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1章 灵宝诀 (第1/2页)
丁林尝试了许久,终于内景洞天中那一朵白云上,淅沥沥的小雨落下,没有什么电闪雷鸣,黑云压顶,那是另外的法则,但到了这一步,雨的法则也算是领会了。
“哗啦啦!”
内景洞天中,在那一道代表风的锁链旁,又一道锁链自虚无中伸出。
第五道法则。
丁林睁开眼,领悟了风和雨的法则后,他感觉自己对腾云驾雾这道神通的理解又深入了一些。
小楼中遍布着云气。
云蒸雾绕。
丁林心念一动,便有风吹了起来。
搅动一室,原本昏沉沉如死水一般呆板的云雾开始变的灵动起来,随心意缭绕,肆意变化着形状,云卷云舒。
丁林又一动念,雨落了下来,淅沥沥的小雨,被风吹拂着洋洋洒洒。
不止是云雾,便连这雨也可以被意念寄托,随时幻化身形。
这小楼中逼仄狭窄,尚且看不太分明,但若是到了外面,就能有体现,风可以让云雾扩散连绵万里,雨则能成为云的延展。
若只是呼风唤雨这一门神通,固然风和雨在法则中的重量还要在云和雾之上,但论及实用,其实还及不上腾云驾雾,但天罡三十六变中,每一道变化除了能独立存在外,更能相互依存,将风雨和云雾组合,神通的实用和普适性增加了何止百倍。
丁林所有所思,又有了新的感悟。
修行就是如此,每前进一步,都能看见新的天地。
丁林将感知散开,如今他身具五道法则,第一次在法则的数量上超越了石猴,再加上神通的特殊性,轻易便发现了园子中的石猴,他并未变化,只使了个隐身术,身子盘踞在树杈上,一双猴爪正捧着一颗中果胡乱的大嚼,除此之外,还有天兵们队列齐整,辛甲则穿行在园中,仰着头仔细的点数果数——
闭关之前,丁林将账簿托付给了辛甲,嘱他实时更新。
感知再往外发散,将半个第三重天收入眼底。
除了蟠桃园占据的这一角外,第三重天还分布了大量其他的衙署,青袍灰衣们穿梭其间,各司其职,纷忙不休。
忽然,一朵白云闯入了感知,朝着蟠桃园的方向飘过来。
云头按落。
一名仙童从白云上跳下。
过了一会,辛甲在小楼外求见。
丁林挥手洞开禁制,让辛甲进来,后者捧出一张烫金请柬往上呈。
“将军,蟠桃宴的请柬递来了,邀您七日后,瑶池赴宴。”辛甲道。
丁林单手一引,这请柬便从辛甲手里飞起,落在他的案头,他将请柬摊开,一目十行,确实只是简单的邀约。
他眼神闪了闪,想起了五仙女之前的提醒。
“这请柬你也收到了吧。”丁林道。
“蒙将军提拔,将末将升为率长,为六品正,比起往年,今年末将能坐得更靠近瑶池一些。”辛甲道,他也是积年神仙了,凡入仙境,官至六品便能被邀约,这是惯例,往年辛甲为天河水军百长,官从六品,自然也在邀请之列,他对蟠桃会其实并不陌生,“末将比不得将军,已能登堂入室,为瑶池之客,其实与其说是去赴宴,倒不如说是为了那两枚桃子延寿。”
“往年的成例如何?”丁林问。
“瑶池中,满目皆是朱紫,自然蟠桃和琼浆玉液不断,至于我等坐在外面的小仙,则有着份例,一壶琼浆玉液,三枚三千年的桃子,在加上一枚六千年的桃子是惯例。”
“蟠桃盛会每千年一次,一般隔上三四千年才会奖赏我等一枚九千年的紫纹蟠桃小果,算算时间,上一次赐下紫纹蟠桃正是三千年前。”辛甲道。
“三千年,六千年的果实,对你应当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吧。”丁林道。
“虽是鸡肋,但总也能延寿数百年,也是聊胜于无,不过今年有一枚紫纹蟠桃,我又可以延寿三千年了。”辛甲道。
蟠桃宴赐下的蟠桃自然也是有着规律,不会多也不会少,总是卡在寿元将要耗尽的节点,这也是御仙之道。
“如此说来,紫纹蟠桃不是惯例。”丁林道。
“对末将等小仙自然不是,但将军您已然登堂入室,自然……”辛甲恭维的声音忽然停下,面色有些惊疑,他已反应了过来,“将军的意思是。”
“今年蟠桃园是个什么光景,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么,便是去赴宴,也只能得到几个小果子,还肖想紫纹蟠桃,”丁林道,“本将这几日正修行到关键时刻,这园中千余天兵如今虽看来恭顺,但毕竟还是新得不久,你……”
“既然将军有令,末将自当遵从,会早日将这千余人打造成将军真正的班底!”辛甲只是略一犹豫,便赶紧表露忠心道。
丁林满意的点点头,挥手让辛甲退下,并没有提什么补偿,或许现在辛甲心里会有几句怨言,但过几日他就会加倍的感激自己。
……
小楼中,又只剩下丁林自己。
还有七日。
再想感悟出法则,这么点时间已然是不够。
却也不能够荒废。
丁林掌中灵光一闪,取出青衣赠给他的那一枚令牌,刚注入一丝法力,立刻便有一座书山浮现在眼前:《灵宝诀》!
这点时间,尝试一下能否修行《灵宝诀》正好。
无数文字在眼前流淌:
“形不能长存,能存者气为之运。气不能常运,常运者精为之根。三者混而为一,则神仙之道不难致焉……”
……
“九天生神章大要有四。”
“一曰爱其形,二曰保其神,三曰贵其气,四曰固其根。人之有形,如人有屋,虽云假合,岂可任其损坏,使日就颓剥耶,则世间无露居之民也。且形者,百神之所寓,一性之所存,聪明之所托。修行者待是而后成功,必先曰爱其形。夫积阳生神,积阴生形。形之与神,须臾不可离也……”
……
“……神能御气,故三曰贵其气。天地之大,非气莫运,日月之光,非气不明。人及万物,咸同察焉。有不同者,正与不正也。龟鹤之不悴,得气之清也。松栢之后凋,得气之刚也。惟人者得炁之正,而不全也。经曰: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万物之根。若人者能保九气之根,上合三气之尊,贵执甚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