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就山,山来就我 (第1/2页)
街边的小店热气腾腾,从一屉又一屉中掀开了黎明。
顾正臣用过早点,稍微活动了下便走入书房。
韩庭瑞行礼:“镇国公,都准备好了。”
“辛苦。”
顾正臣看向墙面,一张巨大的军用舆图张开,囊括了北平、山西、辽东与辽阔草原,关隘、城池、卫所兵力、山川河流、粮仓等,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韩庭瑞看着这舆图,严肃地说:“这是北平都司最详实,也是保密程度最高的一张舆图,若没有永绩伯从中帮忙,锦衣卫也取不出来。”
顾正臣站在舆图面前,极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等舆图自然不能随便流出去,一旦落到元廷手中,咱们可就被动了。”
韩庭瑞将一叠军报放到桌案上:“永绩伯整理了最近三个月内的草原情报,辽东、山西的动静也打探了一些,不过没有相应的公文,永绩伯依据所得消息写了一份,但不能涉及细节。”
顾正臣看着厚厚一叠军报,拿出最上面一份仔细看去。
韩庭瑞见顾正臣没了其他吩咐,便行礼离开。
顾正臣沉神在一份份军报之中,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看舆图,就连严桑桑送来的药也是稀里糊涂喝了下去,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草原上最近的动作不少,寇边次数频频,三个月内达到了二十二次,这还只是北平都司这一地,没有统算辽东都司、山西行都司等地寇边次数,也就是说,几乎每四天,便有一股元军骑兵寇边。
次数虽多,可多是五十至五百骑的小股骑兵,不具备攻城能力,也没有出现大规模集结的迹象。说白了,就是袭扰,过来射几箭,表演下精湛的骑术,威吓下边关将士。
骑兵到处流窜,机动性很强,这二十二次寇边,很可能只是两千多骑兵分分合合折腾出来的。
数量不会太多,可偏偏明军拿他们没办法。
说到底,还是大明战马数量不足,骑兵少,加上边境线长,分散开来,边镇的大部卫所根本拿不出来五百骑,面对小股骑兵的袭扰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纳哈出在两个月之前南下过辽东,带了两万骑兵,辽东都司没抓住机会,任由纳哈出溜达了一圈回去了。
山西行都司那里相对安静,可能还是因为徐达几次出关痛击元廷骑兵的缘故。
整体来说,元廷对大明还是老样子,小股袭扰为主,大部休养生息,偶尔放出纳哈出叫几嗓子。
这可不行。
大明不去打你们,是因为后勤压力大,因为骑兵数量少,可你们不来打大明,那纯属没胆量、没魄力、没理想了。要光复元廷的荣光啊,你们要打到北平,收回大都,证明你们黄金家族的荣耀依旧光芒四射才行……
你们不想动,那就想办法让你们动。
钓不出来你们,北伐的压力太大,还可能拖延个三五年。
这不行。
必须早点消灭了元廷,要不然如何东征?
敌人先后的次序是确定下来的,主次很是清楚。
在朱元璋那里,东海的三座岛要不要没关系,东征不东征也不急切,元廷是大明最大的敌人,在解决了云南、安南,控制了南洋之后,剩下的便是集中精力北伐,彻底消灭元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