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东德领导人开的同款?四十个岗位?五个吧!(二合一章) (第2/2页)
方言冲着孩子笑了笑,对方冲着他也乐了。
等到方言开到了卫生部所在的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还是在老地方停好车,方言就朝着卫生部门口走了过去,这会儿已经是普通单位下班时间,但是这里已经还是敞开着门。
依旧还是有人进进出出,方言走了进去,想着到底是在下面等一会儿,还是直接去找卫生部的副部长?也不知道廖主任他们来了没有?
就在他想着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给去年自己刚回来给自己安排到同仁堂工作的王阿姨。
这会儿她应该是准备下班,从楼上下来,正在往外边走。
方言让老胡先等一会儿,他大声招呼道:
“王阿姨!”(见第五章。)
听到声音,王慧媛一怔,看到方言后,惊讶到:
“哎哟,这……这不是方言嘛!”
“王阿姨,好久不见了啊!”方言回应到。
王慧媛笑着连连点头,对着他说道:
“你这孩子,现在也是出息了,回来一年已经是京城名医了。”
方言说道:
“嗐,您抬举我,当初还是您帮我安排的工作呢,我都还没感谢您呢!”
王阿姨说道:
“哎呀,说这些就见外了,我和你妈那是好朋友,而且你上次不是也给我们家那亲戚治过病嘛。”
方言想起来是王慧媛阿姨家里的侄女,当时她是来找了自己。(见545章)
王慧媛对着方言问道:
“对了,你在这里干什么?”
方言说道:
“七点半要开个会。”
王慧媛有些惊讶的说道:
“七点半?七点半不是副部长他们几个要开会嘛……”
她问道:
“你也要参加啊!”
方言说道: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您说的同一个会议。”
王慧媛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说道:
“那应该是了,我刚才就是在布置会议室呢。”
方言对着王慧媛说道:
“那真是辛苦您了!”
王慧媛扯了扯嘴角,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年前这会儿还在找自己安排工作的小子,一年后已经在这里等着和几个卫生部还有其他部门的领导开会了。
在她眼里就跟做梦似的。
一眨眼当初那个何慧茹还要求着自己安排工作的儿子,现在都混到这个地步了。
“王姐,聊啥呢,还不下班?”这时候背后有人对着王慧媛招呼到。
“遇到朋友家孩子了。”王慧媛回头说道。
对方同样是女同志,仔细一看王慧媛面前的小伙儿,惊讶到:
“呀,这不……方言嘛!”
看到方言面相后,她说道:
“还真是!”
“方言同志,你好你好!”那个女同志上来对着方言招呼。
方言回应了下,然后对方就对着王慧媛问道:
“王姐你还认识方言啊?”
“我和他妈妈是朋友!”王慧媛说道。
听到这话,女同志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
“哦哟,王姐这人脉够可以的!”
王慧媛哭笑不得,当初何慧茹认识自己其他人也这么说过她,现在反过来了。
就在众人还想聊点什么的时候,又传来一个声音:
“方言!胡先生!”
方言转过头去,看到是廖主任过来了。
王慧媛和那个女同志赶忙退走到一旁去了,把现场让了方言和廖主任一行人。
“廖主任!”
“廖主任,您来了。”方言和老胡对着廖主任招呼到。
廖主任点了点头,对着方言就说道:
“你们立项的事儿要开会嘛,今天抽空就来了。”
方言拱了拱手,连说:
“您辛苦了。”
老胡也上去握了握手。
廖主任摆摆手:
“对了,你们拍的那个《黄飞鸿》挺不错的,合适的话找原班人马可以继续拍续集。”
“您也看电影啊?”老胡惊讶到。
廖主任说道:
“当然看了,电影多有意思啊!”
说完对着他们招呼:
“走,咱们上去办公室慢慢说。”
然后他们就朝着楼上办公室走去。
“王阿姨,我先忙去了,再见!”方言还不忘了对王慧媛打了个招呼。
王慧媛挥挥手,这才意识到今天晚上的会议主题居然是方言立项的会议,本来还以为他是过来旁听的,结果是今天的主角。
而且听廖主任说的《黄飞鸿》的电影,还和方言有关系?
好家伙,这都什么情况啊?
