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封建迷信药王金身,隔壁的文化强盗(二合一章) (第1/2页)
听到方言的话,徐简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来。
她对着方言确认道:
“方大夫,您的意思是说,现在是有办法把女儿的病,彻彻底底的治好?”
方言说道:
“当然,你们从国外回来不就是为了这件事儿吗?”
徐简点点头说道:
“对,我们回来确实是为了这件事儿,但是亲口听到您说,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之前在国外治疗了那么多次,找了那么多医生,每次都是感觉要治好的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并且复发的时候比之前还要严重,反反复复的不光是折磨孩子,也是折磨她这个家长。
现在听到方言亲口说能够用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彻底把孩子治好,她感觉还有些不敢相信。
要是其他人说这话,她肯定是要质疑的,但是方言身份在这里,她相信方言既然敢当着自己面这么说出来,肯定是有把握做到的。
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感觉有些惊喜。
方言甚至连保守一点的话都没说。
直接就认为可以把孩子治好了。
其实他不知道,这已经是方言比较保守的说法了,为了避免使用药伤到孩子,他的治疗手段都是用“慢”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前面那些人已经把孩子的身体折腾成这样了。
他现在也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治疗了。
方言对着徐简说道:
“之前我就说过原理了,我们中医里只要辨证准确,接下来就是根据病人的身体选择治疗手段,在对症下药的情况下,如果治不好,那肯定就是还有其他原因没有辩证清楚,她这个情况虽然比较严重,但是比这个更厉害的我也治疗过,我对我的医术有信心。”
方言这番话说的还是很硬气的,当然除了他自己说的那些,背后其实还是有成功医案可以借鉴的,邓铁涛的医案早就告诉过方言治疗思路了。
现在遇到一个类似的孩子,方言需要做改变的也不过就是让治疗手段更加温和一些,相当于就是照着答案抄,这都能抄错简直就没道理了。
这种硬气本质是建立在对疾病演变规律的深刻认知、对治疗方案的全方位把控,以及经过治疗多项复杂病例的自信,不是盲目乐观。
更何况自己不是一般的中医,是带外挂的,这点自信都没有那还混个屁。
听到方言的话,在一旁得方药中也开口对着徐简说道:
“我们方大夫的外公是当年京城五大儿科高手之一,他现在已经继承了老爷子的衣钵,在儿科病症方面的理解,比一般的医生理解都要深刻,徐太太尽管放心,我也认为这个治疗方案没有什么问题,治愈只是时间上稍微有点长而已。”
徐简看向老方,不知道这位是谁。
方言介绍道:
“这位是我老师,也姓方。”
“是西苑医院的副院长。”
方言知道对外行不能介绍太多信息,挑了个最重要的来说。
果然徐简听到后,当即就明白方药中的段位了。
忙招呼:
“方院长幸会幸会!”
两人还握了握手。
虽然她没有去过西苑医院,但是也听过这个医院,能够在医院里担任副院长,那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现在帮着方言说话,那也是对方言的刚才写出来的治疗方案做了充分的认可,现在徐简已经是彻底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她说道:
“慢点没事儿,只要能治好就行,之前那些医生也没见的快了多少。”
说完她对着方言鞠了一躬说道:
“我女儿的病,就全拜托方大夫了。”
方言赶忙站起身说道:
“你这也太客气了……”
徐简摇摇头说道:
“她爸爸走了之后,这孩子就是我现在撑下去的动力了。”
“只要能够治好她,我愿意和国内合作任何事情。”
听着这意思,好像还有点不愿意似的?
方言不懂他们到底谈了什么,不过还是说道:
“我是医生,不知道投资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合作,肯定是奔着双赢去的,而不是全靠你单方面付出。”
徐简听到方言这话,才赶忙道歉:
“瞧我这嘴,不好意思有点激动,失言了。”
“没事儿。”方言摆摆手。
接着方言把单子撕下来,对着徐简说道:
“治疗的期间,饮食方面要忌辛辣油腻,避免辣椒、油炸食物,以防助长内热。多吃清淡滋阴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辅助养阴清热。”
“还要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继发感染,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最后保持孩子情绪稳定,避免压力,悲伤,你看有什么书籍,玩具,或者多陪她聊聊天都是可以的。”
“嗯嗯,明白!”徐简连连点头。
方言说道:
“那就带孩子去办理入院吧,内服外敷的药接下来会有护士送到病房里去。”
徐简应了下来,然后让助理把东西拿出来。
助理那边从包里拿出一尊金色的塑像。
“我来之前问过国外的中医,他们说中医都信药王孙思邈,有的人甚至还拜,于是我就找人照着药王像,做了一尊药王金身,希望药王能够保佑方大夫,在中医一路上走的顺利,治疗更多的人。”徐简从助理手里接过金身像,双手递到了方言面前。
这下给方言整的哭笑不得了。
国内什么时候拜药王孙思邈了?
