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7章:半步入阁境!申时行的超神时刻 (第2/2页)
最好的方式就是:等他们辩论得疲惫无力说不出新论点时再叫停,如此,他们才会打开自己的耳朵。
此刻。
沈念没有参与争吵,他在想计策。
他觉得对待李成梁与张居正的父亲就是要公事公办,他相信张居正不会在意此事。
但李成梁有没有反骨就难说了。
当下最棘手的问题还是保障北境无战,保障辽东即使没有李成梁也没有战事。
如此,依照法令惩处李成梁便不会出现问题。
沈念不惧战。
若鞑靼真敢犯边,他绝对支持朝廷倾尽国库也要朝着死里揍对方。
但他不想战,特别是不愿引战。
因为打仗会死很多人,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当下不是打仗的最佳时机。
……
约一刻钟后,辩论的声音越来越小。
砰!砰!砰!
小万历朝着御案上拍了三下,高声道:“都静一静吧,听朕说!”
顿时,文华殿安静了下来。
小万历缓了缓,说道:“先说元辅之父兼并田地之事,元辅之父已去世,外加元辅不知此事且已将税赋补上,朕不予追究,大明所有兼并田地者若能这样做,朕都可不予追究,此决定可拟旨告知地方!”
说罢,小万历环顾四周。
众官员都不再发言。
此事属于亡羊补牢,且即使严惩,也最多训斥张居正两句,让其在民间的名声臭一些而已。
张居正正在丁忧,小万历根本不舍得训斥他。
“好,此事就这样定了,不得再议!”
小万历缓了缓,接着道:“朕知当下朝廷对九边将帅过于恩宠,常年以来皆是小错小过不究,能打胜仗即可。然这样做也并没有错,若辽东失守,朝廷近几年靠新政攒下来的银子全都将被充作军费,甚至还不够!”
“至于是否遣使前往北境巩固与鞑靼人的关系,朕也很纠结。谁能想出一道策略,在不损国体的情况下,保证北境无战,如此,朕就能对李成梁之事不加宽恕,公事公办,以此使得九边将帅皆不敢以私忘公,不敢仰仗军功而傲慢犯错!”
此话一出,小万历将问题丢在了众人的头上。
唰!唰!唰!
这一刻,官员们都看向沈念。
他们觉得这种两全其美的“奇策”,只有沈念能够想得出来。
沈念感受到众官员的目光后,直接低下了脑袋。
此刻,他心中无策。
即使有策,他也不愿说。
被百官经常这样依赖,官员们将会逐渐失去思考国策的能力,沈念在众人不断的期盼中,将会越来越累,大概率英年早逝。
就在这时。
掌翰林院事、翰林侍讲学士申时行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策!”
唰!
小万历与众官员都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挺起胸膛,高声道:“陛下,遣使议和,有伤国体,然若遣使经商,便是扬我国威了!”
“当下,北方商贸正兴。臣建议,朝廷可新置商贸使,入鞑靼,与鞑靼各部商讨贸易互市合作之策,在边境开设更多贸易关口。”
“主动与我们交好者,便增开市集,不断挑衅我们者,则拒与其有贸易往来,辽东区域的土蛮人之所以不断侵袭辽东,其主要目的就是想与我们互市。我们的茶叶、布匹、丝绸、瓷器、酒水、药材都是他们眼中的宝贝。我们可通过此方式,孤立侵扰边境的部落。”
“打仗,我们能赢,但是以损失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但是经商,我们是那些鞑靼人的祖宗,我们闭着眼睛都做不了赔本买卖!”
……
听到此话,小万历与众官员的眼睛都亮了。
这还真是一道良策。
大明完全拥有以贸易制裁与孤立鞑靼各个部落的能力。
且这样做,能使得鞑靼各部对大明越来越依赖,久而久之,大明想扶持谁就能扶持谁,想让谁吃不饱肚子就能让谁吃不饱肚子。
“好计策!”小万历忍不住称赞道。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
殿小所有官员都拱手附议。
王锡爵惊讶地看向申时行,喃喃道:“这……这不是他的水准啊,这个申时行,是想要入阁啊!”
当下,依照申时行的资历与官职,本就站在了内阁的门槛外。
而这道两全其美之策,足以让他半只脚迈入内阁。
小万历高兴过后,问道:“那应该派遣谁来担任商贸使呢?”
“陛下,臣举荐南京礼部尚书张四维,当下有威望之官员中,唯有他最了解鞑靼!”一名官员拱手说道。
听到此话,王锡爵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臣反对!”
“商贸之事,不宜派遣职位过高的官员,且不宜派遣凤磐公言商,臣建议派遣一名五品左右的官员即可。”
小万历点了点头。
“确实,凤磐公若去北境,鞑靼人下意识就会觉得他是来议和的,其官位过高,不合适!”
这时。
几名官员扭脸看向从五品的沈念。
小万历一愣,然后连忙说道:“不行,沈侍讲不能离京!”
听到此话,官员们都差点儿忍不住要笑了。
在张居正丁忧的情况下,沈念简直就是朝堂的主心骨,根本不可能让其离开。
沈念微微一笑,他也不愿离京。
这时。
沈念眼睛一亮,想起一个合适人选,不由得站了出来。
“陛下,臣举荐去年的状元郎,翰林修撰沈懋学!”
“子珩,莫开玩笑,沈修撰,擅于修史著经,完全不懂经商!”申时行说道。
沈念笑着道:“论经商,朝堂百官皆不如民间商人,边境论商,主要执行的应该是随行的商人,而商贸使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和仪态。”
“试问诸位,沈修撰前往边境,对那些鞑靼人引经据典,他们谁能不顶礼膜拜,他品阶不高,但却能彰显我大国之威,另外顶着状元郎的身份,鞑靼人还不敢对其行凶……”
听到沈念这份解释,官员们顿时觉得沈懋学确实可以。
沈懋学中状元之前,便名震天下,一身正气。
其他官员可能被鞑靼人的野蛮武力吓到,但沈懋学却完全不会。
作为大明对外的脸面,他确实是最佳人选。
小万历见沈念解释后,官员们都无异议,当即道:“好,商贸使的人选就定为翰林修撰沈懋学了!”
当即。
这场临时朝会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小万历甚是喜悦,没有想到,这么多棘手的问题,竟在一个多时辰内全解决了。
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
朝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以后遇到问题,便多开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