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敲定 (第1/2页)
“这跟做生意有关系?”李玄明反应过来。
“合理的竞争才是主要的关键。”
秦牧说道:“您看,咱们中原跟草原斗了这么多年,结果版图越来越大,武器越来越好。
同理,草原也是这样的,他们虽然武器上差不少,但是在战略上,在习性上更加的彪悍野蛮,往往能够出其不意。”
李玄明皱着眉,想要反驳秦牧的观点,他总觉得秦牧在诡辩,可仔细一想,也不是没道理,“罢了,只是想造福百姓而已,你都能说出这么多道道来。”
秦牧笑了,“其实发电的原理,就在新学的课本之中,掌握这些原理,去发电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在我秦家村学院内,高年级的孩子都知道发电的原理。
如果我真的想藏私,就不会把这些原理写进教科书内,对吧?“
李玄明神情复杂,“也就是说,新学可能会培养出很多格物致知的人才来?”
“不一定,要看天赋和兴趣,当然了,人才的培养最终还是要看朝廷的引导。
有句话说得好,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皇帝不喜欢格物致知,那么这些孩子肯定还是会钻研诗词。
如果皇帝觉得格物致知能够改变国家,那肯定会鼓励孩子去学习。
那么学成之后的人,他们必然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
国家太大,人口众多,靠之乎者也强不了国。
单靠格物致知也不一定能强国,他一定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
各个科目的人才都要兼备,才能稳定发展。”
李玄明若有所思,他突然明白秦牧为什么这么执拗了。
不过是为了逼迫他重视新学,重视他人的研究成果,逼着他去鼓励格物致知,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环境。
用心良苦。
想到这里,想要技术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
“好,那你说这个生意怎么办?”
“我出技术,你出材料,我给你四股,你怎么分我不管,秦家村独占六股。
可以先从流民村和富贵坊皇宫这几个地方推广,然后慢慢推广到全京城,京兆,再向外衍生。
技术方面的问题我来攻克......不过我说实话,前期的投入是很大的,如果想要平民化,基本不赚钱,还要贴钱!”秦牧说道。
“怎么说?”李玄明不解。
秦达等人也都认真看着秦牧。
秦牧拿了一张纸,“首先发电的成本摆在这里,火力发电需要不停的燃烧煤炭,然后通过电线源源不断的把稳定的电输入千家万户,电线可是用的铜丝,完全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大贞缺铜,国家是非常缺铜的,在前期百姓还没有适应点灯照明的情况下,只能是我这边贴钱布线。
而且电很危险,如果不做好防护,是能打死人的,所以外表还需要绝缘的物体,这个绝缘体就是橡胶,目前来说,因为材料的稀缺和制造困难,是非常稀缺的。
代替的材料还在研发之中,所以在这之前,成本就很高了。”
说到这里,秦牧顿了顿,“其次就是假设电线所要的人工,还有电箱,变压器等物件,都是比较昂贵的,就算我把技术告诉你,你们也造不出来,只有秦家村才能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