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一十七章 孟福所托:喜峰口墙砖 (第1/2页)
方美知道入关通道的重要性。
一旦这条通道元廷知道而明军不知,毫无防备,那就意味着元军出现在昌平或通州时,北平的人才知道敌人来了。
仓促迎敌,毫无防备之下,北平就可能陷落。
北平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元廷称大都,是他们的立国之地。
一旦元军拿下北平,那大明的压力就太大了,不仅北方半壁江山将直面胡虏铁骑,天下震动,而且大明开国十几年的经营也会毁于一旦,民心丧失……
所谓的凝聚人心,华夏民族自豪感,也就无从谈起。
方美紧张地看着顾正臣,言道:“我去请旨吧?”
如此重犯,方美也不敢轻易转移出镇抚司。
顾正臣没有动,只是冷冷地看着孟福,沉默了会,方才说道:“你打算用自己的死,再向外传递一次情报吗?还是说,你想要保护某个人?”
孟福面色凛然,脏发垂落,遮住眼眸。
顾正臣呵了声,摇了摇头:“孟福,你哪也去不了。你想交代,那就交代,不想交代,那就保守着秘密到死。我唯一可以答应你的是,交代了,你公开被处死。”
“至于你在临死想给谁传递什么,告知什么,与我无关。我很好奇,你这种人竟还会有牵挂,呵呵,家人还是孩子?”
孟福转过身,一点点地朝着墙壁挪动:“顾正臣,咱们做个交易如何?我将我手中的情报网、蒙古人,毫无保留地交给你,包括我入关的通道、制毒之人。”
顾正臣沉闷地咳了两声,道:“你想让我做什么?”
孟福靠到墙边,转过身看着顾正臣,抬手整理过头发,笑道:“去喜峰口,找一块特殊的墙砖,你就能理解我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蓟州镇的那个喜峰口?”
顾正臣皱眉。
孟福重重点头:“没错,但我不是从喜峰口入关的,而是在牛心山、石河附近入关,界岭口以东。那里山多,长城还没修筑到那一带,虽然走骑兵不是那么容易,但只要吃点苦,也不是不能将人与马带进来。”
顾正臣回想着舆图中的地理位置,牛心山地处界岭口以东,山海关以西。
大明现在还没有“万里长城”,事实上,山海卫是洪武十四年设的,山海关是洪武十五年筑城之后命名的,山海关至喜峰口一线的长城,还远远没有修筑起来。
不过,长城的修筑,似乎开国之后就没停止过。
顾正臣面无表情:“我答应你,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去一趟喜峰口,去找一找你口中特殊的墙砖。你手中还有多少人,如何联络?”
孟福叹了口气:“二十三人,只不过都在沉寂之中。除了亲自出面联络之外,还可以托人传信,只不过信用蜡写的,需要用火炙烤下。这些人之中,有三个人记住了出关的路,两男一女……”
方美赶忙让人找来纸笔,记录下来。
这一次,孟福交代得很是彻底,不管顾正臣问什么,都不假思索地交代了。
如此干脆让方美一时之间甚至怀疑这情报是不是虚假的,毕竟这个家伙熬住了酷刑都没开口,只不过让顾正臣去一趟喜峰口,就交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