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就不能给多了好脸 (第1/2页)
姜明珠看着这妇人,就知道妇人是猜到了什么。倒是个聪慧的。
不过她今天来不是为了恐吓人,才只带着易青,穿着常服。
她是真的要用这个叫兰雁声的中年汉子,想要用真心和道理打动他,而非是让他心不甘情不愿。
当然,说是实在说不通,那就只有出此下策了,谁让兰雁声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的牵累,实在是很轻易能威胁到。
但能好好说,还是轻松愉快一些。
“不必惊慌,哀家今日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哀家知道先生从前有过誓言,但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郑国朝廷,所以先生就算入朝为官,也不算食言。”
“可我为何要入朝为官,祁国和郑国又有什么不同?!”
兰雁声果然是脾气又臭又倔,到现在,哪怕知道姜明珠的身份,还是这样的口吻。
“有什么不同你可以自己去体会。哀家说什么你都不会不相信,只执着你脑子里那点无谓的东西,不顾郑州的百姓,不顾父母妻儿子女,就为了赌一口气。若是这样,你确实不配为官,为官者不光要有学识能力,更要有一颗爱护百姓的心,若不是这样,便是为官也不是什么好官。哀家让人从大祁运了一批高产的良种过来,王大将军已经去接了,不日就会到郑州,要不要入朝你自己选!但哀家只给你这一次机会,好好想想吧。”
姜明珠说完这话,带着人就走了。
来之前,她确实做好了三顾茅庐的准备,为了人才,她这么做也不算什么。
可到了这里,见了人。
这样的犟脾气,你好好说是不会听的,别说三顾茅庐,就是四顾五顾茅庐,他也不会改变主意,只会越来越来劲。
就不能给多了好脸。
对付犟种有对付犟种的方法。
兰雁声本来还想了许多话等着姜明珠,没想到人家就丢下这么几句话就走了,只留下他心痒痒的很。
祁国有高产的良种他是听说过的,只是从来没有见过,从前身为司农寺卿,他还曾谏言,想要从祁国引进良种,只是上头不重视,只顾着享乐,原本他想凭着自己落实此事,但发生那件事情之后辞官,这事儿他就管不上了,但心里其实没少惦记,心里痒痒的很。
现在太后说良种要运过来了,还让他继续回去当司农寺卿。
说实话,从前说的话太绝,有些拉不下脸。
当然,更多原因是担忧,有句话太后说错了,过去他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对朝廷太失望了,但凡能让他看到一点希望,也不会辞官而去。
他何况不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这又是他擅长和喜欢的,但……
唉,其中的心酸和无奈就不说了。
但现在郑国已经变成了郑州,这位祁国太后看起来并不是和从前的皇上一样的路数,尤其是那些话说的,虽然是骂他的话,却让他心里忍不住升起希望。
祁国太后说,为官者不但要有学识能力,更要有一颗爱护百姓的心。
妇人看自家男人在那儿纠结。
“当家的,如今郑国变成郑州,咱们成了祁国人,一切都不一样了,你看看这位太后,虽然威势很足,可瞅着就像好人,心里装着有咱们老百姓。”
“这你都看出来了。”
“那当然,刚刚当家的你那般无礼,祁国太后也没有怪罪,还说了那样一番话,可见是个心胸宽广的。你就想想从前,莫说是太后,就是王公贵族,哪个不是鼻孔朝上,觑着眼睛看人,那态度,仿佛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是脏东西似的。但凡有人不小心冒犯了,一顿毒打还是轻的,可这位太后不一样。”
“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不是有那么些道理,是很有道理。当家的,你也别倔了,如今改朝换代,你运气好,碰到这样的君主,还愿意让你继续回去当官,做你爱做的事情,有什么不知足的。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个农书都快被你翻烂了,还有祁国的良种,那不是你满心惦记,想要研究的,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你还不赶紧应下。”
“你这一天天的,倒是跟我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咱们一世夫妻,陪着你走过来这么多年,还能不了解你。这位太后看着就和过去的郑国皇族不同,若不是为了老百姓,谁稀罕来这破地方找你,还要忍受你这臭脾气。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就怕太后因着你的态度,气恼之下降罪。我倒是不怕,可却担心爹娘和孩子们跟着一起受牵连。”
这话说的兰雁声很不好受,虽然他过去做的决定,是无奈之举,可说起来确实不是个好儿子好父亲。
父母年纪大了,也没享过几天福,光为他担心了,还有妻儿。尤其是妻子,陪着他这么多年,有苦有难的时候,也没有因为这个就抱怨他,一直陪在他身边,替他孝敬老人,把孩子们也养的很好。
见男人看着她不说话:“你到底怎么想的?太后那句话说得对,你要是为了赌那一口气,就不顾老百姓,就不配回去当官。”
“既然夫人你都这么说了,我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妇道人家想的明白。过去那是没法子,若是继续当下去……,哎,不说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
“所以你是答应了。”
妇人脸上露出喜色
谁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出息,但最重要的是自家男人就爱好这个,哪怕辞了官,也没少在农事上钻研。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当这个司农寺卿。
她是听说过一些祁国天后的事情,尤其是这些天,外头风云变幻,各种传言都有,对这位祁国太后,许多王公贵族是怕的,但老百姓却竖起大拇指。
祁国那样的好日子,也不是凭空捏造,去过祁国的客商,哪一个不说祁国百姓日子过得好。
虽然有些话不知道真假,但心里有了盼头不是。
那太后看起来是个说一不二的,她就怕自家男人犯倔,错过了机会,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后悔。
“答应了,再怎么说也要去试试不是吗,就算不为了百姓,也得为了爹娘,为了你和孩子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