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这玩意合法吗?(3/4) (第2/2页)
《好景当前》,女主角谢琳·伍德蕾,去年靠着《星运里的错》直接飞升,然后主演了《分歧者》…
迈尔斯·特勒也属于待爆咖。
后来,他主演了《壮志凌云2:独行侠》…
“已经拍完了吗?”
“嗯,准备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然后11月上映,瞄准颁奖季…”
“那…博纳可以成为联合出品方嘛?”
沈言皱眉:“已经拍完了!”
“没事,我只要10%的份额吗,我可以溢价100%…”
溢价100%,就是两倍价格…
沈言还在思考,于东已经倒起了苦水。
无非是纳斯达克不看好博纳之类的…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五年,美国市场一直不看好博纳的价值。而这五年里,华谊和光线在A股借着内地电影市场狂飙突进的东风,股价一路飙升,华谊在最高点市值曾逼近900亿,博纳最高市值也才11亿美元!
按照他的说法,想尝试一把奥斯卡,如果奥斯卡拿奖了,博纳的市值依然没啥变化,那就要另想他法了!
“成,那我出让20%的投资额给你,不用溢价100%,您给个300万美元就行!”
“那…太谢谢你了!”
“没事,都是中国电影人。”
……
300万美元…基本跟制作成本打平了。
《爆裂鼓手》19天拍完,制作成本350万美元。
所以,北美独立电影真的是扣扣搜搜…
换算成人民币,不到2500万!
所以,独立电影真没必要那么花钱。
好莱坞一向都追求大电影,大制作,大场面。
直到近年,以Blumhouse为首的几家制作商,才改变了策略,开始制作大量“3-5百万”小电影。
这个制作成本是经过仔细核算的。在这个范围内,即使电影拍砸没能公映,光靠出卖版权到各大视频网站也能够勉强回本。每年出品十几部电影,大多数略亏,但是总能有一两部爆款,就能获得数十倍的收益。
Blumhouse每年出品大量这个区间的电影,《鬼影实录》系列就是他们出品,当然他们还有更多的电影连中国的盗版网站都懒得放。
哦,原时空《爆裂鼓手》的制作方就是Blumhouse…
这次换成了A24——沈言主导制作。
A24负责宣传、发行!
至于博纳…于东给钱,其实谋求的是片头加上博纳的Logo。
沈言…无所谓!
割谁的韭菜不是割呢!
……
第二天,也是论坛单元,主题换成了互联网金融与电影产业的结合…
阿狸巴巴是主办方!
或者说阿里娱乐宝是主办方!
讨论的是‘互联网+金融+电影’!
沈言来看到这个标题,直接来了句:“这玩意合法吗?”
“合法?”
“互联网+金融,不就是P2P金融网站嘛,再加上电影,就是以电影项目作为担保的集资项目,我看到这个标题就想到了一种诈骗方式,将拍电影包装成理财产品,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