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离开前的杂事 (第2/2页)
「薛家军不错。」邵勋点评了一句。
李兆听完更放心了。
天子是老武夫,眼光一流,他都说汾阴薛氏的厉害,那就是真厉害。
「先好好屯垦。」邵勋说道:「待金满、蒲类二镇站稳脚跟后,朕会为念柳在车师后国营建城池,以为夏宫。」
李兆听了大喜,道:「臣代主公谢陛下隆恩。」
邵勋摆了摆手,道:「好生做事。自今日起,诸色流放犯人尽数发往高昌。」
送走李兆后,邵勋看着案几上留下的一袋种子,笑了笑。
此物后世名鹰嘴豆,唐末传入中国西北,名「回豆」。
其实鹰嘴豆与西瓜一样,都是回鹃人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只不过一开始不流行,仅限于西北地界,五代时慢慢散播开来一一辽国的西瓜就得自党项或回,后晋人胡峤曾在辽国吃过西瓜,因味道甜美,「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很快就流行了开来。
当天晚上,邵勋调义从军及三都护府的横冲、黄甲、帐前三营至朔州集结,五月西行,接替郑隆部剩余兵马回返。
这支规模在一万三千人的部队将主要驻守在车师后国境内,一边放牧,一边警巡,算是为念柳保驾护航了一一顺便练下兵,毕竟义从军的驻地黎阳深处腹地,平日里很难感受到战场气氛。
******
四月初,邵勋返回了长安,得知北宫纯去世,令太常博士拟定谥号,赐冥器若干。
对他的离开,邵勋有些感慨,
他永远记得洛阳屡次三番危急的时候,张轨派兵入援的事情。
那个时候各路诸侯军队的战斗力是真的烂啊,烂到没眼看。如果让此时的大梁禁军穿越到三四十年前,保管大杀四方,横推天下。
那是属于凉州大马的年代,百余勇士突阵,就能打得王弥的农民军崩溃。
千名骁勇之土,就能让匈奴人仰马翻一一说实话,那会刘汉也就只能欺负欺负司马晋,连拓跋鲜卑都能干挺他们。
但中原就是中原,长期战乱之后,自有豪杰脱颖而出。
前有曹孟德,把初时对阵黄币军还畏畏缩缩的乌合之众,一步步带成白狼山之战时大破乌桓的强兵劲卒。
后有一一呢,朱全忠,西破关中李茂贞,北打沙陀李鸦儿,再把河北三镇干得鬼哭狼豪。
他邵全忠也不差就是了,以河南籍将士为主的禁军横扫四方,一统天下。不然的话,后宫中哪来那么多皇后贵妇?充话费送也送不了这么多啊。
北宫纯可惜在回凉州了。
不然的话,以当年部勋刻意结交他的热情,这会地位不会比李重差。
当然,这或许也和后面关东兵战斗力与日俱增,渐渐对凉州兵祛魅了有关。练出来了,发现凉州大马也就那样。
收回思绪后,邵勋亲自手拟诏书,以御史大夫山遐为徐州刺史、都督,重点修治塘陂,若有余力,则疏浚下邳通往汴梁的水道。
写这份诏书时,诸葛文豹就在一旁,眨巴着眼睛看着。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后,她似乎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邵勋看得有些好笑,同时也觉得自己最近似乎有些过于宠爱诸葛文豹了,小姑娘自己也没数,
什么都看,什么都问,明明已经不是女官了。
不过在看到她略有些稚气的面庞以及高高隆起的小腹后,邵勋又不想说什么了,更有些心虚诸葛文豹经常和年纪相仿的公主们一起玩,形同闺蜜,让邵勋总有些罪恶感。
「你父还得在长安再担一阵子。」邵勋捏了捏她的脸,说道:「待西域事罢,便可入朝了。」
「西域还要打吗?」诸葛文豹问道。
「你不是看过么?」邵勋笑问道。
诸葛文豹连忙说道:「陛下你让我读的。」
邵勋无言以对。确实,还是他搂着诸葛文彪的时候让文豹读的,也就没御史敢来触他霉头,不然一个后宫干政是跑不了的。以后为了保护她们姐妹,这些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杨勤大败疏勒一次,其国主胆寒,请降。」邵勋说道:「不过,战事虽毕,尚需镇抚一段时日」
杨勤率军攻疏勒之事发生在二月下旬,原因很复杂。
其中有南路军李柏劫掠的原因,也有疏勒本身就不情不愿投降的因素,听闻其暗中联络大宛,
似有所图,杨勤便不再等了,趁着大雪封山,大宛兵过不来,率军南下,先败疏勒军,复进逼城下。
疏勒王遣使请降,愿献府库珍藏以及一一呢,他心爱的狮子一头。
杨勤为免迁延时日,决定受降,但要求疏勒王交出蛊惑其造反的王公贵族若干。
这些其实都是属于西征的余波了,料想今年便可彻底收尾。
「夏收后就回洛阳。」邵勋又拍了拍诸葛文豹的脑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