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指数恐惧的后遗症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指数恐惧的后遗症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指数恐惧的后遗症 (第1/2页)

武英殿。
  
  朱标将十几本奏折放至御案上,道:“父皇,有勋贵八人,文官五人,上书反对抑兼并。预计,明日反对的文书会更多。这场风,只会越吹越烈。”
  
  朱元璋随手拿起一本奏折扫了两眼,丢至一旁:“你是太子,对于抑兼并之事如何看?是抑兼并好,还是不抑兼并好?”
  
  朱标面色凝重。
  
  这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一千五六百年来,多少天才的政治人物都曾面临着这个问题,并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过,可结果——都不理想。
  
  朱标思忖一番,认真地回道:“父皇,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历来抑兼并,多出自两个主张,其一,削富益贫,百姓均平;其二,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富国足用……”
  
  朱元璋仔细听着。
  
  主张百姓均平的,占据了道义,努力减少大富之家,让更多百姓相对好过。
  
  主张利出一孔的,说的是财政。
  
  一孔,即一个渠道。
  
  财政来自一个渠道,“其国无敌”,两个渠道,“其兵半屈”,三个渠道,“不可以举兵”,四个渠道,其国必亡。
  
  利出一孔,而这一孔,就是农耕。
  
  一旦农耕被兼并破坏,那朝廷就穷了,穷了不就完了嘛。所以盐铁等交给朝廷专营垄断,其他人都去种地去……
  
  “反对抑兼并的,多是主张官不与民争利,比如司马光、苏轼、张方平等人,便主张朝廷当放任自流,不允许官品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
  
  “父皇,以史为鉴来看,抑制兼并,则很容易国富民穷,而不抑兼并,则国与民俱穷,而独勋贵豪绅等独富。国富民穷,不可持久,民穷至极,自然也就没了国富。”
  
  “可国与民俱穷,则朝廷税赋之权,旁落于权贵豪强之家,也会导致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以儿臣之见,抑兼并、不抑兼并,如同一个死结,既不能放任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量土地集中到勋贵、大户手中,也不宜过于干涉,引起文武勋贵、地方富户豪绅不满,徒增动乱。”
  
  朱元璋站起身来,背负着双手在殿内走着:“你说的对啊,这就是个死结,一直以来,都没人能解决的死结。”
  
  朱标疑惑:“既是如此,父皇为何在这时挑出此事?”
  
  朱元璋转身看向朱标:“朕一次封赏了三公二侯三十九伯爵,为的可不只是单单的制衡,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控制土地兼并!这些年来,尤其是开海之后,出了不少大商富商。”
  
  “虽说顾正臣曾不止一次,想方设法从商人那里拿到了大量钱财,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商人财力,但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拿出钱财的背后,意味着有所得。”
  
  “多年积累,这些人手中也汇聚了大量的田地,与此同时,开国公侯中,除了顾正臣,哪个手底下没有置地?徐达、李文忠、冯胜,这些人同样都有置地,不过多寡罢了。”
  
  朱标知情,毕竟这些事都不是什么秘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