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一十二章 官员调整的背后

第两千二百一十二章 官员调整的背后

第两千二百一十二章 官员调整的背后 (第2/2页)

这显然不是简单的随机安排,而是早有准备的布置。
  
  退朝之后,余熂等人看向蓝天白云,心中都有一个感觉。
  
  四月二日,标志着传统儒生晋升之路已死,格物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员培养之地。
  
  从朱元璋任命的官员身份来看,他们不是在格物学院进修过,便是直接出身格物学院,没有一个国子监出身,也没有一个纯粹的进士、官员,他们或多或少,都与格物学院有些关联。
  
  在这之前,格物学院确实有不少影响力,也有不少弟子入仕,可这些官员通常品级较低。在地方上的,往往是县丞、知县,出色的,最多也就是个同知,在金陵的,多是主事、员外郎,甚至是不入流,打杂的。
  
  没有什么人物晋升为堂官,手握重权。
  
  可现在,格物学院的弟子开始一跃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中坚力量,这些人,要么老成庄重,要么青壮有为,要么历经考验,沉稳如山,要么风华正茂,锐意进取。
  
  皇帝借着朝堂空缺的机会,彻底奠定了格物学院的地位!
  
  自今日起,格物学院将会成为朝野内外、公认的最高学府,而这,意味着科举改制彻底完成,科举考试将在地位上低于格物学院的结业考试,所谓的举人身份、进士身份,也会逐渐弱化,转而以格物学院结业名次为荣。
  
  谁能想到,贪污、结党大案的背后,获益最多的竟是格物学院。
  
  商业律令学院教授、弟子的介入,加快了案件审理进度,为了最大程度上消除民间对朝廷恐怖气氛的畏怕,庞峰、卢一单联名请旨,将案件的基本状况公开,并对外传递出一些铁证。
  
  比如赵瑁的金山银山宝钞床,郭桓私自挪用国库,任昂贪污腐败,邵质派人四处胁迫官员结党等等。
  
  这些案件的公开化,开济是反对的,余熂也不支持。
  
  毕竟,这案件一出,文官的脸面就丢光了,六部、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一起出问题,百姓怎么想?
  
  可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李原名、户部尚书杨靖支持。
  
  原因很简单,文官必须有刮骨疗毒的勇气,要承受错误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打碎了重建,才能警醒每一位官员做事要慎重,莫要丢了性命,还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百姓的唾弃坑里。
  
  至四月七日,刑部上了公文,指出了二十七位官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结党,或被胁迫结党后有悔改举动的官员,当不以结党论处,比如开封知府乐晖、国子监祭酒宋讷等。
  
  朱元璋罕见地采纳了刑部意见,竟释放了这一批官员,一律降一级使用。
  
  这种变化,让开济看到了朱元璋态度的缓和,也看到了大案结束的可能,可开济终于还是太过乐观,就在释放二十七位官员的当天傍晚,锦衣卫奉旨出京,前往逮捕八十二名地方官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