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文豪1983 > 第122章 余老师的大讲堂

第122章 余老师的大讲堂

第122章 余老师的大讲堂 (第1/2页)

学生们表示听从余老师的话,但余老师实在是太霸道。
  
  就算是在搞捐款的同时竟然也……哈基切,你这家伙,还要把刘芯武逼迫到什么程度?
  
  遇上你是他一辈子的阴影。
  
  余切在黑板上写下了“杭城会议”四个字。
  
  然后,两条杠带过去,一条杠写着“读者”,一条杠写着“作者”。
  
  他又画上了两个零蛋,然后说:“这就是我们在杭城会议上的结论,这种文学没有人看,也没有人写。”
  
  “0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个消极的势头很明显,你们底下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杭城会议的参与者之一,对于我们当时的情况应该很了解。”
  
  “来自全国的一百多位作家和编辑,讨论了四天四夜,什么都想到了,甚至扯到了霍去病和男女变性手术……但就算是这样,也没有人对伤痕文学感兴趣,它现在就是这种境地。”
  
  余切摇头道:“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提到这种文学,以后我都不再做解释了。我今天之所以提到,是因为一些同志是离大城市比较远的地方来的,可能还没有关注到最新的文学动向。”
  
  “在你们结课之后,各自都要交出一篇文章来,如果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就浪费了半年的时间,所以我的丑话要说在前面!”
  
  而后,余切留下一篇作业,请各位青年作家们想想,为什么“归来的作家们”没有能在归来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下课!”余切就潇洒离开了。
  
  余桦看到骑普利司通自行车回去,不禁感叹道:“余切稿酬那么高,现在还骑自行车呢!这车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牌子,轮胎上到处是裂纹!他是不是把日本摩托拿去变卖了,就为了多捐助一些钱!余切真伟大!”
  
  “余老师还有日本摩托车呢?”有个戴眼镜的青年惊讶道。
  
  “可不是。他之前买了一辆挺高档的日本摩托,连头盔都是外国的,看起来就像是美国来的战斗机飞行员!”
  
  余桦绘声绘色的形容余切骑摩托车的样子,“他揣上刚写好的稿子,到《十月》刊的门口一个甩尾,停下,整个编辑部的都出来看,尤其是几个燕京师大毕业的姑娘,她们眼睛都亮了……”
  
  众人听得一阵神往。
  
  开好车、写好文,简直是人生美事。余切的学历也是众人当中最高的,怪不得他年纪虽然小,却被文学院聘请为助教。
  
  燕京师大?
  
  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朝余桦伸出手:“同志你好,我叫苏彤,我一直在看余切的。”
  
  “我叫余桦,幸会幸会。我也看余切的。”余桦也伸出手。
  
  他俩一个对视,忽然,苏彤想起来了:“余桦,你是不是在《十月》发过文章?那个《十八岁出远门》,就是你写的!”
  
  “是我写的!”余桦心里面觉得自己牛逼坏了,然后问苏彤:“您写了什么文章?”
  
  “我写过一些诗,不怎么不出名。”
  
  “那您在什么地方工作呢?”
  
  “我正是燕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现在是《钟山》杂志的编辑。”
  
  靠!
  
  大学生!
  
  我真讨厌大学生!
  
  考不上大学,难道是我的问题吗?
  
  他俩不是唯一互相打听情况的,随后的几天,学员们通过自我介绍、串门等行为,摸清楚了各自的背景。
  
  这个文学院本身是初级中级作家来“进修”的地方,因此学员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已经在文学大刊做了名编辑,出身于文学世家,此次来增光添彩,有的人才刚从地方小刊物上脱颖而出,确实是来长见识的。
  
  而有的人,比如余切这种人,已经走上了讲台。
  
  文学研究所建国后不久即成立,当时传承有序,老带中,中带新,然而几经波折,最后解散了事,此后几十年不开办,作家们的资历和工龄通通被洗清,重头再来,但文学却仍然在发展,老中青三代作家于前几年一齐熬到了服务器重新开放,于是同台竞技,重刷副本,此时版本已经有所调整。最终导致进修班重新开办时,诞生了余切这种几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怪物。
  
  八里庄南里是文学院的地址,也是进修班宿舍所在地。学员们在这吃住。这地方很好啊,天天都有看,简直是天堂。
  
  这期间,他们一直听到余切到处筹款的消息,每天从报纸上都能看到“春雨行动”的筹款额。
  
  最新的消息是,筹款额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万。这主要是京城周边的情况,而全国各地的筹款还在统计当中。《经济参考报》很关注筹款的情况,他们预测,在本年度各大城市最终能筹集到百万元。
  
  这证明这条路子是行得通的。百万可以满足一个几个城市的新生儿的当年需求了。
  
  余切肯定不能真把全国十年的新生儿疫苗全包揽了——如果他一个人彻底干成了这件事情,那要官方来干什么?
  
  “脊髓灰质炎”从一个很小众的医学用语,逐渐成为大众熟知的病症,因为在《小鞋子》里面,余切写的阿里一家太朴实、太真诚,而最后阿里的妹妹却有可能面临瘫痪的风险。
  
  一时间,许多医院都有家长来询问,自己的孩子是否打过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但凡是在城市里面生活的家庭,几乎都能得到肯定的回答。
  
  而农村里面的家庭,往往就要得到失望的回答了,当时城乡之间的差别非常大。
  
  燕大83级中文系有个叫孔庆西的学生,出自黑省农村,许多年后成为燕大中文系的教授。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和父亲翻过几座山去城里面吃油辣子面条,然后翻山回来,快到家时忽然想起来自己没有喝面汤,吵着要回去喝面汤……”
  
  父亲说:“面汤早就倒掉了!”
  
  孔庆西因此嚎啕大哭!许多年后都忘不掉那一碗带油星子的面汤。这样的地区当然很难有昂贵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来用。
  
  所以,余切目前筹到的这些钱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还要有更大的影响。
  
  学员们说:“如果余老师能拿到文学大奖,恐怕就能做到了,中央都要来为这个事情努力,而且,每一个报纸都要写下余切拿了日本文学奖的新闻。”
  
  但日本人真的会把大奖发给中国人吗?
  
  《新化社》是这么报道的:“无论余切是否能拿到日本的文学奖,都不影响他的价值,他拿到了文学提名,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他证明了国内已经出现一批能与国际接轨,赶上国际水平的文学创作者。在改开不到十年的今天,这无疑是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强心剂和定心丸。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文化领域往往是最早也最快感知到变化,并且也产生变化的。”
  
  此话看似鼓励,实则是找台阶。
  
  从去年的12月开始,到现在的2月份中旬。报纸上和电视台经常播放芥川龙之介奖项的新闻,分析余切的胜率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