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141章 评价

第141章 评价

第141章 评价 (第1/2页)

“不是,爷爷,您知道我今年赚多少嘛?”
  
  “赚多少?”
  
  “咱光说电影,《夏洛特烦恼》17.24亿的票房,我分了1.8亿,《中国合伙人》、《扬名立万》两部戏,我也分了3亿多…您怎么会觉得我没钱呢?”
  
  沈言好奇,问了句:“你是不是接到啥诈骗电话了?”
  
  “没有,我就看了郭凡的采访,他说你们能要做科幻片了…都是大投资!”
  
  “您放心吧,现在出政策了,鼓励科幻片,鼓励高新技术制作…那帮有钱人也想搭上政策,一旦成功了,这是可以写进影史的大好事,他们也跟着出风头…”
  
  爷爷立刻问:“那要是不成功呢?”
  
  “你盼我点好吧…对了,我给奶奶带了铁皮石斛还有鹿茸…你俩记得吃!”
  
  “你留着送礼也好!”
  
  “我送礼一般都送酒…这些东西都是我托人买回来的…行了,不说了,有记者采访我,先挂了啊!”
  
  哦,逢年过节,沈言肯定要走动的…
  
  基本都是烟酒。
  
  不过大多数都是纪翔提前安排好,顺便找人送过去,并不需要沈言亲自出马…
  
  采访…
  
  是滕讯娱乐的采访,言哥才用了小马哥的名字,然后就拒绝采访,那也太过分了!
  
  采访的目的就是想让沈言谈一下《乘风破浪》这个电影…
  
  这个没啥可说的——电影上映前,又不能聊内容,只能尽可能的谈一些演员选择、拍摄趣事…
  
  不过,《乘风破浪》,沈言聊得是立项源头:“那天我们一起吃东西,他们说我在《夏洛特烦恼》里的表现不错,问我有没有兴趣再尝试喜剧…然后我就突然想了了《夏洛》里张扬的那句‘打今儿起,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咱两个论各的。’,然后我就开玩笑说想尝试父子关系…滕哥也没意见,然后我就想到了《回到未来》、《时光倒转70年》还有《新难兄难弟》…就写了这个《乘风破浪》。”
  
  “轻喜剧风格…咱得适应春节档的观影需求!”
  
  聊了一会《乘风破浪》,然后话题就转移到了《私人订制》,准确来讲是冯晓刚身上…
  
  前段时间,《私人订制》上映,虽然首日票房7150万,首周四天票房3.24亿…
  
  但口碑真的很差。
  
  算是冯晓刚迄今为止最差劲的电影…
  
  但票房很给力…
  
  然后影评人肆无忌惮的开喷,类似‘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即便没有打破《富春山居图》的底线,但也远够不着《小时代》的上线’、‘这电影看得人满腔怒火。’、‘《私人定制》不尊重电影,瞧不起观众,没有人物和结构,只有广告!’
  
  冯晓刚急了,连发六条微博回怼…
  
  称要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我觉得挺可惜的!”
  
  “可惜?”
  
  “冯导当年宣传《甲方乙方》,特意跟宣传人员强调‘不要宣传教育意义’,那时候,他很草根,也是很真诚的人…可惜随着名声大了,心态也变了,以前拍电影的心态他是“我就是来伺候爷们儿乐的“心态,现在则动不动以大师自居,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各种强调电影的意义!
  
  商业电影要啥意义?这玩意能有什么意义?商业电影最大的作用是娱乐,而不是作为行为守则或人生指导手册。
  
  …咱就不说影评人够不够专业,人家看了你的电影,发表一下看法,这是没错的,但直接开骂…我个人觉得有点欠考虑…”
  
  “你看了《私人订制》?”
  
  “看了,昨天跟剧组的几个工作人员一起看的!”
  
  “那你怎么评价呢?”
  
  “很佩服冯导的人脉还有江湖地位,随随便便找来王硕给撑场子,带着葛大爷和一帮帅哥美女,在苏州、海南一边度假游玩一边拍电影,随行的广告商估计比剧组工作人员都多,挤破头给冯导塞钱。什么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统统都是浮云,打着"冯式幽默"这杆大旗不怕观众不挤破头往影院钻…真厉害,做导演做到这个份上,还要求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