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擒诸葛 (第2/2页)
负责监视西城的吴军将校在无人统合的情况下,只能是各保部曲,谁也顾不上谁了。
当年逍遥津一役,凌统为保住孙权小命,结果部曲尽丧,凌氏亦就此没落,所谓前车之鉴在前,谁也不愿意拿自己部曲的性命,去换孙权的青眼相看。
蒯彻见原本还有些秩序的吴军竟然各自为战,互不相帮,当即率一千甲士杀入吴乱军当中,结果竟如入无人之境。
吴军只顾溃逃,根本没有组织起任何像样的反抗。
蒯彻悬着的心瞬间找到了落点。
斩杀一人后当即扬刀大喝:“兄弟们,随我来!”
旋即率众绝尘追去。
汉水之上。
傅佥望见西城魏军出城击吴,顿时舟船转向,不再追逐已所剩无几的吴军水师,而是往南岸杀去。
来到汉水之南,傅佥弃船上岸,汉军战船二十余艘与十几艘来不及解缆的吴军战船,被船夫摇回北岸,去接高翔部众南来。
“去东南!”虽然西城未拔,但傅佥目标很明确。
西城脚下的吴军步卒,再加上汉水上游诸葛瑾所统水步军,总共还有一万四五千人。
当务之急,是尽量消灭吴军的有生力量。
西城东南那条山路直通荆州,但山路难行,更长达五六百里,没有粮草,吴军未必能从山路安然逃回,可万一呢?
到时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追,怕被上庸、房陵魏军截杀。
不追,就让吴军逃了,说不准巫县、秭归的吴军早已得孙权之命,正伐山开路前来接应。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堵住东南山口,逼吴军逃往别处。
所谓别处,自然就是诸葛瑾所处的汉水上游了。
数百汉军在傅佥带领下,气势汹汹往东南袭去。
西城脚下,吴军营中,一员仍然保持着理智的吴军小将,并没有在魏军出城时便带着部曲溃逃,而是组织部曲在粮仓里取粮。
没有粮食,即使侥幸从东南山路逃走,最后也得饿死在半路,除非人相啖食。
当他终于收到哨探消息,言望见汉军已经上岸,才终于不再逗留,率部曲向东南奔亡。
东南方向。
申仪之婿追杀吴军杀得兴起,顿觉吴军不过如此,难怪蜀军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破吴军。
“早知吴贼如此不堪一击,我等何须与吴贼虚与委蛇?!”
其人率众一路狂奔,酣畅淋漓地杀到东南山口,斩首百余级。
见身前溃敌已尽数逃入苍莽山道之中,惧前方有伏,才终于率众停下脚步,准备回返。
然而刚一转身,却见他来时之路竟然还有一小股吴军溃卒,正慌不择路向他奔来。
却见其人不惊反喜,口中啸叫一声:“吴狗,死来!”
旋即一马当先提刀向这小股溃卒杀去。
魏军士卒适才宰吴军若杀鸡,此刻受这员猛将鼓舞,无不扬刀呼啸紧随其后。
傅佥距那溃逃的千余吴军仍二里有余,此刻远远望见率先赶到山口那支魏军竟已与吴军战到了一起,一时也是愕然。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申仪这是决定举城降汉了?
也好。
大汉没有时间跟申仪玩什么围城百日的把戏。
“走!”傅佥哼了一声,其后没有过多犹豫,率众往彼处夹击。
然而还未待他赶到山口与魏军并力诛吴,却见与吴军接战不过片刻的魏军,此时竟不知为何四散溃逃,挡住了他的去路。
“怎么回事?”他揪住一名魏军溃卒衣领问道。
那魏军溃卒被眼前这尊高大的血人吓得差点失禁,哆哆嗦嗦:“蒯将军…蒯将军被吴军斩了!”
傅佥一滞,迟疑片刻后率众杀至山口,停住脚步观望,却见山道里的吴军鸣鼓自持,颇有章法。
傅佥微微皱眉。
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维持部曲不溃,士气不崩,还顺手斩魏军一将,不得不说有几分本事,让他想到了在街亭吓退张郃的王平。
“将军,追吗?”
“不追。”傅佥摇了摇头,便纵那千余吴军离去,领数百汉军守住了山口。
不多时,高翔亦率众千余赶来。
待阎芝又率千余汉军赶来,将此处山口牢牢卡住后,高翔才与傅佥率众往汉水上游围去。
汉水上游。
诸葛瑾、夏侯承、滕胤诸将此前得知下游大火,便已然心乱如麻,不知所为,此刻终于从溃卒口中得知步骘将纛已倒,尽皆大恐无措。
“如何是好?左将军,你说如何是好啊?!”偏将夏侯承在甲板上摩拳擦掌,行来走去,活脱脱热锅上的一只蚂蚁。
诸葛瑾亦是心绪焦灼,口干舌燥:“上岸吧,走山路!”
上游有廖化、陈笏舟船进逼。
下游有赵云、傅佥水师塞道。
诸葛瑾所统水师本非精锐,应付楼船校尉陈笏带来的两千白帝水师都手忙脚乱。
如今,他这几十艘舟船被汉军一北一南夹在中间,根本逃无可逃,上岸倒有几分生机。
夏侯承、滕胤诸将皆以为然,遂将吴军战船尽数点燃,而后随诸葛瑾弃船上岸。
由于可登陆的地点并不多,又为吴军火船所占据。
廖化、陈笏追之不及,吴军争取到了一些逃亡时间。
然而还不待诸葛瑾率众逃到东南山口,便望见汉军将士迎面杀来,高字、傅字将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诸葛瑾终于泄气,不再挣扎。
少顷,诸葛瑾被带至廖化身前。
廖化当年被吴军俘虏之时,曾得到过诸葛瑾不少照顾,此刻看着诸葛瑾微微叹了一气:
“子瑜公乃丞相之兄,当年待我亦可谓不薄,但你我各为其主,多有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