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05章: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第0205章: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第0205章:吕夸夸:沈子珩一人,抵半朝文武,令内阁愧羞 (第1/2页)

日近黄昏,文华殿内。
  
  小万历看完了工部尚书郭朝宾与工部左侍郎李幼孜联名提交的奏疏。
  
  其策有三。
  
  其一,重赏发明治河器物之匠人;其二,安澜大会之期提前,宣讲以匠人为主,监生为辅;其三,匠人展会,一年一次,列为定制。
  
  李幼孜在撰写第二条策略时。
  
  还不忘用一行小字在下面注解:此策乃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念所提,工部诸僚,咸赞此策。
  
  内阁三阁臣对此奏疏的联名票拟非常精炼:三策皆可行,尤二策最佳。
  
  “好一个‘匠人为主,监生为辅’,让监生为匠户们打下手,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小万历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策不但能提高匠人们的地位,而且能使得他们在安澜大会宣讲时有更好的表现。
  
  “如拟!”小万历看向冯保说道。
  
  ……
  
  翌日。
  
  即四月三十日,满朝文武皆知工部三策。
  
  无一人上奏称“匠人为主,监生为辅”逾越礼制,混淆贵贱。
  
  因为治河比此等礼制重要,因为小万历与内阁皆赞同此策,因为大家都知晓当下逾越礼制之事已不胜枚举。
  
  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知晓此事后,立即开始选拔长相上等、口才上等、懂治河治漕之策的监生。
  
  以便接下来与工部配合。
  
  在他眼里,此举不但没有僭越,没有侮辱监生的身份,反而是令监生为朝廷治河出力,乃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荣耀。
  
  目前朝堂的风气是:朝廷不养无用之人。
  
  而当下的国子监却是“无用之人”的聚集地,王锡爵巴不得让监生们多干一些实事呢!
  
  与此同时。
  
  沈念那句“监生不愿为辅,翰林官愿为辅”也传到了众监生的耳中。
  
  他们根本不敢摆架子,也没有资格摆架子。
  
  有不喜不愿者。
  
  亦不敢说一句抱怨的话语。
  
  不然沈念再拿出一篇废物论,能将这些监生们羞得不敢出门。
  
  京师百姓听到此三策后,都甚是兴奋,他们最喜看这种有反差的事情。
  
  ……
  
  五月初三。
  
  工部经过审核查验,从进京的近两千名匠人中选出五百二十人,为他们设立单独摊位。
  
  其余有治河经验的河工,工部会根据他们的讲述,将有实用的治河经验撰写成册。
  
  国子监当即也匹配五百二十名优秀监生,先与匠人们结对,了解摊位展示内容,然后依照王锡爵的要求,为摊位匠人所要展现的治河发明与经验,撰写一张“说明书”。
  
  与此同时。
  
  工部也在筛选有资格拿到奖赏的匠人,此奖赏,将在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到来后,由他亲自确定人选,由他来分发奖赏。
  
  此乃小万历特意安排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潘季驯在一众治河匠人心中的威信。
  
  缘于国子监生的参与。
  
  治河一下子变成了京师最时尚之事。
  
  京师书铺内,一些治河治漕书籍文章与黄河、运河、淮河的河道堤坝简图,全都售之一空。
  
  无论是书生士子还是贩夫走卒,在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闲谈之时都会聊一聊治河。
  
  一些孩子在街头玩耍之时,手持木棍都在画运河和黄河的形状。
  
  就连歌伎胡同的大尺度说书人。
  
  也将一个个书生与名妓相恋的话本故事改成了汉朝王景治河、宋朝三易回河等治河故事。
  
  此等氛围,让人感觉到似乎是:全民治河。
  
  沈念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往昔治河,皆是河漕上的事情,百姓丝毫不知,朝廷只要结果。
  
  而这次朝廷拿出了态度,拿出了银钱,并使得百姓对治河有了兴趣。
  
  日后治河,定然是全民监督。
  
  如此,河漕之上将会减少许多面子工程与贪墨之事。
  
  此乃百姓之福。
  
  ……
  
  五月初十,五更天,安澜大会前期展会正式开始。
  
  棋盘街上,五百多个摊位立于两侧。
  
  摊位之后。
  
  匠人们身穿工部发放的匠人衣衫,监生们统一身穿灰白色长衫站在匠人的侧后方。
  
  摊位上方或后方。
  
  有匠人们发明的治河器物,有河漕沙盘,有治河书籍,还有监生们撰写的“说明书”。
  
  小万历令光禄寺为匠人与监生们准备了米粥与肉饼,作为早餐。
  
  处处都彰显着朝廷对治河之事的重视,对这些治河匠人的尊重。
  
  工部已提前贴好告示,号召全民思索治河之策,发明治河器具,有奇思妙想者,汇禀工部,将有重赏。
  
  于是乎。
  
  天刚刚亮,棋盘街的安澜展会上便挤满了百姓。
  
  有猎奇的,有献策的,有求知的,有为撰写小报消息而来的,还有只为看匠人与监生之组合的……
  
  人潮汹涌,甚是热闹。
  
  在此等氛围下,朝廷这次的治河之举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就丢大人了!
  
  ……
  
  五月十二日,近午时。
  
  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终于来到了京师,他接到皇帝口谕,小万历下午就要见他。
  
  而沈念也被安排为起居注官。
  
  将在小万历召对潘季驯时,侍于一侧,详细记录。
  
  ……
  
  午后,文华殿内。
  
  身穿一袭绯色官袍的潘季驯来到大殿内。
  
  “臣潘季驯参见陛下!”潘季驯跪在地上行礼。
  
  “潘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小万历笑着说道。
  
  此乃沈念第一次见潘季驯。
  
  后者身材中等,肤色略黑,两个眸子非常明亮。
  
  潘季驯站起身,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京师安澜大会之情况,臣皆已知晓。朝廷如此重视此次治河,臣定当竭尽全力,使得大河安澜,漕运通达!”
  
  潘季驯说此话时,带着一丝哽咽。
  
  往昔治河,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一旦有洪涝灾害,治河者还要第一个站出来受惩。
  
  而这次。
  
  朝廷将银钱给足了,将人才找齐了,将治河匠人们的地位也提高了。
  
  前期筹备如此到位。
  
  潘季驯自然要倾尽全力将治河进行到底,将每一文钱都花到实处。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潘卿,接下来安澜大会如何进行,便是你的任务了。接下来,治河细则如何定,一百万两白银如何花,需要制造什么样的治河器具,需要多少个衙门的官员协同,朕与内阁六部都全力配合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