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一十三章 放手去做(十六更) (第2/2页)
“辽东、山西骑兵数量都不宜低于两万,如此一来,边镇之上便有三支两万骑兵,合六万骑,这个数量,是朝廷多年积累的大部家底。最多,京军这里出一万骑,凑到七万骑。”
李文忠盘算了下,道:“七万骑若是分散三地,我们会很被动。我建议,在北平这里集中五万骑,其他两地各一万骑,否则计划顺利进行的话,北平这里的压力实在太大。”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的双眼不能只盯着北平一地,朕说过,这一次要的是整个草原。北平这里,交他来应对,宋国公协助。你去辽东,拔掉纳哈出在新泰州及其周围的城,魏国公自山西出兵,前往这里!”
李文忠、冯胜等人看向舆图,面色凝重。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颇为冒险的军事行动。
同样是三路进军,规模比十三年前小一些,但野心可不输当年!
冯胜思忖了下,言道:“陛下,北平这一带极是重要,曹国公对这里很是熟悉,山川河流早已了然于胸,且精于骑兵作战,将这一带交曹国公更为合适。而镇国公本就是辽东一战封侯之地,让他去辽东最为合适不过。”
朱元璋微微摇头:“你说的这些是对的,但忽视了一点。”
“臣愚钝。”
冯胜行礼。
朱元璋手指山东、河南、北平之地,肃然道:“后勤!打仗不能没有后勤,可这里的后勤,寻常人做不好,也做不到。尤其是山西移民的百姓,朝廷答应了他们免徭役三年,即便是官府征发徭役,他们也不在征发之列。”
“但是——这一次北伐,不仅需要后勤,还需要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后勤。你有办法让那些商人、百姓帮着朝廷运粮草辎重、去修城,还是说曹国公有这个办法?”
冯胜低下了头。
李文忠承认,顾正臣用十几年宦海打出来的名望与人心,确实不是自己可比。
至少山西移民到北平、山东、河南的百姓,朝廷不用强制手段、不食言而肥的话,没办法让他们参与到后勤之中。
可若是这些人不参与,就意味着朝廷需要从更远的地方,比如淮安府、凤阳府等地抽调百姓北上,这不仅疲民,而且耗费更大。
相反,这些人参与其中的话,能以更低成本,保障整个后勤。
而后勤,恰恰是此番北伐成功的关键。
山西支撑不起来这个后勤,辽东百姓现在都没多少,更谈不上支撑后勤,唯有北平、山东、河南三行省能撑起来。
而要想凝聚三行省百姓的力量,寻常官员做不到。
顾正臣,是唯一一个合适的人选,换一个人强推的话,官府威信扫地,民怨将起,不利北伐!
这也就决定了,北平这里,只能交顾正臣坐镇,至少他要坐镇后勤。
朱元璋看向朱标:“记录好了吗?”
朱标放下毛笔:“回父皇,全都记下了。”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舆图,背负双手,沉思良久,转过身对朱标道:“添一句,就说——朕意已决,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