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场不公正的决斗 (第1/2页)
这件事情确实叫人为难。无论是法兰克还是亚平宁,又或者是德意志,在欧罗巴这块大陆上,人们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可以说是蛮族部落以及古罗马帝国消散后遗留下来的剧毒,它确实很好的保证了贵族们所分得的土地不会因为分散而被削弱——那些有意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的贵族,人们都已经看到了他们以及子孙的下场。
曾经无比睿智而又英勇的查理曼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人们都以为他将会是一个新的凯撒,而他的子孙后代将会因此而获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这位受人钦佩的王者却在临终时做出了一个相当愚蠢的决定,那就是将自己的王国一分为三。
这个决定不但没能让他的三个儿子感到满意,从此时手足和睦,齐心协力,反而引发了他们对于权力的进一步争夺,而国王之间频繁发生的战争也一样削弱了他们自己的力量,从而引得权臣横生,王权羸弱——最卑微的时候,一个国王竟然要以终身拒绝和妻子同房——因为那个权臣就是他的岳父,而换取作为国王的一些尊严。
三分王国所带来的教训历历在目,长子继承制度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推行,而作为它的基础,家长制度更是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从古罗马时期起,一家之主正如字面上的意义——一个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随意的卖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这是被法律所允许的。
他们的子女与奴隶并无什么区别。
而这些权利在父亲死后被长子继承,长子就成了所有奴隶的主人,他有权为自己的弟妹们做出安排——如果兄长是皇帝,那么他可以容许他的弟弟成为共治皇帝或是诸侯,也有可能将他们流放或者是囚禁。
而作为中小贵族的长子,他所拥有的权力就更大了,像是朗基努斯曾经遭遇的那些,在法律上无人可以指责他的兄长,只在道德层面有些妨碍。
但为了家庭的安宁以及权力的交接足够顺遂,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甚至叫他的长子册封了他这个年幼的弟弟,也有可能只是为了省钱——毕竟无论是将幼子送到其他城堡里去接受教育,还是请求另一位骑士来册封自己的幼子,都需要额外的出一笔钱。
这里朗基努斯也没指望他的父亲能够给他找一个伯爵,甚至公爵来做他的主人,但这样做无疑是在兄弟的血缘锁链上更加了一层沉重的镣铐。
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有所了解的塞萨尔并不怎么愤怒,他甚至称得上是温和的向朗基努斯的兄长提出,如果可以的话,请他将他与朗基努斯之间的契约解除。
虽然这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情——教会早已将骑士的册封仪式引入教堂,宣称只有在天主的注视下所达成的契约才算完整,所以这不但需要朗基努斯的兄长点头,还需要他们所在的教会负责人点头。
但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就在这里,巴黎大主教也同样侍奉在侧,想要解除契约,不过是一纸特赦令的事情。
但或许察觉到了塞萨尔对朗基努斯的看重,又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朗基努斯的兄长并不愿意让步。对于塞萨尔提出的条件,他满心欢喜,但又觉不足,仅仅只是金子、丝绸、冰糖这些东西,即便给的再多,也有消耗殆尽的那一天——他与他的朋友这样说道,我要的是能永远滋生产出财富的土地。
是的,他狮子大开口竟然向塞萨尔索要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港口。当然,作为回报,他也会为塞萨尔服役,到时候他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朗基努斯租借或者更直接的说出售给塞萨尔,“随便你应该怎么用,用多久都可以。”
这样无耻的要求令朗基努斯的心中充满了愤怒。
朗基努斯曾经对这个家族抱有过一些期望,若不然他完全可以到法国国王的宫廷,甚至英国国王的宫廷中去寻求一席之地,而不必带着自己仅有的财产千里迢迢的来到圣地。
