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294章 李北星身份的转变(6K)

第294章 李北星身份的转变(6K)

第294章 李北星身份的转变(6K) (第2/2页)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
  
  李启光办公室。
  
  当得知今年公司荔枝项目利润,有望比去年提高40-50%时,陈景乐惊讶,笑说:“好事啊。”
  
  李启光赞赏地看着他:“这里面有你一份功劳。”
  
  陈景乐却摇头说:“我一个动动嘴皮子的,哪好意思揽功,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是没有技术专家跟进指导,没有果园的工人施肥除草打药,也不可能有今年的丰收。”
  
  李启光不置可否:“不过也就赚这十天半个月,等下个月端午过后,荔枝大规模上市,价格就该暴跌了。”
  
  “端午过后,到时我们的产区都摘得差不多了吧?”陈景乐问。
  
  李启光点点头:“妃子笑跟白罂这些差不多了,不过桂味肯定要晚一点。”
  
  “桂味比例不高,而且也比其他地区的要早上市,算可以了。”
  
  陈景乐笑说。
  
  想了想,他又说:“今年荔枝大丰收是肯定的,去年就不要比了,去年产量太少,跟前年比吧,感觉至少能有个20%甚至30%的产量,所以到最后都免不了成白菜价,烂在地里。要想办法尽快出货,我建议可以主动降价。”
  
  李启光没有马上给出答复,而是陷入思考。
  
  按理说现阶段是荔枝早市,完全可以卖一个高价,要是现在就降价,损失的利润有点多,下面的人不一定同意。
  
  诚然他是老板,但也要对公司对员工负责。
  
  于是他看着陈景乐,微微示意:“说说你的看法。”
  
  陈景乐两手一摊:“很简单,货卖不出去,摆再高价都没用。”
  
  荔枝是新鲜水果,不是黄金玉石珠宝,不会说过段时间供给少了又涨上来。
  
  不会的。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出货,不然最后只会砸在自己手里。
  
  20、30一斤的妃子笑,哪怕是北上广深几个城市,都不见得有多少人愿意买。
  
  但如果降到10块15块左右,还是有人愿意买来尝尝鲜的。
  
  陈景乐顿了顿,接着说:“正好我们的终端实体店陆续铺开,正好可以拿荔枝做一波促销。起码先把名声打出去,让顾客形成在我们店里消费的习惯,只要保持现阶段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我觉得会让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我们的。”
  
  关键就是降价、促销,抢在荔枝烂市之前多赚点钱的同时,打响自身品牌店名气。
  
  之前他提议,模仿钱大妈,开设属于鸿启的品牌终端实体店。
  
  这小半年来,公司尝试性地开了几家店铺,发现生意还可以,上下一致认为可以继续扩大规模。
  
  目前已经在南方的几个省份一二线城市开设多家实体店铺。
  
  如果没有实体店,陈景乐不会建议这样做,但是有实体店,又要想办法快速扩张的情况下,用荔枝打开局面,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止是荔枝,往后还有龙眼菠萝蜜等新鲜水果。
  
  他的策略,就是利用平价新鲜蔬果的优势,去抢占当下市场份额!
  
  像荔枝,一般都是是采摘完,当天装车立即连夜发送北方城市,中途两名司机轮休开车不休息,直达终端销售点。
  
  一旦在路上停留的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
  
  至于网上很多人说荔枝泡药水……
  
  本来荔枝烂市都不赚钱了,还要泡药水,是钱多到没地方吗?
  
  30多度的高温天气,哪怕放在屋里,都有变质的可能,更别说货车车厢这种外面高温烈日,内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
  
  因此长途运输没有冷链的情况下,过水是正常的。
  
  毕竟不是所有货车都配备有制冷装置。
  
  只是这种过水的荔枝不能久放就是,比一般的要容易烂。
  
  鸿启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有自己的运输车队,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全产业链的好处就在于此。
  
  这是其他只做终端的店铺所不能比的。
  
  就像汽车界的迪子,人人都笑迪子车子质量不行,都是网约车,然而它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中,唯一一个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
  
  它既是品牌生产商,也是供应商,而且是最大的供应商。
  
  其他汽车品牌根本无法做到它这个水平的成本控制,即便是某个号称整合行业产业链的某人也不行。
  
  因此全产业链是一定要做的。
  
  哪怕部分环节做得不如别人,暂时需要跟其他行业品牌合作,也不妨碍一直做下去,只要先做,才能做好做大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另一个实现汽车全产业链的,是南朝那边的现代。
  
  李启光思考良久,点点头:“可以考虑!”
  
