶着风雪艰难地抵达了锦州城。
  
  这小冰河时期天气太夸张了。
  
  才九月份北方就是大雪纷飞,冷得浑身让人打哆嗦。
  
  洪武士兵都穿着现代冬装,里面有保暖衣,外面套着军用棉衣,脚下是棉鞋,甚至还戴了护目镜,浑身密不透风,倒是无恙。
  
  惨了那些崇祯朝的士兵,他们虽然也有保暖措施,朱元璋在明初就大力推广棉花,棉衣棉被在明朝中后期早就在民间普及,让冬天御寒能力大大增加。
  
  但毕竟是古代的御寒方式,跟洪武士兵清一色现代御寒方式比起来差很多。
  
  哪怕老朱已经打击了军中腐败,给他们提供了足额的棉衣棉服,依旧导致军队将士们艰难抵御严寒,加上风雪太大,积雪深厚,使得行军缓慢。
  
  不过这也在老朱预料之内,他打算先在锦州休养几天,等后续物资送到,让将士们在外面再套一件棉衣就往沈阳进发。
  
  虽然那样会让士兵们过于臃肿而无法作战,可崇祯朝的士兵本身就是用来当辅兵民夫。
  
  送送物资,推一推大炮就行了,根本不指望他们打仗。
  
  结果五十多公里路,走了三天才到。
  
  只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他到了锦州城外,才知道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城中被搬空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建奴真是属兔子的,跑得还真快。”
  
  老朱骑在马背上,风雪染白了他厚实的毡帽,他笑了笑对朱棣说道。
  
  朱棣也笑道:“父亲亲自过来,他们自然望风而逃。”
  
  “那就再让他们多活几天,先进城。”
  
  老朱大手一挥道:“这几日风雪太大,先让云峰送批棉衣过来,等过两天风雪小些,直扑沈阳,朕要沈阳鸡犬不留,满族丁口尽数屠尽!”
  
  “是!”
  
  朱棣领命,随即指挥将士进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