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疑心?(为熊一个舵主加更) (第1/2页)
……都说抗战时期的鬼子兵在拼刺上非常厉害,在白刃战中往往为了干掉一个鬼子,我们需要付出三个,甚至更多弟兄的性命。
这个说法怎么说?对,也不对。
说它对!那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鬼子兵。
他们个子虽然不高,但是营养比较充足,体力和力量远超过我们连饭都吃不饱,骨瘦如柴的弟兄们。
另外他们就算是新兵,在补充到一线战斗部队之前,也接受过数千次的刺杀训练;将鬼子的哪一种独特的‘铳剑术’,都练成了肌肉反应。
甚至到了一线部队,还用我们中华的俘虏和平民练习刺杀,培养他们的实战心态。
对比起来,我们一些前几天还是一些善良的农夫,身材瘦弱的弟兄们拿着刺刀与他们拼杀,不用人命堆还能有什么办法?
三个人拼死一个鬼子?其实还是说得比较委婉了。
五六个弟兄豁出了性命,才拼死一个鬼子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太多次。
说它不对!一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后,鬼子兵的素质下降得厉害,也有了很多匆匆入伍的老幼,已经不是那么难以对付。
二是,只要是在入伍之前,有着一些武术基础的弟兄们;给他们传授了一下鬼子拼刺的套路如何应对后,往往能够做到一换一的程度。
前提是他们敢豁出了性命,与鬼子去厮杀的话。
那一种一个人,就能砍死好几个鬼子的猛人?也有,不过数量不多,每一个都是在阎王爷那里走过好些次的老兵了……
“兄弟!听完我说,用手压着这里,千万不能睡,一定会没事的。”
将一个肚子上中了鬼子一刺刀的弟兄,一只右手的手掌挪动到了伤口上压住了之后,803这个团里的第一医官员,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了起来。
闻言之后,昂头倒在了地上的弟兄没有说话,却是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他脸上的表情有些痛苦,却不见如何的紧张,甚至还有一些坦然和豁达。
反而是在起身之后,向着四周打量了起来,准备寻找下一个伤员进行救治的803眼眶一红,差点就要哭了出来。
他这是在焦急、心痛和无奈等众多情绪交织中,不由自主的一个反应。
更具体一些的话,在本次全团发起的冲锋之中,他和手下八十来个匆匆培训出来,连半吊子都算不上医务兵。
也每人背着一个小药箱,手臂上戴着一个红色十字的袖套,一起跟随发起了冲锋。
主打就是在本方兄弟们受伤后,第一时间就能开始紧急给他们包扎和救治。
至于手臂上的红色十字袖套,代表了医务兵的身份在鬼子面前根本没用,他们就算看到了还是会开火,甚至还会优先射杀这样一点?
他们自然知道,但依然是没有丝毫迟疑地戴上了。
因为这样的标识,能让本方兄弟们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他们,对着他们发出呼救的信号;说不定早救治十几秒的时间,这些弟兄们就能活下来。
结果了?伤员太多了,他们根本忙不过来,也是那样的无力。
最初的时候,那些冲锋时中枪倒在了泥水里的弟兄。
他们上前查看了一下,只要发现还有一口气的,还会给他们拖到干爽的一些的田埂上,不至于泡在水里感染伤口。
还能给他们用酒精冲洗一下伤口,撒点止血粉,用纱布包扎一下。
用处能有多大这一点不好说,总能增加一些活下来的概率。
可是很快之后,稻田里到处都是倒下的弟兄,他们只来得及去救治和处理,那些还知道呼救的伤员。
哪怕他们知道,很多中枪倒下的弟兄,虽然没有办法呼救。
可是上前看看,救治一下,说不定还是能活下来,仅仅是概率没有那么大而已,可是真忙不过来啊。
再然后,等到803踩踏着泥水,跟着队伍冲到了土路上,这个双方正展开了白刃战的所在时。
身上背着的药箱中,酒精、止血的药粉和纱布都一点不剩,只剩下了一个空箱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下,他就只剩下这样一种压着伤口,用言语安慰的办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