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两百七十五章:白家强恩,兄弟互怼,李牧出塞

第两百七十五章:白家强恩,兄弟互怼,李牧出塞

第两百七十五章:白家强恩,兄弟互怼,李牧出塞 (第2/2页)

这卷竹简中记述的正是赵国大将李牧冬日点兵,深入大漠的事情。
  
  秦王政观察着弟弟脸色,越来越慎重……
  
  待弟弟放下竹简,秦王政踱步近前:
  
  “你觉得,李牧是胜是败?”
  
  历史书中记载,和现实中与这位赵国大将接触的经历,让嬴成蟜斩钉截铁地说出了答案:
  
  “必胜。”
  
  “何以见得?”秦王政神情肃然:“冬日行军,孤军深入,都是大忌。寡人持此情报私下问过武安君,武安君言此人志大才疏,将是第二个赵括,将亡赵国。你既然说其必胜,那你倒是说说他如何胜。”
  
  “我不知道。”嬴成蟜又展竹简,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我只知道,他必胜。”
  
  “难道李牧的军事才能,要强过武安君吗?”
  
  “以骑兵而论,是的。”
  
  “你认为这不是赵国亡时,而是赵国再一次崛起之机。”
  
  “是的。”
  
  弟弟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回答,让秦王政心中更加烦闷。
  
  本来被白起解开的心结,又一次被弟弟系上了。
  
  不知道为什么。
  
  相比于一生无败,打得楚国迁都,赵国险亡,魏国不敢窥秦的武安君。
  
  秦王政更相信从来没有领过军打过仗的弟弟判断。
  
  “伐赵。”秦王政一字一顿地道,扭头直视弟弟,扶着弟弟双肩:“趁着赵国边军不在,赵内地空虚,伐赵如何?你去与仲父说,仲父会听你的。”
  
  国家大事当先,秦王政愿意暂时放下内斗。
  
  “师长不会。”嬴成蟜的神情很坚定,和回答李牧胜败的时候一样坚定。
  
  若是师长什么都听他的,现在就已经还政予其兄。
  
  师长做事,向来都需要理由。
  
  少年拍拍兄长手臂,冷静分析:
  
  “冬日行军乃大忌,李牧有办法解决,不代表我们也有。
  
  “更何况如今我国最紧要的是治水,不是打仗。
  
  “李牧此战能让赵国崛起,也不过是军心士气罢了,充其量是抢来一些粮草马匹的无根之水。
  
  “可我国的郑国渠若是成了,连年河涝灾害的关中将沃野千里,粮产逐年增加。
  
  “赵国在变强不假,我国也在变强,且提升幅度远比赵国大。
  
  “强己,比弱敌重要。”
  
  “寡人欲强己,亦欲弱敌。”秦王政拉着弟弟到殿中央的大案之前。
  
  大案上乃是一张舆图,一张秦、赵两国的舆图。
  
  秦王政手指点在关中区域:
  
  “冬日治水,事倍功半。”
  
  再点赵国与秦国接壤之地:
  
  “冬日行军确实艰难,但我军要胜过赵军太多,难道我国虎狼锐士敌不国赵国女子军吗?
  
  “且赵国廉颇出走,李牧入塞,国内无大将。
  
  “寡人听说赵国新任的赵王立了一个娼女作王后,私下被赵臣称作倡后。
  
  “臣子敢非议王后,证明赵王威信极其薄弱。
  
  “寡人还听说赵王最信任的大臣叫做郭开,拜郭开为相邦,封郭开为武信君。
  
  “这郭开胸无谋略,靠色娱人。
  
  “此种人能立身赵国庙堂,足以见得当下赵国非有识之人当道也。
  
  “凡此种种,值赵国边军精锐尽出之际,为何不能打?”
  
  嬴成蟜视线瞄向舆图之外:
  
  “兄,天下不只有一个赵国,难道你忘了邯郸之败了吗?”
  
  “武安君、乐公、蒙公、王陵、王龁……我秦国将如繁星,倾尽而出,可在列国反应之前下赵国也!”秦王政语如连珠,显然早就思考过不止一次。
  
  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总之!”嬴成蟜不耐烦地摆摆手:“要打你就打,你问我我肯定是不打,你太激进了。”
  
  “弟!”秦王政面红耳赤:“是你太保守了!”
  
  “我保守?”嬴成蟜指着自己鼻子,大声怪叫。
  
  少年从来没想到,今生的自己能套上“保守”这个词。
  
  “不错!”秦王政一拍桌案,气势凌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你只说李牧必胜,你有没有考虑过李牧败亡?李牧若是败亡,赵国边军尽没。到时列国都将争分赵国,哪个为赵国出头?此仗当打!”
  
  “不可能!”嬴成蟜手指重重点大案,发出“哆哆”声:“李牧就不可能败!”
  
  “你告诉寡人李牧怎么胜?”
  
  “我不知道!”
  
  论出火气的秦王政眉毛乱跳。
  
  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能这么理直气壮的?啊?凭什么啊?
  
  大漠。
  
  白日尚好,晚上是能冻死人的温度。
  
  在这无遮无拦的原野上,土地被冻的和石头一样硬,撒个尿时间长点都怕把屌冻掉。
  
  冷硬的风冻人,却不冻心。
  
  一个个面部被冻得通红的赵国骑兵眼中火热,那火是从心里烧上来的!
  
  五年多了。
  
  勇敢的赵人让不开化的野蛮胡人堵在边关前骂了五年了!
  
  将军不允许他们出战,不允许他们抗击,甚至不允许他们还嘴!
  
  他们每天训练。
  
  训练射箭,训练驭马,训练砍杀,训练步战。
  
  他们和马同吃同住。
  
  马不是牲畜,而是他们的战友,他们的兄弟。
  
  他们的两条好腿都练成了罗圈腿,站在地上没有一个能闭紧膝盖,很是可笑。
  
  可上了马,笑的就是他们了。
  
  他们每七天能吃一次肉,身体壮的和牛犊子似的。
  
  将军待他们真的很好,比他们的父母待他们都好。
  
  在边郡的生活除了憋屈,似乎一切都好。
  
  但,赵人最受不了的就是憋屈!
  
  士可杀,不可辱!
  
  赵国边军宁可吃着草根战死在关外,也不想在关内听着辱骂吃着肉。
  
  将军让他们等,这一等,就是五年多。
  
  有好多兄弟熬不住,偷偷出关,死在了外面。
  
  这样死去的兄弟家中没有抚恤金,都是他们拿出自己的俸禄去养活兄弟家人。
  
  他们养的兄弟家人越来越多。
  
  多到他们承受不住,多到他们想和兄弟一起去死。
  
  现在,他们来了。
  
  来去死,陪兄弟。
  
  他们等到了将军的承诺,即便这个承诺是在最不该行军的冬天,他们也迫不及待奋不顾身嗷嗷叫着往上冲。
  
  到了大漠,临近那些天杀的胡人,他们不叫了。
  
  他们听将军的话,在马战友的蹄子上裹着半片布,口中咬着另半片布。
  
  他们俯下身,轻轻摸摸马。
  
  马就知道了他们的心意,鼻息就不再那么响了。
  
  将军与他们同在,战友与他们同在,死去的兄弟与他们同在。
  
  来吧,天杀的匈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