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65章 名贵礼盒割富豪?研究所名单出新坑(二合一章)

第1165章 名贵礼盒割富豪?研究所名单出新坑(二合一章)

第1165章 名贵礼盒割富豪?研究所名单出新坑(二合一章) (第2/2页)

说完他开始用笔在旁边加了一行字,就是刚才朱娴说的。
  
  接着他翻到下一页:
  
  “第二组镜头拍厨房熬膏,得用长镜头。先拍您选药材,每样都对着光看色泽,比如掰开药材,看里面的细节;沉香要凑近闻,眉头轻轻动一下动作最显故事感。”
  
  方言听着挠头,心想这么麻烦?
  
  这会儿田壮壮扛着摄像机在屋里转悠,闻言插了句:
  
  “熬膏时的蒸汽得控制好,不能太浓挡了镜头,也不能太淡没感觉。找个铜锅,那种老式的,熬药时锅沿冒的细白气最好看。”
  
  方言都还没回答,沈导演就说道:
  
  “铜锅不行,金克木中医不用,只能用砂锅。”
  
  “当时拍戏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说罢他看向方言。
  
  “是有这个说法。”方言点了点头。
  
  田壮壮一听,赶忙说道:
  
  “那还是砂锅吧!”
  
  接着徐导翻到第三页,画的是装罐场景:
  
  “药膏熬好后,最好用亮闪闪的银勺盛,动作要慢,让观众看见那膏体挂在勺上往下淌的拉丝,就像蜂蜜那样,稠得坠不下来。装罐时不能洒出来半点,最后用桑皮纸封口,盖印泥那下要脆亮,‘啪’一声,透着讲究。”
  
  老胡指着画里的礼盒:“徐导,这礼盒我们哈没弄呢!”
  
  “没问题的,那今天就排前面的,后面补上就行了。”徐导画了个补字。
  
  “最后一组镜头用俯拍,把药膏盛放的碗,镜头拉远,整个书房的暖光裹着,画外音收尾:‘一方一药,皆是光阴熬就’——怎么样?”
  
  方言摸着下巴:
  
  “比我想的还细致。就是这画外音,会不会太文绉绉了?”
  
  老胡说道:
  
  “不会,那边懂这个。香江那些老商行的老板,就爱听这种有根有据的话。”
  
  刚说完,大姐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
  
  “师傅们先歇会儿,尝尝凉的。”
  
  徐导拿起一块,忽然眼睛一亮:
  
  “哎,刚才漏了个镜头!方医生熬药累了,家人递水递瓜的画面,加进去显得更有人情味,匠心之外,还得有烟火气嘛。”
  
  方言想了想说道:
  
  “好,可以试试。”
  
  接下来就简单的布置场地,然后给方言说一下动作。
  
  当然方言还得正儿八经的制作药。
  
  等到大家准备好。
  
  方言就开始按照分镜第一幕开始准备。
  
  “行了,各就各位!”徐导拍了拍手。
  
  接着摄像机嗡的一声启动。
  
  “开拍!”
  
  ……
  
  当天下午,方言他们从三点四十拍摄到了六点半。
  
  带过来的贵重电影交卷用完,总算是拍摄了一版满意的出来。
  
  也就三四幕,拍了好几版。
  
  为了追求专业和高端,方言也是弄了好几份药品出来,都是名贵药材,这些到时候都送到香江去做样品。
  
  吃晚饭的时候,方言感慨:
  
  “本来以为很简单的,没想到还是折腾到了这会儿。”
  
  一旁的大姐笑道:
  
  “麻烦才显得金贵呀,瞅着就比供销社卖的雪花膏上档次!”
  
  方言哭笑不得,自己光是用在里面的沉香就够买好多雪花膏了,这可是要去香江卖高价的。
  
  一旁的老胡说道:
  
  “礼物盒到时候还得拍,我看最好是找故宫那边做,他们做的好看!”
  
  方言表示:
  
  “那我待会儿给故宫老季打个电话。”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经过昨晚的折腾后,手工制作药材的工作,方言算是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老胡接手了。
  
  方言还有更加重要的事儿,就是去研究院那边。
  
  过去办两件事,第一件是去交钱。
  
  孙司长的工作效率很高,已经把三十个人要原来单位发的工资福利,算出来了,还有每个人每月工资的20%,人才借用补偿金也都出来了,得让方言先缴纳了才行。
  
  方言过去是签字的,钱肯定不是他自己出,而是研究所和公司出。
  
  当然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收益也会从里面出一部分,有些小影响。
  
  不过这钱相较于这三十个人能产生的价值,其实只是很少的开支。
  
  第二件事,方言是整理南洋古籍已经完事儿,现在要开始召集人手了,主要是研究所的教授,还有学校的老师们。
  
  相当于把当初在广州中医药的大学干的事儿再做一遍,只不过这次做的更加精细。
  
  时间上来说也更加久一些。
  
  等到方言开车到了研究院的时候,才发现今天赵锡武院长不在,甚至连季钟朴季院长也不在,方言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七月十四号,研究生考试还没考完呢,这大部分人都在西苑医院当监考老师。
  
