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战锤:以涅槃之名 > 第869章:你不许参加远征

第869章:你不许参加远征

第869章:你不许参加远征 (第2/2页)

“这个数字……难道是真的么?”
  
  “总数是肯定有了。”
  
  夏亚压低了声音。
  
  “别忘了,在过去六个月里,我们都调集了一支多么庞大的军事力量。”
  
  “十二万阿斯塔特。”
  
  “十亿的凡人辅助军。”
  
  “至少一千台泰坦。”
  
  “还有超过三百名统御大贤者,以及他们各自的护教军团。”
  
  “至于骑士家族:反正我在云端盛宴厅中看到了至少五十种不同的旗帜。”
  
  “……”
  
  “现在你懂了吧?”
  
  夏亚将只剩末端的雪茄扔掉。
  
  “原体已经做出了判断,未来的战火必将来自于阿瓦隆的西侧,所以,我们要将绝大多数的军事力量,从现在开始,从各地向西部前线汇聚,以便在未来战争中能够抵御入侵之敌迎头痛击:这可是集中了整个阿瓦隆精华的军事力量。”
  
  “我们的极限可不止十亿人吧?”
  
  “征召十亿人和在前线充足供养十亿人可是两个概念啊。”
  
  夏亚吐出了最后一口烟:皱着眉头的赫克特悄无声息的往旁边蹭了蹭。
  
  “从最简单的食品饮水,药物衣物,到缓解精神疲劳的娱乐用品,以及必不可少的子弹和炮弹,还有供应给装甲部队的零件以及崭新的载具,飞机,火炮,更不能说如果想要发动一次新的攻势的话,后勤压力更是会十倍的增长。”
  
  “为了安全起见,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工业世界和铸造世界肯定在大后方,仓储世界可能会更靠前一些,但终究也只是起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要把这些东西完完好好送到前线士兵的手里,那么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消耗甚至会超过物质本身。”
  
  “所以,在真正的前线,不是盲目的堆积越多兵力就越好。”
  
  “与其胡乱堆砌五十亿人,倒不用相同的运力精心武装十亿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是这个道理。”
  
  赫克特点了点头。
  
  而夏亚则接着说道。
  
  “另外,实现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四十万艘舰船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你不会以为这都是战斗舰和大船吧?”
  
  “……我原本是这么觉得。”
  
  “想什么呢!”
  
  夏亚笑了起来。
  
  “四十万是总数,而其中只有约八千到一万艘是能够立刻投入前线的战斗舰,另有三到四万艘是大型的运输船,还有一两万是有特殊功能的快船和补给船,剩下的大多是些在星区和星系活动的小型船只:它们虽然同样拥有亚空间航行能力,但原体不打算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职能区域太远。”
  
  “这会造成总体性的失调。”
  
  “毕竟,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的船只都投入到大规模的运输过任务中去,远东边疆还是需要维系日常运转的:所以原体要求三十多万艘小型船只,只需要把他们的货物从目标的星球上运出来,然后运抵到该星系或星区的统一卸货区就行。”
  
  “那些大船会在那里等待,他们会装载着几个星区的物资,组成大舰队,在巡逻舰队的严密保护下奔赴前线,以供养此时部署在前线的各类战斗船只和特种船只:四十万是维系这个庞大运输计划的总数,对于远东的产能来说并不夸张。”
  
  “相信我,这不算多。”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原体总共招见了数千名铸造世界的代表、商船队长、行商浪人以及星区总督:感谢我们在过去一个世纪不断积累的政治信用和统治威望吧,现在终于到了兑现这一切的时候了,目前为止还没人想触碰原体的怒火。”
  
  “内务部甚至有点失望。”
  
  “好吧,听起来很不错。”
  
  赫克特点了点头。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万事如意?”
  
  “差不多。”
  
  夏亚笑了一下。
  
  “相信我。”
  
  “无论在原体的计划里,究竟是哪一方势力会从银河的中央对我们发动战争。”
  
  “在他们开始之前。”
  
  “我们都将做好万全的准备。”
  
  “而现在: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也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是什么?”
  
  ——————
  
  【人都到齐了么?】
  
  “第七十四连队和第一五五连队可能要稍晚上一些:其他的都到齐了。”
  
  “总共十二万六千人,整整二百五十二个连队:军团从未出动过如此庞大的力量。”
  
  【记录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说着,蜘蛛女皇的笔触签署完了堆积在她面前的最后一份文件。
  
  啊,这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成就。
  
  摩根感到了小小的满足感。
  
  但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原本有些明媚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原体皱起了眉头。
  
  【你怎么了?拉纳?】
  
  她的近卫总管看起来很不对劲。
  
  “不……没什么,大人。”
  
  拉纳的面色很不好看,不过自他从泰拉回来就是这样了,想想也正常:虽然拉纳同样是泰拉老兵,心智早已坚韧,但亲眼目睹着曾经为之效力终生的帝国,如何在他面前陷入分崩离析,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能轻易走出的阴影。
  
  摩根对此自然也表示理解。
  
  但她敏锐的觉察到,造成拉纳现在如此苦闷的似乎不止是这一个原因。
  
  至于理由:没有理由。
  
  母亲在对待孩子时总是天赋异禀。
  
  【为什么?】
  
  摩根轻笑着将文件放到一旁。
  
  【我可不记得我曾教育过你,要欺瞒你的基因之母,我亲爱的拉纳。】
  
  “……”
  
  禁卫总管低下头,不言不语。
  
  没来由的,蜘蛛女皇似乎在拉纳的沉默中感受到了一丝……怨气?
  
