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辽东,永远为大战做准备 (第1/2页)
自从顾道执掌辽东,就主要推两件事情,拼命的屯田和炼铁。
屯田是为了攒粮,炼铁是为了铸造兵器。
剩下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两件展开的,可以说辽东有点军国主义的味道。
不过跟骆定远那个时期的极致封闭压榨不同。
他的屯田是大屯田,不光要开垦土地,鼓励老百姓种田攒粮食。
还鼓励地方的经济,在种田之外还能去工坊里面赚钱补贴家用。
炼铁,不只是开矿,炼钢,铸造兵器。
顾道是重视工匠的力量,给工匠打造提升体系,工匠也可以当官。
给他们钱、房、官位,极致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工匠在辽东,是可以发家致富,是可以引以为荣的,只要有本事能跟官员坐而论道的。
辽东的官僚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个打造的,只要有本事能干活的官。
沈慕归安置好镇守府的事情,就巡视了大溪城,这里有辽东的最大炼铁区。
大溪城周围,高炉林立,滚滚黑烟冲向天空。
仿佛竖起的无数毛笔,正在朝着天空泼墨,想要把漫天的鹅毛大雪当做画布。
“沈大人,明年完成一半换装,说紧迫也有点紧迫,说不紧迫也不紧迫。”
“关键公爷这个换装是什么意思,如果说只是换装,其实不难。”
“可是咱们辽东的规矩,一支军队装备火枪,还要余三成以为备用。”
“这等于是一半换装,还要再加三成,这就稍微有点难度了。”
工坊车间之内,一个姓张的大工匠,正在跟沈慕归谈换装的事情。
没有备用枪,这是不可以的。
因为燧发枪磨损和故障是经常有的,一场战斗打下来,肯定损毁不少。
有损毁就要有备用,否则士兵不就没兵器了。
“公爷既然说要完成,那就要努力完成,说出你们的困难,我来解决。”
沈慕归说道。
他没有给工匠讨价还价的机会,公爷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有困难解决困难就是。
“沈大人,这是哪里话,我们不是要违抗公爷的命令,其实是缺人。”
另外一个大工匠说道。
“其实换装最难的就是枪管的铸造,这个工艺我们已经摸索成熟了。”
“只是这活耗时费力,需要的技术不需要很高,把工匠都浪费在这上面不值得。”
“您要是给我加一千人,不,就算是五百人,我们带一个月,别的不敢说,造枪管没问题。”
沈慕归揉了揉脸。
“我更愿意你们跟我要钱,说句狂话,咱们辽东不缺钱,就他妈的缺人啊。”
跟工匠说话,糙一点更能融入。
工匠们听哦神大人亲切的话,都笑了。
“沈大人,这人不就在眼前么?”其中跟一个大工匠突然说道。
“眼前?”
沈慕归左右看看,心说在哪里?
“大人,那瀛洲的奴隶,听说十分听话,而且吃苦耐劳,两万多还选不出一千人?”
大工匠说道。
嘶……
“这不行,铸造枪管的技术,虽然在你们看来稀松平常,但是对外人这是机密。”
“这种机要,岂能被瀛洲人知道?”
沈慕归摇头说道。
但是几个工匠却不以为意。
“大人,您这就是钻牛角尖了。”
“听说那瀛洲四岛,连铜钱都铸造不明白,他们偷了这个技术,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