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二百章 海天盛筵

第二百章 海天盛筵

第二百章 海天盛筵 (第2/2页)

如此看来,旅顺县将会有糜、宇文两大著姓。
  
  就是不知道安平牵氏、太原郭氏怎么安排了。
  
  大抵还是旅顺、北丰或平郭吧,盖因天子建议虎头先整顿好气候较为温暖的南边三县,站稳脚跟之后,再经营更北边的襄平、居就、新昌、安市、汶、西安平六县。
  
  邵慎居然有些羡慕。
  
  这可是实封,国朝就这么一个。
  
  半实封的也就凉城、五原、渔阳,此三国高级官员任免还需朝廷派出,与一应将官尽皆自行委任的辽东国不是一回事。
  
  有些人喜欢繁华的中原,但邵慎更喜欢自己说一不二。
  
  可惜了,邵氏不是司马氏,不可能连小宗也分封。
  
  「蕴文。」部裕发现了从兄,笑看招了招手。
  
  「你————」邵慎无奈地很,下马之后,将马鞭扔给随从,自己走了过去,笑骂道:「
  
  我比你大了那么多。」
  
  邵裕哈哈一笑,郑重行了一礼:「征辽之际,多蒙从兄照拂,感激不尽。」
  
  「无事。」邵慎不以为然道:「那些破烂,反正也带不回去,不如交给你。快入冬了,辽东百姓正需此物。」
  
  邵纪、元真也跟着行了一礼,前者口呼「从兄」,后者则称「大都护」。
  
  邵慎则有些不悦,对元真说道:「此非公事,何如此生疏耶?你虽以‘元」为姓,却是叔父之子、我之从弟,莫要自己的根。」
  
  「从兄。」元真又行了一礼,心中暖洋洋的。
  
  到自前为止,兄弟姐妹们都没把他当外人。
  
  小时候哭闹了,父亲还安慰他,带着他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睡午觉,他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胡酋,他只是帮父亲管治凉城国数万乌桓、鲜卑、匈奴人的郡公罢了。
  
  邵纪、元真之后,宇文氏、田氏亦上前行礼。
  
  邵慎还了一礼,然后看向邵裕,问道:「今日与会者何人?」
  
  「多为军中将校,幽冀诸镇将也来了。」说完,他忍不住笑道:「一艘船怕是坐不下。」
  
  「能载数百兵土,装不下数十人?」邵慎摇头道:「走吧,别误了时辰。」
  
  一行人遂牵马步行,又过一道口,却是黄头军第五营的人。
  
  督军李熵站在一旁的哨楼上,见到他们之后,立刻下来,好一番寒暄,与众人一同入内。
  
  ******
  
  船依旧停在海边,风不大,只轻轻摇晃着。
  
  一大群得胜归来的军将们站在栈桥边、沙滩上,对着远处的海天一色指指点点,时不时爆发出爽朗的大笑。
  
  邵慎瞄了一眼,左右骁骑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飞龙卫、左羽林卫、右龙虎卫、万胜军(黄头军)诸营督军、禁军诸部督军皆在列一一银枪左营、黑稍右营已南下,黑稍中营留守棘城,义从军尚滞留辽东,要九月底才会撤退。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零散的将校,多为单于府之人,邵慎都很熟悉。
  
  气氛很热烈,这就是打了胜仗的感觉啊。
  
  邵慎扫视一圈后,发现还有几个不合群的人,稍一打听,原来是扶余国的使者。
  
  对于此国,他总觉得国君脑子有些不清楚。
  
  听闻当初高句丽初立国的时候,扶余人就老欺负他们,以至于高句丽上下视之为耻辱,两国关系不睦,数次兴兵,高句丽人强大之后,更是修建「扶余道」,准备彻底灭了此国。
  
  按说处境这般危险,扶余就该勤事中原,但他不!
  
  有时候关系密切,朝贡不断,有时候却兴兵攻打平州诸郡,搞不清楚他们怎么想的。
  
  好在后汉也不想生事,没有兴兵讨伐,于是关系慢慢恢复。
  
  到了司马普时期,因为慕容鲜卑的崛起,扶余国被隔断了朝贡之路,不过他们还是想办法绕路宇文鲜卑前往中原。
  
  如此辛苦,原因无外乎慕容时期大败扶余,国王悲愤自杀,再加上鲜卑人不断掠扶余人为奴,卖往中原,于是加紧抱大腿一一晋武帝时期,曾专门下诏赎回司、冀二州的扶余奴婢,发还家乡。
  
  晋季中原丧乱,扶余便绝了朝贡,辟居于北方。若非此番被征辽大军掳掠了一番,大概还不会派人过来朝贡。
  
  邵慎打听完后,便走了过去,问道:「使者何人?」
  
  「扶余国徐蔚,不知将军一一」使者迟疑道。
  
  「我便是邵慎,扶余王应听过我的名字。」邵慎笑道。
  
  使者是个很年轻的人,看着还不到二十岁,听到「邵慎」二字时脸色一变,道:「原来是邵都护。」
  
  「徐玄是你什么人?」邵慎又问道。
  
  「家父。」
  
  「原来是王世子。」邵慎道:「见到天子,好生说话,你家兴许有救。」
  
  说完,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徐蔚在原地暗暗叹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