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 纳妾风潮,置地风潮 (第1/2页)
热气球降落到了距离定远七十里的地方,终究没回到吴祯的家乡。
朱元璋下旨,辍朝二日,追赠吴祯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海国公,赐谥襄毅,赐葬钟山之阴,肖像功臣庙。
镇国公府。
顾正臣吊唁过吴祯之后,就没再出门,而是坐在书房里长吁短叹。
张希婉来回几次,见顾正臣沉闷着,劝道:“靖海侯走的时候已经没什么遗憾了,夫君不必伤感过甚,你身子也不好。”
顾正臣拿着一份公侯伯爵名单,对张希婉道:“对于靖海侯,为夫没多少伤心,他早在九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何况他看到了元灭,儿子吴忠虽然有些粗鲁,可也算是一表人才,能力上完全不用担心。”
张希婉看向名录:“那夫君为何难过?”
顾正臣指了指名单上的名字:“去年十一月,南征北伐的军功封赏之后,朝廷出了三公两侯三十九伯,还有一大批武将被提升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
“这些封赏完成之后,朝廷也就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勋贵。而这些勋贵,领了封赏之后,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两件事:置地、纳妾。”
张希婉含笑:“夫君不也纳妾了,还是勋贵中头一个,急切到了北伐结束便纳妾,都没等封赏下来……”
顾正臣拍开张希婉的手。
自己纳妾,还不是因为你们一个个要团圆,再说了,这都是已经定下来的事,也是为了长远考虑确定下来的事。
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多少人眼巴巴地攀附权贵,尤其是一些商人、大户、富户,恨不得与勋贵绑在一起,日后出点什么事,也好有个照拂。
在封赏之后的一个月里,顾正臣知道的,金陵纳妾人家便超过了三百户,嫁出去的女儿不知多少,兴许是六百、八百,或是上千……
比如海容伯周兴纳了五房,南瑞伯卢震纳了三房,桂山伯刘真纳了四房,江源伯李聚更猛,纳了七房,就连蓝玉,也纳了三房……
纳妾的背后,其实是一股新势力的崛起。
如果只是纳妾,这事谁也说不出个不是。
毕竟纳妾这种事,谁也不会跟顾正臣一样大操大办,都是一顶小轿子抬到后门,送到房间里就能暖床,连个宴席都不需要办,至于什么丈人,那是给足了面子,不给面子,那就是丘丈,也可以直呼其名,甚至都能不让其登门……
纳妾,就等于买了个东西,唯有宠妾,才可能赢得勋贵欢心,继而绑定家族,各取所需。
纳妾归纳妾,在府宅里怎么运动,床上还是床下,这都没人在意,皇帝也不可能过问人家纳妾多少,过得快不快活。
但这些人,置地!
镇国公府并不置地,顾正臣在金陵没有一亩地,滕县的地也都划给了顾不寒,整个镇国公府的产业,就不包含地这一块。
但是——
其他勋贵不一样,他们封爵了、升官了,手里有钱了,小妾也纳了,这个时候就想到置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