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河口冲积岛 (第2/2页)
他走回慕容嫣面前,再次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你看!沪县位于长江入海口!背靠最富庶的江南腹地,丝绸、茶叶、瓷器、粮食,物产之丰饶,冠绝天下。而长江,就是一条流淌的黄金水道,它将江南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沪县!”
他手指指向东方:“而沪县面朝东海,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雏形,稍加疏浚、建设,便能停泊巨大的海船。向东,可通高丽、东瀛;向南,可达闽粤、南洋;向西,更可远航西洋诸国!这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绝佳跳板!是未来掌控海上贸易、沟通世界的咽喉要道!”
林臻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远见:“辽东虽好,但偏居一隅,气候苦寒,远离帝国经济核心,交通不便。而沪县,它将是撬动整个大乾经济的支点,是汇聚天下财富的漩涡!在这里建立特区,吸引八方商贾,发展海运贸易,带动江南乃至全国百业兴盛。让大乾的货物行销四海,让海外的珍宝流入大乾!让国库充盈!让百姓富裕!”
“百姓富足了,生活安定了,自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对大乾更有归属感!这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长治久安之道!沪县特区,就是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步!非它不可!”
慕容嫣被林臻这番充满激情和远见的论述彻底震撼了!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由沪县特区点燃、最终燎原整个大乾的盛世画卷!
她眼中充满了对林臻的钦佩和信任,用力地点点头:“夫君深谋远虑,臣妾明白了!沪县特区,势在必行!”
她随即关切地问道:“那夫君打算亲自去主持大局吗?何时动身?”
“嗯,”林臻点点头,神色恢复沉稳,“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亲临不可。前期布局、规则制定、各方协调,都需要我亲自坐镇。这几天就要准备出发了。”
慕容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被理解和支持取代。
她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夫君,朕给你派去一个状元郎,叫萧寒舟的。这小子有点意思,放着唾手可得的翰林清贵之位不要,非要跟着你学习杂学。朕拗不过他,就让他去王府报到了。这次去沪县,不如把他带上?让他跟着你历练历练,或许是个可造之材?”
“萧寒舟?”林臻微微挑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听到状元郎、不要翰林、跟着学习杂学这几个关键词,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他并未多问,只是点点头:“既然是陛下推荐的人才,想必有过人之处。带上也好。”
夫妻俩又说了些体己话,夜深人静,便相拥而眠。
翌日清晨,林臻在宫人伺候下用了早膳,便乘坐马车离开了皇宫。
马车驶出巍峨的宫门,穿过繁华喧嚣的御街,朝着镇北王府的方向行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入,带着一丝暖意。
林臻靠在柔软的锦垫上,闭目养神,脑海中还在盘算着沪县特区的诸多细节。
“吁——!”
马车在王府门前宽阔的青石广场上缓缓停下。
车夫勒住缰绳,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林臻掀开车帘,正准备下车,目光却被王府大门前一道伫立的身影吸引。
那是一个年轻的青衣书生。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棉布直裰,浆洗得干干净净,却难掩料子的普通。
身上没有多余的佩饰,只有背后一个同样朴素的青布书箱。
他身形挺拔如青松,静静地站在那里,背对着王府大门,面朝着街道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侧脸。
阳光勾勒出他清晰而略显冷硬的轮廓,鼻梁高挺,嘴唇紧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
他的眼神,平静地注视着前方,没有初入权贵之地的局促不安,也没有读书人常见的清高孤傲,反而透着一股如同磐石般的沉稳和一种近乎固执的执着。
那是一种经历过风霜打磨、却依旧不改其志的刚毅气质,与他身上那身朴素的青衣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林臻的马车停下,似乎惊动了他。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刚刚掀开车帘、探出身来的林臻身上。
四目相对。
那书生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波动,随即恢复平静。
他没有任何迟疑,迈开步子,朝着马车走来。
步伐沉稳,不疾不徐。
林臻也顺势下了马车,站在车辕旁。
青衣书生走到林臻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双手抱拳,对着林臻深深一揖,动作标准而恭敬,声音清朗有力,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坦然:
“学生萧寒舟,拜见世子殿下!”
林臻的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圈,从朴素的衣着到沉稳的气质,再到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他心中了然,这应该就是慕容嫣提到的那个“有意思”的状元郎了。
“嗯,”林臻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你就是……今科状元,萧寒舟?”
萧寒舟直起身,目光坦然地看着林臻,没有丝毫躲闪,声音依旧平静:“学生不才,蒙陛下错爱,侥幸得中。状元二字,实不敢当。”
“呵呵,”林臻轻笑一声,对他这份谦逊中带着傲骨的态度颇为欣赏,“你的情况,陛下已经和我说过了。不必过谦。”
他抬手指了指王府大门,“先进来吧。”
“是,谢殿下。”
萧寒舟再次躬身行礼,随即侧身让开道路,落后林臻半步,跟着这位权倾朝野的世子殿下,第一次踏入了这座象征着帝国权力巅峰之一的镇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