可以说,如果他没有机缘巧合遇到塞萨尔,他将来的结局就是穷困潦倒的醉死在某个小巷里,在冬日的亚拉萨路,每天都能够看到这样的人,他们也曾意气风发,也曾洋洋自得。但除了少数幸运儿,在年老后返回家乡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个奢望。
但你要说他就没有遇到过从家乡来的人吗?当然有,法兰克其实一向就是十字军的主要新血补充来源,而他在父亲的城堡中所见过的商人也时常往来于亚拉萨路与法兰克,他们曾经见到过他,但都故意装作不认识。
这其中如果没有他兄长的示意,朗基努斯是不信的,也有人和他说过,他的兄长曾经表示过——他担心在亚拉萨路走投无路的朗基努斯会借着他的名义向商人们借钱,因此他曾经严重的警告过这些人,不允许他们借给朗基努斯哪怕一个铜子儿,他不会为这个已经分走了财产的最小的弟弟承担任何债务。
而在他的主人塞萨尔遭到大绝罚的时候,朗基努斯也动过去寻找这些商人的心思,他没有指望自己的兄长能够为他做些什么,但他也只需要一些门路,毕竟这些人脉和资源都已经被他的父亲交给了长子,至于之后——无论是需要钱财,还是其他贿赂,他都会竭力与自己的女主人一同筹集。
但他找到了商人,商人却告诉他说,让他千万别回家乡。因为他的兄长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到教会去捐献了一台弥撒,并且跪在主教的面前忏悔,同时拒绝承认那个在魔鬼身边服侍的朗基努斯——也就是他的弟弟,并且发誓说,如果那个魔鬼的仆从敢回到这里的话,他会立即把他抓起来,并且把他烧死。
不过他的所谓信誓旦旦,只会引起那些教士们的嘲笑——当朗基努斯听见他这么说的时候,便知道他的兄长并不是如他所以为的那样对他在亚拉萨路的情况一无所知。相反的,他可能一直在注视着他,只不过在伺机而动罢了。
现在他找到了这个机会。
朗基努斯唯一能想到的方法,那就是舍弃骑士的身份,去发愿做一个修士。
当一个骑士成为修士的时候,他与世俗的所有关系便被斩断了。当然,也包括他曾经向他的兄长和主人发下的誓言,但这就意味着他将来无法继续作为一个骑士,在战场上肆意驰骋为自己的主人开疆扩土,也不可能立于朝廷之上,成为塞萨尔有利的臂助和力挽狂澜的心腹。
“请让我去吧。”朗基努斯坚决的说道,他甚至已经换下了骑士的链甲与铁靴,穿上了修士的粗麻长袍,赤着双足,“您身边已经有了这样多可信的人,您已经不再需要我了。”
他从塞萨尔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便开始跟随他,那时候塞萨尔身份未明,很多人都嘲笑他是奴隶的奴隶——但现在有多少人在羡慕着他呢——他付出的已经得到了百倍偿还。
当然,他此时并不知道,今后还多的是有人羡慕他呢。
或许命运就是这样的任性。在给予一个人希望之前,必然要将他陷入看似无法挣脱的苦难之中。
塞萨尔当然不可能任由对方勒索,但朗基努斯与他兄长的契约确实是个大问题。
虽然朗基努斯一再说父亲留给他的土地和树林,换成了他前来亚拉萨路的船票、盔甲、侍从和马匹,他并未在兄长这里获得什么额外的帮助,但他的兄长并不承认,不仅如此,他还四处宣扬朗基努斯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一个背弃了自己的家族的逆子,同时他也亵渎了在天主面前发下的誓言。
他甚至说,应当叫教会来绝罚他才是——但他聪明地只是将之当做一种威胁,就像他也没宣布收回朗基努斯的骑士资格,割断他的束带,拿走他的金马刺。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如此做了,朗基努斯虽然会身败名裂,但也只有短短几天罢了。
按照塞萨尔与亚拉萨路国王鲍德温的交情,可能他这边才解除誓言,另外一边就有一位伯爵来册封朗基努斯了。
而朗基努斯说要成为修士,也不是一时冲动——他深思熟虑了很久,“大人,并不是说我成为一个修士,就不能为你做事了。你的军队里一样需要为您的骑士和士兵们祈祷的人。”
“但你已经感望到了圣巴拉巴,”塞萨尔冷静的提醒他道,朗基努斯呆住了,确实,他是在成年后,不,应该说已经踏入了人生中后半程的时候,才有了感望的机会。
他年少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兄长没有给他出这笔钱,来到了亚拉萨路后,虽然长期为圣墓大教堂的教士们服务,却始终不曾感受到一丝半点来自于天主的荣光。他那时便在想,或许是因为他做了太多污秽的事情,才会遭到天主和圣人的唾弃。
别说是上天堂得赐福了,只要能在地狱里少受些苦,他都愿意时常捐献——哪怕那时候他也时常两手空空,食不果腹。
你要说感望到圣人,得到“蒙恩”的骑士有成为修士的吗?有的还很多,就是如圣殿骑士团,善堂骑士团,和圣墓骑士团这样忠诚于教会的武装修士力量。
但他若是加入了这些骑士团,就意味着再也无法跟随在塞萨尔身边,他同样必须与塞萨尔切割,更不用说朗基努斯担心这三个骑士团,即便是圣墓骑士团——在失去了鲍德温的统领后也一样,会对他的主人不利。
到那时,难道他还要背叛塞萨尔不成?
