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03章:非死于役,则死于贫!小万历的愤怒

第0203章:非死于役,则死于贫!小万历的愤怒

第0203章:非死于役,则死于贫!小万历的愤怒 (第1/2页)

午后。
  
  沈念身穿一袭月白色长衫,坐马车来到位于崇教坊的国子监。
  
  他未走正门,直接奔向北边侧门。
  
  因为国子监监生号舍全在此位置。
  
  其走下马车,距离门口还有十余步,便有一名中年门子小跑迎了过来,从其兴奋又带着些许惊慌的表情便能看出,他认出了沈念。
  
  “沈……沈……学士,您……怎么走这个门了?”门子躬身拱手说道。
  
  往常。
  
  沈念来国子监皆走正门,通报之后,至少是八品的监丞引他入内。
  
  自打他在国子监发表过废物论后,在国子监便有着独特地位,功课不佳的监生见他皆垂首,甚至躲着走。
  
  沈念面无表情,开门见山。
  
  “近日来京的匠人是不是被安排在国子监的号舍了,引本官去看一看。”
  
  门子先是一愣,然后才想了起来。
  
  “是……是……大概有一百多人,全被安排在杂役小院了!”
  
  听到“杂役小院”四字,沈念不由得皱起眉头,沉声道:“带路!”
  
  国子监号舍,皆以斋为名。
  
  比如正义斋、崇志斋、广业斋等,约有号舍一千余间,每间可住四人。
  
  当下,号舍绝对没有住满。
  
  杂役小院,则是门子、膳夫、打扫等杂役居住的地方。
  
  若是匠人们居住在杂役小院屋内,沈念还能忍一忍,不说什么。
  
  毕竟匠户社会地位低,乃是实情现状。
  
  但住在杂役小院的院落中,沈念难以接受。
  
  如今这些匠人乃是安澜大会请来的客人,从地方到京师,衣食住行全包,便表明了朝廷的重视态度。
  
  如此招待,着实有些欺负人。
  
  ……
  
  片刻后。
  
  沈念在门子的引领下,来到杂役小院。
  
  杂役小院约有十余个房间,前院堆放着打扫工具、厨房杂物、太平车车架等杂物。
  
  后院面积比前院大一些。
  
  中间是一片硬土地,后方是堆着草料的木棚与两个茅房。
  
  此刻。
  
  一百多名匠人便集中在木棚前,一人一张草席,或坐或站,说说笑笑。
  
  就连茅房前的居住者都是一脸笑容。
  
  木棚后,放着他们发明的各种工具。
  
  沈念环顾四周。
  
  发现这些匠人的年龄基本都在五十岁以上,大多穿着洗的掉色的朴素布衫,面色黝黑泛黄,手掌粗大,满是老茧。
  
  一看便是常年干体力活的人,也是最底层的苦命人。
  
  得益于朝廷对此事的重视以及三令五申不准有人为露脸而代替匠人赴京,来到京师的匠人几乎没有假冒者。
  
  此刻。
  
  这些匠人们并没有因此等住宿条件而感到不公,感觉到被欺凌,反而还在为不用花钱来到京师而感到兴奋。
  
  若无安澜大会。
  
  许多人这辈子都没有进京的机会,甚至许多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以家为中心,方圆五十里的区域。
  
  这些人之所以贫困。
  
  不是不努力,而是因匠籍身份隶属官府,无法随意脱籍迁徙。
  
  曾有官员称——
  
  “河漕之工,名为‘官役’,实为‘官奴’,终岁勤苦,不得一饱,非死于役,则死于贫。”
  
  河工、漕工乃是匠户中重体力劳动的典型代表。
  
  唯一的收入便是工食银,然而大多还被官吏贪墨。
  
  而河道漕运出现问题,往往首先追责的也是他们,有河漕之工卖儿卖女,拆屋赔偿官料,甚至被逼得举家跳河。
  
  他们是大明最底层百姓的一个典型缩影。
  
  很快。
  
  匠人们注意到了身穿干净长衫、气质不凡的沈念,然后纷纷站起身来。
  
  他们知晓。
  
  定然是某个比他们的县令县丞还要大上许多的官员来了。
  
  这一刻。
  
  沈念身边的门人挺着胸膛高声道:“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学士来看望你们了,还不跪下行礼!”
  
  听到此话,匠人们纷纷下跪。
  
  他们根本不知侍讲学士是大多的官职,但在出门前便被地方官员交待,在京师见到官员就要磕头。
  
  “不用……不用……跪……大家……大家……快快起来!”沈念一边说,一边去搀扶距离自己最近的匠人。
  
  沈念看到面前的几名匠人都穿着草鞋,不由得问道:“工部不是为你们发布鞋了吗?为何不穿?”
  