  “当然,我只是举例,具体在销售过程中降多少,怎么降,得由市场部的人来负责。”陈景乐微微一笑。
  
  这是他的短板。
  
  他能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书面形势汲取大量知识,但涉及到实践的领域,就没法拖动进度条快进。
  
  对陈景乐来说,单纯的学习,可比实践简单多了。
  
  他心想:“先学吧,当理论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后,才慢慢实践也不迟,或者学中干、干中学同步进行。就是累了点。”
  
  如果是一般人,想要学好了再干,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然而陈景乐学得够快,这个标准对他来说就不太适用。
  
  他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足够的知识,然后再进行实践检验。这样即便不是同步进行也相差无几。
  
  学是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储备,干是开拓事业、自我检验、履行担当。
  
  缺乏实践,最典型的结果就是不事生产只会嘴炮。
  
  不学理论,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所以两者必须同步进行。
  
  ……
  
  “对了,我打算继续以鸿启为调查研究对象,将先前收集到的资料素材,写成论文发表。可以吗?”
  
  陈景乐想到另一件事。
  
  李启光不以为意:“只要不涉及到商业机密部分就没问题。”
  
  陈景乐笑:“放心,我知道的。写好了让您过目。”
  
  谁知李启光很是嫌弃挥挥手:“别来烦我,我事情已经够多了。”
  
  “好吧。”
  
  陈景乐哑然失笑。
  
  论文这块不能放下,之前投稿的大多都过审了,没过审的也只需要修改过后重新投稿即可。
  
  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形成论文,投到期刊过稿,这是一个对自身知识体系梳理和检验的全过程。
  
  每一篇论文过审,都让他很有成就感。
  
  问题是他现在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到了一个瓶颈期。
  
  这个瓶颈主要体现在政治、历史、经济、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深感知识的不足、欠缺,需要继续深造。
  
  反观烹饪、书法、绘画、裁缝等实践技能,就没这个烦恼。
  
  学这些纯粹是兴趣使然,再就是职业需要。
  
  战略发展顾问这份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特别是服务一个价值十多亿的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传统农业公司,必须具备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分析获得各种信息。
  
  加上他现在和李北星已经完婚,就更要负责了。
  
  结合鸿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他觉得自己可以继续往乡村振兴与中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方面,去研究探索。
  
  这条线还可以继续发掘。
  
  正所谓通过宏观经济去指导微观经济的发展,再根据微观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来与宏观经济理论相验证。
  
  具体点就是通过研究上面的宏观经济指导方针,聚焦到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及市场机制上来,以此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
  
  这就是陈景乐要研究的。
  
  其实根据现阶段的形势,也可以推测出下一步大概会往哪些方向走。
  
  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一个大国而言,这事其实很难,不可能有一蹴而就,都是分成多个阶段多个目标来完成。
  
  从政策准备到出台到落地到执行反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重点自然是经济,外贸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了重中之重。
  
  然而内需又岂是那么容易提振的?
  
  以前是房地产,让大家都去买房,但现在房地产完蛋了,那接下来最大的需求端在哪里?
  
  没有需求,就制造需求。
  
  出台保障性住房,出台公租房。
  
  发展单身经济,像健身、美容、餐饮、旅游、电子产品等等。
  
  完了还有老一辈的夕阳经济,比如近些年有个词叫做“银发旅游经济”,就是瞄准那些退休后有钱有时间的群体。他们比大城市里挤地铁的小牛马们有更多的储蓄,有更多的出行机会。
  
  总之就是一切经济尽可能下沉到次级市场、低端市场。
  
  当然,他的结论也可能是错的。
  
  “归根究底是我的知识储备太少了。”陈景乐揉揉眉心,略显烦躁。
  
  如果他的学识,能够得上博士研究生水平,并且是每个学科都有这个水平,那能通过新闻、时讯、政策等分析出来的信息,又会不一样。
  
  所以还得学。
  
  再就是层次问题,有些信息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那个就没办法了,只能想办法通过各个渠道去检索。
  
  都2025了,如果还不能熟练掌握互联网信息检索功能,未免太说不过去。
  
  问题是,如果他的结论是对的呢?
  
  那基本盘都在农村的鸿启,接下来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在这一轮新的大洗牌当中,攫取最大利益?
  
  这又是他需要考虑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