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零八章 先服药后上香(十一更) (第1/2页)
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脖颈、胸口不断跑出来,李文忠将文书丢到一旁,扇动蒲扇陷入沉思。
萧成都差点死了,顾正臣还中了毒,昏迷中跌落滔滔江水,几天搜寻都没找到,说明顾正臣凶多吉少。
从目前掌握的情报看,镇江府找到的尸体极有可能是顾正臣,那腰间的绳子便是证据,比玉佩更能充当证据。
可朱元璋为何不信,还特意让应天府衙发出安民告示?
倘若当真顾正臣死了,任由其尸骨不入殓,不入土,藏在镇江这说不过去,镇国公府那里也不好交代。
尸体既然都辨认不出来了,朝廷又是拿什么证据,证明它不是顾正臣的?
这些事,没人说清楚。
“这里,滁州五里桥死了一些百姓,这是怎么回事?”
李文忠询问。
李景隆摇头:“不清楚,只是听说有些贼寇流窜至五里桥为水师追剿。”
李文忠反问:“水师追剿,你不是水师的人了吗?这点事都不知情?”
李景隆愣了下,苦涩地说:“我,我一直在江面上找寻先生,很少去旗舰,况且水师调动频繁,配合锦衣卫逮捕流贼,我没有心思参与其中,只想早点找回先生。”
李文忠明白过来,这孩子的心思在江水上下,全不顾其他。
“道门的事——”
“道门?”
“算了,问你也不知,明日别去长江上了,跟我一起登山上炷香吧。”
李景隆一听就拒绝了:“我才不去,漫天神佛若当真能救先生,我给他们磕多少头,上多少香都行,可先生说过,神佛不渡任何人,相信神佛,不如相信自己!”
“父亲,这大明江山是神佛给的吗?不,是陛下与你们这些人一刀一剑杀出来的,是无数军心、民心凝聚出来的,佛道两家是给大军送过武器还是粮草辎重,是杀过敌还是夺过城?”
李文忠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他已经长大了许多,已经完全没了前些年的自大自负,对这世界的认识,也已经超过了许多人。
他清楚大明来路时的艰辛,也知道军心民心。
说到底,镇国公这个先生可比自己这个当爹的教育得好,只可惜——
李文忠低头思索了下,又翻看了下情报消息,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明日陪为父登山看看风景,兴许,会有柳暗花明,意外之喜。”
李景隆不理解地看着李文忠。
意外之喜?
这个时候,让自己喜,能喜得出来吗?
李文忠没说什么,总觉得隐隐约约皇帝隐瞒了什么。
既然皇帝让自己去神乐观上香,那就去看看吧,道门追求的是自然之道,总归不能出世,改为步入仕途吧?
也没听说过张宇初想当大明国师啊。
除非这背后——还有人!
翌日清晨,李文忠、李景隆便换了身不起眼的儒袍,上了马车之后才让马车出府。
许多事李景隆压根不知情,李文忠没办法仔细询问,加上眼下最重要的事已经不是镇国公的事了,而是皇帝要北伐的事。
上一次北伐还是十三年前,也就是洪武五年的事,那一战,自己虽然追着元军跑了几天几夜,可也没讨到什么好处,算是两败俱伤。徐达就没那么幸运了,折损相当惨重,虽说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杀出了威名,七战七捷,可整体上来说,并没有伤到元廷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