  方言来这里也就只能去财务室,把秘方研究所的款项支付的事儿对接了。
  
  老会计递上条子,从老花镜上沿打量方言,说道:
  
  “方主任,单月3924元!孙司长那边特意嘱咐,咱们钱明天就得汇到指定账户,不拖沓。”
  
  递来的清单密密麻麻,给方言过目,没有人名,都是人数,相关单位分别是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沈阳,长沙,天津……七个城市相关单位,覆盖华东(沪/宁)、华南(穗)、华中(长)、西南(蓉)、华北(津)、东北(沈)六大区域。
  
  总的算下来,三十人原单位薪资福利合计3270元,20%人才补偿金654元。
  
  方言心里默算,这每月近四千的开销,抵得上普通工人二十年工资。
  
  签完3924元支付单后,方言并未立即离开,反而手指顺着清单上的地域列表反复确认:“上海.天津等等!”
  
  他突然停在名单末尾,抬头问老会计:“西北的所里一个都没抽?陕西、甘肃那边的专家呢?”
  
  老会计推着老花镜:“孙司长拟的名单就这些,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西北路远协调难,历来抽调都少。”
  
  这“秦陇黄芪胜关东”,西北干旱区药材有效成分普遍高于湿润产区,方言皱起眉头说道:
  
  “西北药材炮制技法独树一帜,像黄芪的蜜炙、当归的酒蒸,少他们参与复方筛选要出纰漏!”
  
  老会计说道:
  
  “那您得和领导讲,我……我这个帮不了您!”
  
  方言回过神来,对着老会计说道:
  
  “行,这个我会给领导沟通的,谢谢您啊!”
  
  老爷子听到方言这话,摆摆手:
  
  “不客气!不客气!”
  
  根据刚才的名单,方言跑到隔壁人民卫生出版社,找到夏总编办公室里,借电话给廖主任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方言直奔主题:
  
  “廖主任,刚发现借调名单漏了西北专家。咱们要转化《南夷本草》里的'三才固本丸',方子里君药就是陇西黄芪!后面其他的产品少他们那边的团队,也是有短板的啊。”
  
  “有办法让孙司长调整一下吗?三十个人他至少给我一个西北的专家啊!西北的炮制技法对转化古籍方剂至关重要!他考虑路程和协调成本我理解,但搞技术攻关不能光算经济账啊!”
  
  电话那头的廖主任顿了半秒,听筒里传来他的声音:
  
  “你说的情况很重要!我给那边打个电话过去。”
  
  方言应下来:
  
  “那我等您消息!”
  
  今天要不是在这里签字,他还真是发现不了里面的问题呢。
  
  “你这弄啥呢?”夏总编对着方言好奇的问道。
  
  方言解释道:
  
  “我研究所扩招立项,唯独少了个西北的专家。”
  
  夏总编问道:
  
  “上头给你多少个名额?”
  
  方言也没隐瞒他说道:
  
  “三十个顶尖名额,其余人员没有限制。”
  
  “嚯!”夏总编震惊,说道:
  
  “这待遇够可以的啊!”
  
  方言笑了笑:
  
  “多谢您夸奖。”
  
  他这会儿在想,孙司长那边多半要撕逼了。
  
  看到方言有些心不在焉的,夏总编说道:
  
  “陕西中药所的钱思明所长是我党校老同学,他有个课题组专门研究黄土高原药材活性成分。我可以想办法和他沟通一下,只要不是顶尖人才,应该可以让你调一两个过来!”
  
  方言听到夏总编这话直接愣住了,回过头问道:
  
  “嗯?您的意思是……不走卫生部调令,直接说服当地专家进京?”
  
  这可能吗?
  
  这年头的京城吸引力还不是后世那么大,特别是对科研方面的专家,人家家里人在当地混的好好的,到京城来大多人都人不愿意。
  
  结果夏总编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谁跟你说是当地专家的?前十年从京城跑了多少人出去?现在人家想调回来,你这就是他们回城的机会,加上人家在那边研究工作了七八年,不比西北本地专家差的,保证能一拍即合。”
  
  方言恍然大悟,夏总编说的是西北针王,郑魁山那样的人(详情见12章)。
  
  没想到这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他对着夏总编说道:
  
  “那敢情好,还不占用名额!”
  
  说罢方言又问道:
  
  “那您还有其他地方的同学嘛?都给我介绍点这种人。”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