徐简被国外信息误导,将中医文化符号异化为宗教崇拜。中医在国内以辨证施治为核心,方言的这次的治疗方案外敷药、药浴、内服汤剂也是完全基于病理和药理分析。
徐简的行为是受海外文化误读影响的“水土不服”,他不知道国内中医界对孙思邈的尊崇仅限于学术和历史层面。
至少方言目前是这样的。
方言对着徐简说道:
“徐女士,可能国外的中医有这个习惯,但是我们国内的中医,并没有拜药王这个说法,我们更加注重医术传承和实践。”
“嗯?是吗?”徐简一顿。
方言说道:
“当然。”
徐简有些尴尬了,她说道:
“但是我打听到国内部分中医药博物馆、药王山等地有药王塑像和纪念馆啊?”
方言说道:
“那属于是历史文化纪念,不是日常诊疗中信仰活动。”
一旁的方药中也说道:
“不错,药王孙思邈作为唐代医学家,在《千金方》等著作中强调医德医术,被尊为“药王”,国内中医界通常以学术研究、纪念其贡献为主,而非宗教式祭拜,您这是出现信息偏差了。”
“那……那是我搞错了,不好意思!”徐简尴尬的把药王金身收了回去。
站在方言身后的其他同学,纷纷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虽然那药王金身是会错意做出来的,但是看起来好像是纯金的啊!
看那个重量,起码好几斤的样子。
就这么就收回去了?
“实在不好意思。”徐简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摆摆手,他倒是没有怎么可惜这金身,自己收着也只能放着当摆设,总归是不可能拿去融了或者拿去换钱,所以不要反而更好。
徐简想了想,然后说道:
“那这样,我也捐一栋楼吧!”
方言和身后的众人都一愣。
不是?又捐楼!?
现在协和这里肯定是修不下了,学校那边也才规划上新教学楼。
徐简对着方言说道:
“听说有人给方大夫你们学校也捐了一栋楼,那好事成双,我再捐一栋凑够两栋,也算是支持国内的中医发展了。”
这还是事先就打听过的。
一旁的方药中提醒道:
“捐楼的钱可不少啊!”
学校如果能有一栋新楼,其实也是好事儿。
中医这块儿的扶持明显没有西医多,现在也是托方言的福,要不然上头都没有拨款扩建的意向。
不过他还是要把事情给人家说清楚,捐楼可不是一时冲动的事儿,是要真金白银拿出来的。
听到方药中的话,徐简说道:
“这个您不用担心,只要方大夫能治好我家闺女,一栋楼不是什么大事儿。”
徐简确实算是这批侨商里面比较有钱的那种了,一栋楼对她来说,还是轻松的。
方言想到学校里那个住宿环境,普通学生住的太差,只有国际班的住的好,如果能捐一栋住宿用的大楼,倒是能让学校的学生生活环境更好。
一个好的环境其实也可能成为吸引人报考的指标之一。
某种程度来说,徐简确实是支持了中医发展。
方言对着徐简说道:
“那我就替学校谢谢徐女士了。”
徐简听到方言答应下来,终于心里那股子尴尬被压了下去,送错礼物这事儿,她还是第一次遇到,果然国外那边的医生不靠谱。
她定了定神,对着方言说道:
“是我要拜托方大夫才对,接下来的治疗就拜托您了!”
方言笑着点点头:
“应该的,你们现在去办理入院吧。”
徐简连连答应:
“好的好的。”
然后她对着方言说道:
“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待会儿就让人去联系廖主任那边,尽快把捐楼的流程走起来。”
听到这话一旁的方药中一怔,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