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无巧不成书 (第1/2页)
池厂长听完冷秋月的话沉思了许久,最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瞒你说,咱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原材料甚至机器设备的问题。
如今国内最大的养鸭场在云南,咱们北方甚至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养鸭场,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存在的几家羽绒服生产厂家大都在南方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咱们国内的设备落后不说,几乎是隔三差五的搞罢工。
不说别的,就说咱们那条生产线,你去问问景经理,要不是需要技工师傅们三天两头的修,你们这批秋冬装早就做完了。”
虽然制衣的最主要的流程是女工们踩缝纫机,但也需要流水线的流程。
池厂长继续道:“咱们这些设备,当初是从德国进口的,可当时已经是二手产品了。不是咱们不想进口新设备,是人家压根就不卖给咱们啊。”
那个年代西方国家还对国内进行技术是封锁,很多设备都是禁止卖入中国的。
其实这种纺织产业的设备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愿意卖给中国,哪怕是卖,也这卖二手货,还是以新设备的价格卖的。
冷秋月低下了头,这就是每个时代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片刻后,冷秋月道:“虽然问题很多,但我还是想试一试,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可机会如果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池厂长点点头,说道:“你这话说的有道理,好!其实我们公司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做出更薄更保暖的羽绒服,既然这样,我抽时间跟工厂的其他人开个会,好好研究研究这件事。”
冷秋月笑着点头:“那我等您的好消息。”
两个人正说这话呢,办公室的门开了。
一位穿着月牙白色的旗袍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
女人理着干练的短发,耳朵上戴了一对珍珠耳钉,身材纤细,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再配上身上月牙白色的旗袍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门还没开,女人的声音早已经传了进来:“老池啊,我下午有事,你去帮我接一下桐桐。”
话音刚落,女人也进来了。
她一抬头就看到了冷秋月。
脸上原本平淡的表情瞬间被惊喜所取代。
她走到冷秋月的面前,说道:“秋月?你也在?”
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池厂长的夫人,也就是施诚安母亲的同学,刘明明女士。
刘夫人见到冷秋月,高兴的挽着冷秋月的手:“我早就跟老池说过了,让他把你叫出来,咱们一起吃个饭。上次的事情,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刘夫人说着,还不忘跟冷秋月展示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这套月牙白色的旗袍,她笑着说:“这套旗袍哦,做的是真的好,且不说这颜色,就说这手工吧,那真是大师出品,前两天我去参加一个交流会,那位主办方的太太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她一眼就看中了我这套旗袍,拉着我就问我是从哪里买的,我就说了你。
她竟然知道你们公司,还说在他们马来西亚,你们公司制作的这个旗袍是高档货,要两千美金才能买一套呢。她还问我这套旗袍的价格,我跟她说,我这个是免费赞助的,你都不知道当时把她给羡慕的哦。
哦对了,她还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让我转交给你,说是也想从你这边制作一套旗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