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658章 渣打银行的底线

第658章 渣打银行的底线

第658章 渣打银行的底线 (第1/2页)

如果不将东亚银行如今已超越汇沣银行这一事实公布于众,在普通市民的认知里,香江的第一大银行依旧会是汇沣银行。
  
  在商界,知名度、影响力、口碑等因素,就如同隐形的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好处。
  
  这些无形价值不仅关乎企业的品牌形象,更能切实转化为业务拓展、客户信任以及市场份额提升等多方面的实际利益。
  
  如今,东亚银行已然凭借自身实力成为香江第一大银行,若还继续任由汇沣银行占着这第一的名分,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汇沣银行?
  
  何善恒执掌恒声银行多年,在商海浮沉中历经风雨,自然深谙行业规则。
  
  他心里清楚得很,绝不能让汇沣银行在已然失去市场优势之后,还继续享受着往昔第一大银行名头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与红利。
  
  此刻,他对汇沣银行早已没了丝毫感情,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仇恨。
  
  想当年,恒声银行发展如日中天,势头锐不可当,却惨遭汇沣银行不择手段地强行收购。
  
  收购完成后,汇沣银行依旧任命何善恒为董事长,并非出于善意,而是明白何善恒在恒声银行举足轻重的地位!
  
  何善恒就像恒声银行的灵魂支柱,有他在,恒声银行才能维持运转。
  
  恒声银行毕竟何善恒一生的心血结晶,即便被收购,他内心深处仍割舍不下,一心只想继续好好经营。
  
  然而,汇沣银行这些年却如贪婪的吸血鬼一般。
  
  只要恒声银行稍有更上一层楼、实现重大突破的迹象,它便凭借在香江金融界根深蒂固的霸主地位,以及母公司的身份,不择手段地横加遏制,肆意从恒声银行身上榨取利益,一次次无情地斩断了恒声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否则,以何善恒的能力,恒声银行怎么可能一直被困在香江这个小市场?
  
  “我们必须让市场和民众知晓,香江金融界的新格局已然形成,东亚银行才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汇沣银行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能第一,能吸引这么多的市民将资金业务交给汇沣银行,最主要的还不是觉得汇沣银行是第一大银行,这么大的银行肯定会更靠谱。”何善恒继续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何善恒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
  
  在商界,企业不宜低调发展,反而应该适时高调亮剑,将自身实力与成就公之于众。
  
  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哪怕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若一味地隐匿锋芒,即便拥有再强的实力,也可能被市场的喧嚣所淹没,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回报。
  
  这两个月来,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之间的商战闹得沸沸扬扬,虽说这场商战让不少人看到了东亚银行日益增长的实力,东亚银行也因此收获了很多人的认可。
  
  但这种认可终究只是短期的。一旦商战的热度逐渐褪去,在大众的潜意识里,东亚银行依旧会被认为逊色于汇沣银行。
  
  要知道,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心理影响极大,若不主动出击、公开事实,就很难扭转市民们这种固有想法。所以,东亚银行必须行动起来,把市民们的认知纠正过来。
  
  就像那些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时,即便明知道大牌子产品价格高昂,可大家依旧会优先选择大牌子。
  
  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大牌子就意味着更靠谱、质量更有保障、售后服务更周到等等!
  
  如今东亚银行已然坐上了香江第一大银行的宝座,何必还继续藏着掖着、遮遮掩掩呢!
  
  “何叔叔,您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东亚银行如今强势崛起,已然成了香江金融界的新霸主,咱们就该大大方方地把这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让所有人都清楚,香江的金融格局早就天翻地覆了!
  
  现在啊,可不是英资财团一家独大、称王称霸的时代了,而是咱们华资财团扬眉吐气、独领风骚的好时候!
  
  咱们得让香江市民瞧瞧,华资银行那也是实力杠杠的,完全有资格坐上香江第一大行的宝座!
  
  论实力、论经营能力,咱们华资银行那都是顶尖的,甚至比那些自诩不凡的英资大行更靠谱、更值得信任!”林浩然说着,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想当初,在林浩然刚入主东亚银行的时候,汇沣银行直接以不公平的手段对付东亚银行,可是一度让东亚银行陷入挤兑潮。
  
  如今,终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自然要好好清算清算过往的旧账,让汇沣银行也尝尝被市场冷落、被舆论诟病的滋味。
  
  尽管如今主流报社大多被汇沣银行暂时收买,大幅减少对其不利报道,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林浩然自然明白,汇沣银行绝不可能将这种收买手段长久维持下去。
  
  要知道,香江首屈一指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台,林浩然可是第一大股东,虽然电视台不是他管,可在电视台同样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董事长邵逸福也不可能不给面子他!
  