  或者说:委屈?
  
  【想说什么就说吧,我的孩子。】
  
  摩根严肃地站起身来,青蓝色的瞳孔中原本的玩味色彩也消失不见了。
  
  很好。
  
  她最信任的子嗣如今心怀怨念:这已经是一个值得严肃关注的问题了。
  
  摩根绕过了自己的办公桌,缓慢的踱步到了低着头的拉纳的旁边,这既是一种鼓励却也是一种逼迫:当基因之母的目光从他的侧脸处一路移动到鼻尖的时候,哪怕是坚韧的禁卫总管也无法紧闭嘴巴了。
  
  “主要是……大人……”
  
  【叫我母亲。】
  
  “母亲大人。”
  
  【……行吧。】
  
  摩根揉了揉太阳穴。
  
  “我听说……”
  
  拉纳的嘴唇干的快裂开了,他站在那里吞吞吐吐,却说不出一点话来。
  
  “您打算率领破晓者军团的主力,进入网道中,执行一次特殊的远征?”
  
  【没错:这事关帝国的命运。】
  
  摩根点了点头:她自然不会向她的高阶连长和心腹们隐瞒这一计划。
  
  什么都隐瞒,只会害了你。
  
  【怎么了么?】
  
  “我……”
  
  拉纳的喉头上下滚动着。
  
  “我奉你的命令检查出来的名单,我注意到名单的有巴亚尔、赫克特、夏亚、迪尔姆德和达武,甚至是库丘林的名字,还有绝大多数的老近卫军以及勒菲骑士:您带上的军团中几乎所有的精华力量,留下的只有部分老兵和新兵。”
  
  【相信我,这是必要的。】
  
  她点了点头。
  
  她认为,拉纳也许是因此而担心远东边疆会缺少足够的守备。
  
  【好吧,也许这么做的确是对阿瓦隆和整个远东的不负责任,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帝国的重要性在远东之上: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取舍。】
  
  “我能理解这件事情。”
  
  拉纳赶忙点了点头。
  
  “我只是无法理解。呃。”
  
  “不只是我:包括我在内的整个第一连和部分未被征召的战士都无法理解。”
  
  “为什么,您不愿意带上我们?”
  
  【……】
  
  摩根愣了一下。
  
  然后,她笑了起来。
  
  【尤其是没有带上你,对吧。】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拉纳还在那里想要否认,但是他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结果,而在另一边,摩根的心里却已经明了了。
  
  但随后,她就犹豫了。
  
  她该怎么办呢?
  
  以她对近卫总管的了解,以及拉纳现在的状态来看,摩根完全可以敷衍几句,让他离开的,也不必要担心会有什么问题:既然她将阿瓦隆托付给了拉纳,那么即便心中有所怨念,对真相一无所知,禁卫总管也会在这个位置上流干最后一滴血。
  
  在摩根眼里,他就像多恩,也像鲁斯,但更是独一无二的拉纳。
  
  不过……话又说回来。
  
  如果真的是多恩或者鲁斯的话,那他们也有资格知道真相,不是吗?
  
  也许帝皇不会这么做?
  
  但她又不是帝皇。
  
  所以……
  
  摩根摇了摇头:但她很确定,自己这次的叹息并非是出于哀婉。
  
  【坐下吧,我的孩子。】
  
  闻声,拉纳抬起头来,发现他的基因之母正指向旁边的座椅。
  
  禁卫总管眨了眨眼睛,在脸庞上浮现出些激动的表情,他知道基因之母的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母子相处了这么多年,不仅仅是摩根了解拉纳,拉纳也了解摩根。
  
  赶紧搓了搓脸,破晓者照做了。
  
  【我原本不想跟你说的,因为这是一个相当漫长且无聊的故事。】
  
  【但现在想来,如果我想将整个远东边疆托付给你的话,你就有权知道真相。】
  
  【所以,准备聆听一切的事实吧。】
  
  当拉纳坐定的时候,他的基因之母也慢慢走到了自己的酒架旁边。
  
  摩根拿走了两个杯子,然后在自己的珍藏中搜索最适合此时母子会谈的佳酿。
  
  然后,她将杯子填满,亲手将他递到禁卫总管的手里,母子碰杯,对视一笑。
  
  空气中唯有摩根的喃喃自语。
  
  【那么:我们该从哪里说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