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朱应都懵了,吕氏被打入冷宫? (第2/2页)
与以前相比。
朱允熥也将拥有属于他嫡子的真正权柄。
而大批宫人被押解出东宫,场面自然也是十分的热闹。
也是引动得在皇宫内的禁卫军,还有来往文吏的关注。
皇宫!
文渊阁大殿。
蒋瓛归来复命。
“启奏皇上,启奏太子殿下。”
“臣幸不辱命。”
“已经通过名册将吕氏安排入东宫的宫人全部拿下,如今全部都转移到了锦衣卫牢狱,等候处置。”蒋瓛跪在朱元璋面前,恭敬禀告道。
“多少人?”朱元璋直接问道。
“回皇上。”
“东宫有宫人五百三十八人,其中吕氏安排了近五百人,东宫遍布吕氏耳目。”蒋瓛恭敬回道。
听到这个数字。
朱元璋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冷意来:“好,当真是好啊。”
“如果说这女人没有心思,那就真的奇怪了。”
“五百多个宫人,近五百个都是经过她手安排。”
“如此手段,东宫遍布耳目,难怪标儿你根本不知允熥的情况。”
“这女人,的确是小看她了啊。”朱元璋冷笑道。
如果说吕氏没有做得这般明显,那或许还说得过去,但安插了这么多人,那就绝对不简单了。
“都是儿子看错了人。”
“没想到这些年,不知不觉,东宫竟然已经被她把持成了这个样子。”
“难怪陈妃她们敢怒不敢言。”
“整个东宫都是她的耳目,谁又敢得罪她。”朱标也是带着几分怒意的说道。
“好了。”
“此事无需再提。”
“将这些人处置了,东宫自然能够恢复曾经。”朱元璋一抬手,也不想看到朱标自责懊悔的样子。
随之。
朱元璋目光看向了云奇。
“宫人安排如何了?”
“回皇上。”
“老奴已经在宫中甄选了六百个合适的宫人,今日就可入东宫劳作。”云奇恭敬回道。
“如此就好。”朱元璋点了点头。
“蒋瓛。”
“那些宫人都到了牢狱,此事也无需惊动太大,就在锦衣卫处置了就行了。”朱元璋对着蒋瓛道。
显然。
这种皇族丑事,还是不要大肆宣扬为好。
如若宣言出去,交给刑部去办,那就是满城风雨了。
在锦衣卫内则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将事情压下去。
“臣领旨。”蒋瓛恭敬应道。
“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
“老奴也去安排宫人入东宫了。”云奇一拜,也是紧跟着走了出去。
待得两人离开。
“标儿。”
“这一次,咱留了一个心眼。”
“这些宫人之中咱安排了十几个锦衣卫,东宫以后有什么事,不会逃脱咱和你的眼睛了。”朱元璋对着朱标说道,这也是对自己儿子的坦诚相待。
对此。
如果是以前,朱标绝对会生气。
因为他不想自己的东宫也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但是这一次后,朱标的心思已然变了。
“爹你做得对。”
“这种事情,儿子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在儿子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尚且如此阴奉阳违,更别说远离了儿子的眼中,锦衣卫的存在是对的。”
“儿子为以前的拙见向爹你道歉。”
“未来儿子执掌朝政,也断然不会再有裁撤锦衣卫的心思了。”朱标十分认真的说道。
听到这。
朱元璋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锦衣卫的存在,自然是合理的,他便是眼睛,观察天下的眼睛。”
“标儿你能够真正体会到锦衣卫的用处,值了。”
……
在外。
“蒋统领,恭喜你了。”
云奇笑了笑,忽然对着蒋瓛道。
“喜从何来?”蒋瓛不解反问道。
“从今以后。”
“经历此事。”
“太子殿下不会再反感锦衣卫了。”
“未来的你,更是前途无量,难道不该恭喜?”云奇笑着道。
闻言。
蒋瓛也的确是浮起了喜色,当即道:“多谢云总管,此番能够让太子殿下认同锦衣卫,此乃锦衣卫之福。”
因为朱标对锦衣卫的厌恶。
蒋瓛不止一次的想过未来的下场会怎样。
为朱元璋做了那么多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杀了不知道多少贪官污吏。
一旦不得皇恩,可想而知下场会很惨。
纵然朱标仁厚,但没有了皇权特许,会安排新的位置,未来也会很惨。
但现在。
经过今日东宫之事,朱标也将重视锦衣卫,对于蒋瓛而言,对于锦衣卫的兄弟而言,这自然是大好事。
“皇宫。”
“终究还是十几年前的皇宫。”
“或许不久后,又会回来了。”云奇抬起头看着天,喃喃说着,老脸之上也是带着一种深意。
而蒋瓛自然是明白云奇话里的意思。
“是啊!”
“谁又能够想到得到呢?”
“未来。”
“终究还是那位的。”
“或许这也是吉人自有天相吧。”蒋瓛也是笑着附和道。
……
冠军侯府!
“主上。”
“刚刚从皇宫得到了一些消息,你肯定很感兴趣。”
刘磊快步走到了朱应的房间,一脸的笑容。
“皇宫内能有什么事?”朱应抬起头,不解问道。
“这个消息是从我们的酒楼放出来的,还是隐秘消息,没有传开。”
“据说东宫出事了,还是大事。”
“原本执掌东宫的吕氏,太子最为宠幸的侧妃,如今被废了妃子位,而且还被打入了冷宫之中。”
“而且东宫里的宫人十之八九都被锦衣卫给拿了,关入了锦衣卫的牢狱了,估摸着是都要死。”
“这一次东宫发生的事情可不小啊。”刘磊一脸雀跃的向着朱应禀告道。
听到这。
朱应表情略微一变,十分诧异:“你说那吕氏被打入冷宫了?而且东宫的宫人都被锦衣卫给拿了?”
“你确定这是真的?”
“不是谣言?”
显然。
朱应是真的有些不相信这事的。
历史记载。
吕氏可是笑到了最后的,她的儿子也是历史上的建文帝。
继承了大明的皇位。
在朱标病逝后就被立为了皇太孙。
归根结底,那个嫡子朱允熥太不争气了。
可眼下这是怎么了?
吕氏被废了侧妃位,还被打入了冷宫?
这怎么跟历史记载不一样啊?
怎么的,历史偏差有这么大的吗?
而且还是年节时,不知不觉,忽然发生的?
太古怪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