  “启禀大人,我们……我们准备到正式场合再穿,不然……不然就……就弄脏了!”一个中年人朝着沈念拱手说道,声音微微发颤。
  
  他可能已是这几名匠人中,最擅于表达的人。
  
  其他人只知躬身低着脑袋,根本不敢看向沈念。
  
  随即。
  
  沈念走向大棚处,看向他们发明的器物,在一个铁齿梳状类工具的面前停了下来。
  
  “此为何物?有何作用?”
  
  一名头发花白的匠人走了出来,道:“大人,这是在河底刮泥的耙子,将它……绑在大船的辘轳上,然后……然后……转……转,就能让河水将泥沙冲走了!”
  
  此匠人的表达能力有限,便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沈念听得似懂非懂,待他讲完后,笑着说道:“不错,不错!”
  
  听到此褒奖,此匠人的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但在沈念面前不敢发声笑,便害羞地退回到人群后方。
  
  此刻,沈念的脑袋快速思索着。
  
  他本以为在棋盘街设展会,令匠人们展现这些发明,向京师百姓科普。
  
  哪曾想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些匠人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很难说明白这些发明的原理与用途。
  
  他们需要有解说者辅助。
  
  片刻后,沈念与中年门子一起离开了杂役小院。
  
  出院之后。
  
  沈念问道:“他们的住宿是谁安排的?”
  
  “是……是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刘主事(正六品)和国子监的徐掌馔(无品级)。”
  
  沈念微微点头。
  
  这样的事情,国子监祭酒王锡爵与工部左侍郎李幼孜不可能亲手督办。
  
  他们可能只知这些匠户住在国子监的号舍,但却不知他们居住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
  
  沈念是不能容忍这些朴实而有技术的匠人居住在此等环境的。
  
  此刻。
  
  他若去寻国子监祭酒王锡爵与工部左侍郎李幼孜,很轻易就能解决此事。
  
  但沈念不准备这样解决。
  
  如此解决,最多又一次彰显了沈念“匠(民)为贵”的思想,使得沈念获得好口碑,但却不能提高这些匠人的地位,也不能让京师官吏与百姓们重视他们。
  
  他准备将此事闹得大一些!
  
  如果小万历能来此一趟,与这些人交谈一番,看一看他们这些治河的发明,看一看他们当下所住的环境。
  
  依照小万历当下“仁善纯良,嫉恶如仇”的性情,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同情,必然会改善他们的待遇,令京师百官与百姓都对这些匠人重视起来。
  
  这一刻。
  
  沈念心中又产生了一个新想法。
  
  当下,理工式微,匠户过于辛苦,过于卑下。
  
  他准备努努力。
  
  通过治河之事,让有技术的匠户得到士农工商的尊重,甚至令匠籍归入民籍。
  
  待他们能挺胸抬头做人做事,能够参加科举,一些有天赋的河漕之工必然能够创造出更多治河工具。
  
  在沈念眼里。
  
  他们比工部那群只会纸上谈兵,按图索骥、没有一丝创造力的基层官员要强太多了。
  
  ……
  
  稍后。
  
  沈念交待中年门子无须向任何人汇禀他来过国子监后,便坐着马车离开了。
  
  中年门子不知沈念为何一直黑着脸,但对沈念的命令不敢有丝毫违逆。
  
  而对这些匠人居住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中年门子觉得十分正常。
  
  就像土麻雀就应搭窝在树杈上,永远不可能住在孔雀所在的西苑皇家园林中。
  
  ……
  
  小半个时辰后。
  
  沈念来到文华殿,将一百多名匠人居住在国子监后院空地的事情汇禀向小万历,并恳请小万历微服私访,移驾国子监一观。
  
  “陛下,您还从未见过这些河工漕工,也未曾见过他们发明的治河器具,此乃视察民情的大好机会,也能使得您更了解河漕之事,臣恳请您去听一听运河河畔的故事!”
  
  小万历猎奇心重,特别喜欢听故事,当即看向冯保,道:“大伴,备衣,备车!”
  
  冯保怎能听不出沈念之举,是为了让小万历为那些匠人撑腰,为他们换一个居住之所,并使得文武百官、京师百姓尊重这些匠人。
  
  “陛下,您乃是千金之躯,更换住所之事,您一道口谕,便能使得工部或国子监去做,当下出宫去看这些匠户,是不是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