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不愧是我朝大将军,不愧是朕的兄弟也!曹操的脸很疼,心很伤! (第2/2页)
“生死时刻,元让能舍身忘身,亲自断后拖延大耳贼,这份胆色担当,不愧是我朝大将军,不愧是朕的兄弟也!”
曹操语气间,显然对夏侯惇颇为满意。
照现下的进展来看,八万并州军团安然退回关中,应该是不成问题。
有了这八万生力军,他就有足够的底气守住蒲坂关,守黄河防线,堵住汉军由并州入侵关中之路。
魏国的形势,便不致于一溃千里,恶化到非得亡国的地步。
至少,他又能苟延残喘几日了。
想到这些,曹操心情自然好转了不少,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
“陛下,以臣的估算,最多五日时间,我八万大军应该就能尽数西渡黄河。”
“臣担心到那时大将军才弃界休西撤,会为汉军追兵给贴上,恐怕不能全身而退。”
“臣以为,陛下该给大将军下一道密诏,可叫大将军留五千兵马死守界休关,大将军则率主力尽早西撤。”
“如此,虽折了五千兵马,却保住了大多数兵马,这五千兵马也算死得其所了。”
司马懿献上了一计。
曹操深以为然,当即叫拿来笔墨,要亲自提笔修书给夏侯惇下诏。
大笔一挥,诏书写罢,正要派人送出。
“陛下,陛下啊~~”
一声哭腔响起。
一人灰头土脸,满面惶急,闯入大帐之内,跪倒在了曹操面前。
来者正是杨阜。
众人皆吃了一惊。
曹操手中未干的诏书放下,惊奇的看向杨阜,一丝极度不祥的预感,霎时间笼罩全身。
“杨义山,你…你这是?”
曹操声音颤栗的问出了口。
杨阜跪伏在地,悲声道:
“陛下啊,蔺县渡为汉军抢先一步夺下,我并州军团西撤之路,被刘备彻底堵死了!”
曹操大惊失色,手中诏书脱手飘落,一张脸凝固在了愕然一瞬。
大帐之内,炸开了锅。
司马懿也好,贾诩也罢,皆是大惊失色。
杨阜这道噩耗意味着什么,在场这些人,谁人不清楚。
蔺县渡被破,八万大军就被封死在了并州!
到时就不光是存人失地,而是人地皆失啊。
没了这夏侯惇这八万宝贵的士卒,他们的天子拿什么来守住蒲坂关,来抵挡住汉军从并州发起的攻势?
魏国就完了啊!
“你…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朕前日才得报,尔等已至蔺县,大军正在渡河,怎么突然间就…就为汉军所袭?”
曹操跳将起来,声色激动,近乎歇厮底里的冲着杨阜吼问。
杨阜一声长叹,只得将蔺县失陷的经过,将宋宪被斩,五千兵马被灭的经过,一一悲声道来。
曹操摇摇晃晃,跌坐在了龙座上,整个人如被击碎了魂魄一般,僵硬成了一尊雕像。
大帐之内,一片死寂。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除了骇然惊愕之外,便是熊熊燃起的绝望。
“为什么?”
“赵云的一万汉骑,为何会不偏不巧,如此及时的出现的蔺县?”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曹操声音颤栗,喃喃自语,整个人陷入恍惚失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