她一时间都震惊了。
感觉自己对方言了解太少了,这孩子好像不光是医术厉害了,其他方面好像发展的也特别好了。
回头必须去找何慧茹好好聊聊了。
……
方言老胡和廖主任上到楼上办公室,这会儿卫生部的副部长正在打电话,看到方言他们和廖主任他们来了,就给自己的秘书招呼让泡茶。
黄秘书赶紧去端茶倒水。
过了一会儿,副部长打完了电话后,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去会议室吧?”
方言看了下时间,发现也快到七点半了。
于是站起身叫上老胡,然后和两位领导一起到了会议室里。
这会儿分管科技和对外合作部门的领导也到了。
老胡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不过他也没啥紧张的。
进入会议室后,带他们进来的卫生部的李副部长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
卫生部几位副部长之一的邱副部长。
还有科技司的孙司长。
邱副部长方言上次见过一次,这人大概五十多岁,圆脸,整个人都笑眯眯的。
孙司长则是另外一个极端,干瘦看起来表情严肃,四十多岁的样子。
椭圆形长桌旁坐着六个人。
卫生部的李副部长居中,左手边是廖主任,右手边是卫生部的邱副部长以及科技司孙司长,方言和老胡坐在对面。
黄秘书正把修订好的立项报告分发给众人。
李副部长扶了扶眼镜,开门见山:
“今天主要讨论方言同志的中药国际化技术攻关项目。报告我看了,方向符合国家战略,但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明确。”
他转向廖主任:
“老廖,南洋的合作基础你最清楚,先说说?”
廖主任点头,翻开报告指着数据栏:
“南洋市场的数据很扎实。消食贴通过马来西亚传统药物注册,安神香囊完成新加坡卫生署备案,首月上市十九天月均销售额折合12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大马的林家已签合作意向书,此外还有欧洲那边渠道也由伊莎贝拉·杜邦,也就是欧洲莱茵河医药集团副总裁在前段时间谈妥了,胡先生负责的谈判,进度我是基本上知道的,详细报告这里就有,这说明项目有可落地的商业前景。”
“我们需要研发更多的产品来丰富产品线扩大市场。”
听完后卫生部的邱副部长点了点头。
看到他没意见,李副部长说道:
“渠道方言和胡先生已经跑通了,现在就只需要丰富产品线,算起来已经解决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了。”
这时候科技司孙司长突然插话,手指敲着“人才招募”章节说道:
“你们这个渠道的事儿先不说了……但是要40个专业编制?现在全国药研所都没有一口气扩这么多岗位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年初申请新增3个毒理分析岗,到现在都没批呢!”
说罢他转过头,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同志,据我所知,你们研究所拢共也没多大规模,一次要吃得下这么多人?你们管理能跟上?”
“现在各单位都要人才的,你们这个一次要四十个,不是我说,真的太多了点,而且你还盯着各地的顶尖人才,你这……你敢要我还真不敢给,我答应了人家地方都不能答应。”
孙司长话音刚落,会议室空气骤然凝滞。
黄秘书添茶的水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方言正欲开口,廖主任却轻咳一声先发声:
“孙司长的顾虑在理,编制确实紧。但咱们算笔账,去年广药大要的3个编制是搞基础教学,而方言团队这40人直接对接国际标准验证!南洋市场的十九天12万美元月流水就摆在这儿,如果丰富产品线后,打通欧洲渠道,创汇潜力翻十倍不止。”
李副部长顺势接过话茬说道:
“人才缺口确实要解决,但孙司长的担忧也得重视。”
他忽然转向邱副部长:
“老邱,你在地方管过药厂,说说现阶段药企最缺什么?”
笑眯眯的邱副部长略微沉吟说道:
“缺技术转化能力啊!广州中药厂去年的救心丹,就卡在纯度检测过不了关,被人拦在海关了。”
他瞥一眼孙司长,话锋暗转:
“但小方同志,40人的编制一口气下来,地方院校怕要闹地震哟!”
说罢他顿了顿,看了孙司长一眼,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我看这样,五个吧!”
他伸出手对着方言说道:
“几个地方凑五个顶尖人才,也差不多了!产品研究这块儿用不了那么多人,其实最终有成果的就那么几个人,这样大家都好交代!”
PS:6000字基本章节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