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方知小觑武朝英雄 (第2/2页)
“如今唯一的庆幸,便是我国提前收取单于许诺给朕的并州,否则,本国必将永无宁日。”
“即日起,望国内诸君同仇敌忾,我国无论如何不能败北。梁萧与武朝门阀尚且势同水火,不能同仇敌忾,诸君在本国占领两天少则万亩,多则十万、百万,又岂能见容于梁萧?”
拓跋穹这一番陈词,配合安抚右贤王的做法,迅速团结随行各家将领和公卿,调动了众人的积极性。
“吾皇圣明,一统江山,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国内的拓跋氏宗亲,世家大族,地主豪绅,在这一刻都感受到了梁萧的威胁。
如拓跋穹所言,梁萧与武朝门阀尚且势不两立,更何况是他们?
这位西秦皇帝照顾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已经是最理想的明君了。
一日之间,右贤王率众启程,赶赴大漠,西秦各家同仇敌忾并随拓跋穹启程,赶赴朝歌。
此时,燕云各郡征兵已经初具规模。
整个燕云之地的实际人口接近千万。
算上义军,燕云之地全境初步征兵达到二十万,其中一半为兼顾屯田的后勤兵。
匈奴人拥有大量的牲畜,燕云之地有足够的耕牛,可以保障剩下的成年农民可以照顾到广袤的农田。
当然,目前徐州还未有百姓前往燕云之地,燕云这边地广人稀,暂时是无法精工细作了,只能粗放经营。
但徐州人口已经接近五百万,徐州本土完全可以精工细作,加大粮食产出。
历朝历代因为度量衡的问题,实际记录的产出各有不同,正常的农田以今日市亩市斤市石来算,精工细作大约在亩产两石以上,粗放经营在一石半左右。
两地的耕地有一部分属于官田,牧场更是几乎全部官有,已经完全足够梁萧养兵养民,和日后分田理政。
这也是西秦君臣急切想要攻打徐州和燕云之地的原因,一旦梁萧牢牢掌控两地,便可虎视中原,势吞天下!
此时梁萧率领白袍兵,已经在邺城西南平原等候。
随行白袍兵超过五千,人人精神抖擞,战意冲天。
在这位武君的领导下,泰山一役大获全胜,收复燕云,他们已经成就了足以名垂青史的万世之功!
当他们抵达燕云之地,看到百姓箪食壶浆,感激涕零,把他们当成救世主的那一刻起,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正在不断创造生涯高光。
大丈夫,当如是也!
现在,西秦人想要坐收渔利,绝无可能!
五千白袍兵驻扎在西秦部队赶往邺城的必经之路,养精蓄锐。
翌日清晨,拓跋洪的部队正在后方赶路,慕容天城的前锋骑兵已经逼近邺城,收到前方斥候部队急报。
“将军!前方有一支白袍骑兵,拦截要道!”
斥候话音刚落,慕容天城与身边诸将无不警惕,霍然起身。
白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