  而香江销量遥遥领先的报刊《东方日报》,同样也是林浩然名下的私人产业。
  
  所以,即便其它媒体全部闭嘴,汇沣银行也别想在舆论场上继续只手遮天。
  
  再者说,那些媒体哪能心甘情愿地看着《东方日报》独占市场流量、风光无限呢?
  
  这样的行为,终究无法长久。
  
  媒体,本身就是靠流量吃饭,没了流量,那还算什么媒体,那还如何维持运营、吸引广告商、保障员工生计?
  
  所以,汇沣银行妄图通过收买几家主流报社来操控舆论,不过是饮鸩止渴。
  
  就拿今天来说,各大报纸虽暂时对汇沣银行相关负面消息噤若寒蝉,可这却意外成就了《东方日报》,使其销量一路飙升,在流量这块赚得盆满钵满。
  
  这么看来,汇沣银行自以为高明的这一步棋,反倒给《东方日报》送上了不少好处,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林浩然将报告放在办公桌上,拿起移动电话,给崔子龙回拨起了电话。
  
  既然已经决定了,自然没必要再拖延时间,早点答复他们,让他们早做准备。
  
  “老板。”
  
  “嗯,寰宇调研公司既然要发布香江金融行业报告,那就发布吧,我和何叔叔都支持你们,东亚银行也能够趁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林浩然笑着说道。
  
  “好的老板,那我知道了,那我马上去安排,不出意外,明天早上的《东方日报》,这份具体的香江金融行业报告,将会以多篇文章的方式报道出去!”崔子龙有些激动地说道。
  
  “嗯,去吧!”
  
  挂了电话之后,办公室里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
  
  过了片刻,何善恒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感慨:“浩然,我得谢谢你啊!”
  
  林浩然微微一怔,随即笑着回应:“何叔叔,您这说的哪里话,该我谢您才是,感谢您愿意来东亚银行助我一臂之力!”
  
  “我谢你,是感激你让我在81岁这把年纪,还有机会执掌香江最强大的银行,让我看到了实现毕生梦想的曙光!”何善恒目光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金融事业拼搏的热血年代。
  
  81岁的年纪,按常理早该安享退休时光了。
  
  可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儿,怎肯就此罢休。
  
  恒声银行,就像一场漫长又复杂的羁绊,耗尽了他后半生心力,却没能让他达成心中所愿。
  
  如今,他忍痛告别恒声银行,才惊觉自己骨子里的冲劲非但没被岁月磨灭,反而在东亚银行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如熊熊烈火般愈发炽热!
  
  如今,东亚银行已经超越汇沣银行,成为香江第一大银行。
  
  不仅如此,他甚至有很大的机会利用东亚银行将恒声银行收购回来。
  
  这一切,放在两个月前,简直不敢想象。
  
  ……
  
  英国,伦敦金融城,英格兰银行总部的对面,是一栋高二十多层的大厦。
  
  这栋大厦,正是在香江无人不知的渣打银行总部。
  
  别看它总部在英国伦敦,实际上渣打银行就是一家妥妥的老牌国际银行!
  
  从诞生起,它便是走的全球化路线,19世纪便已经在南亚、中东、南洋、香江、沪市、日本、非洲等地开拓市场,随后的一百多年里,经过一系列的并购发展,业务已经遍布几十个国家,几乎遍布五大洋,妥妥的跨国大玩家。
  
  论国际化,汇沣银行在它面前,最多只能算是个小学生!
  
  此刻,在大楼的一间豪华宽敞会议室里,一场剧烈的讨论正在展开。
  
  这两三天里,在这个会议室中,已经进行了五六场的会议了。
  
  可每一次,都未能达成一个让所有高层都满意的决策。
  
  对于与东亚银行的合作,他们在底线的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底线没有达成一致,那也难以与东亚银行进行谈判。
  
  毕竟,他们自己都尚未明确在合作中能够退让和坚守的界限,贸然开启谈判,极有可能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甚至被东亚银行抓住漏洞,在后续合作里处于被动地位。
  
  可渣打银行的高层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一旦错过,对渣打银行而言,那无疑将是一笔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香江,作为亚洲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渣打银行高层们自然再清楚不过。
  
  仅从汇沣银行过往的资金规模,便可见一斑。
  
  实际上,渣打银行的总资金规模与汇沣银行包括子公司恒声银行在香江的资金规模大致相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