“我会尽量与你的兄长谈判。”塞萨尔安抚道,他的心中倒没有朗基努斯这样多的顾虑,那些人步步紧逼,只不过看中了朗基努斯现在在他身边的地位所具有的价值。
朗基努斯不但为他代为统治伯利恒,更是在塞浦路斯上担起了作为首席文房尚书(代君主管理税收等政务的官员)的职责,拥有着仅次于塞萨尔的姐姐纳提亚以及妻子鲍西亚的权利,而在宴会和朝廷上,他更是时时跟随着塞萨尔,甚至如贝里昂伯爵也对他言笑晏晏,没有一丝半分的不尊重。
不过朗基努斯并不是为了谋求这些利益和荣耀而来的,塞萨尔也同样有着其他事情要让他去办。无论是回到塞浦路斯,还是去往以撒人的秘地——哈瑞迪交给他的地图,他已经看过了。
埃德萨伯国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倒置的果实,果蒂与连接着它的枝条向下延伸,与安条克公国接壤,而膨大部分则夹在罗姆苏丹国与苏丹努尔丁曾经统治的叙利亚地区之间。
所以那时候埃德萨伯国遭受的压力是最大的,以撒人的秘地正位于埃德萨伯国的下方,正处在亚美尼亚、安条克与哈马之间,那里应该是一块耸立的高原地带,因为土地贫瘠,往来不便,很少有人注意到它。
但就哈瑞迪所说,那里隐藏着一笔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珍宝,比所有的金子和宝石都要来得昂贵。
是典籍?还是圣器?塞萨尔不能确定。
但在他夺回埃德萨之前,之中,或者是之后,他都必然要将这个地方探查清楚,他绝对不可能留这么大一个隐患在他的领地上,何况他也很清楚,他与以撒人的关系并不和煦——这些人对他异常的不满,虽然塞萨尔对以撒人没有什么成见,也不迫害他们,要求他们皈依,但他隔绝了以撒人追寻权力和金钱的路径,就已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们憎恨他,甚至超过了那些屠戮过他们的皇帝、国王和领主。
“大人?”看着朗基努斯担忧的眼神,塞萨尔却只是微微的摆了摆手,他可以出于对朗基努斯的信任而委派他去做这件事情,但绝对不可以因为外人的逼迫而“流放”他。
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让事情有所变化的是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是带着对罗姆苏丹国的胜利而来的——他击败了阿尔斯兰二世,并且逼迫他缴纳了自己与国家的赎金,更是洗劫了罗姆苏丹国的都城科尼亚。
为此他甚至要求亚拉萨路的民众们为他举办一场凯旋式——虽然这个要求在宗主教希拉克列的强烈反对下被遗憾的收回,但为了接待他,圣十字堡中确实又举行了一场丝毫不逊色于之前的一场宴会。
为此,腓特烈一世甚至还拉上了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亚拉萨路国王鲍德温,还有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去打猎,这位皇帝说,宴会上如果没有骑士们打回来的珍馐野味,那这场宴会肯定是供女人们享用的。
而这场狩猎简直可以与一场真正的战役相比。
旗帜如林,马蹄如雷,鹰隼飞在空中,狗儿吠叫着跟随,人们浩浩荡荡的去,浩浩荡荡的回——那些被搭在马背上的,除了他们猎获的各种飞禽走兽之外,还有倒霉的法国国王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并没有受伤,他几乎是支撑不住这种高强度的行军方式,他们抵达猎场后,甚至来不及进帐篷休息一下,就被皇帝拉走了。
几天下来,这位可怜的国王就委顿成了一颗发蔫的卷心菜,腓特烈一世因此对其非常的不屑,相比起这个没用的家伙,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和亚拉萨路国王鲍德温当然更得皇帝的喜爱——虽然说德意志有腓力二世这样的邻居,当然要比有理查一世这样的邻居更合皇帝的心意,但在战场上,他肯定不希望自己身边的盟友是个软弱得像是个女人的家伙。
最后还是在比武大会上,香槟伯爵以及他的两个弟弟竭力为他们的国王女婿夺回了一些面子。
艾蒂安伯爵虽然名声不佳,但是意志和武技上无人可以挑剔,而且比起其他骑士来,他的举止间更多了一份随意洒脱,风流倜傥的姿态简直打遍全场无敌手,哪怕他的年岁已经不小了,依然引来了贵女们的阵阵欢呼,纷纷向场地中投掷花朵、珠宝和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