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步炮协同 (第1/2页)
几天后,提前做好准备的工兵团,在一夜之间便建起了一个简易的俘虏营。
看着眼前的监狱,罗平百挠了挠头:“不对吧?这个是俘虏营?我怎么看着这么像军营?”
陈成兴笑道:“到底是什么,得看里面住的是什么人。”
“现在里面住的是联合国军的俘虏,那这里就是俘虏营。”
“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罗平的表情有些无语。
两人正说着呢,徐武快步走了过来。
“总队长,政委,俘虏已经全部安排进去了,总共232人,这是具体的清单。”
陈成兴接过清单,上面写的很详细,除了名字和国籍以外,还有服役部队甚至是兵牌编号。
合上文件,陈成兴问道:“照片都拍了吗?俘虏表现怎么样?”
“他们很满意。”徐武说道:“与之前的坑道相比,木质营房既宽敞又透亮,俘虏都笑得不行。”
“相机已经将俘虏满意的表情都拍下来了。”
“那就好。”陈成兴点了点头。
“告诉负责看守人员,不要进入营区。要深挖战壕,注意防空。”
“负责拍照的战士一定要多角度的拍摄。”
这下子罗平反应过来了:“你的意思是美军会轰炸这里?”
陈成兴冷笑两声:“美国鬼子不是喜欢轰炸吗?我倒要看看这个套他钻不钻!”
工兵团修建的这个简易监狱,虽然看上去跟营房类似,但是不管旗子还是屋顶,全都是白旗和红十字标志。
在四台照相机的拍摄下,只要美军投弹,都不需要志愿军多说,其他联合国军就得骂死美军。
而美军也没有让大家多等,陈成兴的套刚下完,美军侦察机就发现了正在突然出现的俘虏营。
将侦察机拍摄的照片扔在桌子上,范弗利特冷哼一声:“中军奸诈,竟然想要用白旗作掩护。”
“我一眼就看出这里是他们的营房,而且极有可能是伤员休养的地方。”
躲在地下的确能防炮,但是环境对于伤员却很不友好。
伤员要想避免感染,一个干净通风的环境必不可少。
想了想后,范弗利特命令道:“命令空军,派出轰炸机将这里炸成碎片,我倒要看看,中军还敢不敢再建营房。”
此时的战俘营内,联合国军的各国士兵还在那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受国际法保护,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到来。
而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地下掩体内,罗平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忍住。
“老陈,这么搞会不会不太好?上级要求优待俘虏。”
陈成兴一脸的诧异:“我没优待吗?”
“你看看那些俘虏住的地方,比坑道好多了,战士们可都在地上睡呢。”
“你放心,等把人聚齐了,就给志司送去。”
“特战大队发回来报告,他们抓到了几个美军的俘虏,现在正在往回穿插呢,我估计再有几天就到了。”
“可是.美军轰炸”罗平觉得这些俘虏可能撑不到魏大勇他们回来了。
陈成兴两手一摊:“这总不能怪我了吧?冤有头债有主,谁炸的找谁去啊。”
“我可是按照惯例悬挂了白旗,总不能美军做的恶,还要怪到咱们头上吧?”
陈成兴这边刚把话说完,突然就听到了连续不断的爆炸声。
地下指挥所的天花板上也被震的哗哗掉土。
陈成兴和罗平两人对视了一下,几步便跨到了观察口。
只见昨天晚上才刚刚搭起来的俘虏营,已经被笼罩在了一片大火之中。
陈成兴脸色突然大变:“不好!战俘营被美军轰炸了!”
看着表情夸张的陈成兴,罗平都有些无语了:“你能不能先不要笑?”
陈成兴摸了摸脸:“有吗?这么明显?”
旁边众人异口同声道:“非常明显。”
“好吧。”陈成兴无奈的摇了摇头:“去问问照片都拍下来了没有。”
“是!”.
几分钟后,一个参谋跑了回来。
“总队长、政委,都拍下来了,从飞机投弹,到战俘营被火焰笼罩,全都拍的一清二楚。”
“好!”陈成兴立刻鼓起了掌:“派人把底片和名单送到志司,在报纸上好好表扬表扬美军!”
“法克!这是怎么回事?!”克拉克此时的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了。
范弗利特解释道:“长官,这肯定是中军的奸计,他们故意将战俘营修的跟军营一样,这才导致误炸。”
克拉克拍着桌子上的报纸怒吼道:“不要跟我说这些!”
“英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他们的外交大臣已经找到了白宫!”
“你让我怎么跟总统解释?!”
志愿军的报纸上,将照片和被炸死的俘虏名单刊登的清清楚楚,美军就是想反驳都找到理由。
现在各国被炸死士兵的家属已经在上街游行要说法了。
范弗利特也没办法,只能是推脱道:“这只是一场误会。”
事已至此,克拉克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强调道:“不要再节外生枝,空军只轰炸重要的民用设施。”
“目标是发电厂、工厂、大坝、引水渠等地方,我们需要的是给北朝压力,迫使北朝同意我们的停战条款,分裂中朝联盟。”
“炸死几个士兵,并不会对局势有任何的转变!”
“是!长官!”.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克拉克又向中朝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按照最后通牒签订停战协议。
在这个通牒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美方愿意遣返战俘八万三千人,其中北军八万人,志愿军三千人。
一面用轰炸威胁,一面用战俘引诱,同时还在北朝民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
克拉克的心思的确阴险。
这样一来,不管北朝总司令想不想停战,其他的朝鲜人都会给予他巨大的停战压力。
毕竟只要签字就能将俘虏换回,这直接涉及到了八万个家庭,以及其他更多遭到轰炸威胁的百姓。
不过克拉克对局势的把握明显没有李奇微那么清楚,朝鲜战争根本就不是南朝和北朝的事。
在大哥和二哥都不同意的情况下,北朝只能站在旁边附和。
当然,拒绝克拉克的最后通牒,意味着这次谈判再次谈崩,中朝也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