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不好意思,又早一步 (第1/2页)
此时正值夏天,月球上是有人的。
韦旭航和钱飞作为这次登月的宇航员,已经在月球上了。
这次他们计划在月球上呆满整整十天。
这也是自钱飞患病康复后,他的首次登月。
当踏上月球土壤后,过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都不值一提。
今朝放荡思无涯,昔日龌龊不足夸。
这次他们的任务繁重,因为要建月球超算的缘故,他们一方面需要在沙克尔顿完成初步的选址。
这个选址会先建实验室,用于前期实验,实验顺利后再扩建成真正的计算中心。
其次是月-地通信的测试,前面有提到,华国航天早就发射了鹊桥中继通信卫星,用于确保航天器在跨越月球背面的时候依然能和地球的控制中心保持通信。
这次要对走鹊桥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的通信效果、数据传输质量等等做测试,做了测试之后,要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华国航天计划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通信网络,确保地月通信质量,而不是靠单一卫星。
最后是要探索德格尔拉赫陨石坑。
老美前脚盯上了德格尔拉赫陨石坑,后脚华国人就要去探索。
因为如果要建超导计算中心,那你的月球火箭发射塔就肯定不可能放在同一个地方。
火箭发射本身带来的震动,有可能会对超导计算产生影响。
这是可能。
超导芯片还没有造出来,没人知道它的鲁棒性到底如何,是否会受到震动影响。
但他们需要未雨绸缪,需要足够谨慎。
直线距离仅30公里的两个陨石坑,反正也要建基地,那把这两个地方都占了也挺好。
反正占一个也是占,占两个也是占。
所以简单来说他们这次的时间紧任务重。
“泻药,人在月球,刚下飞船,这次在月球的任务繁重,就简单聊一下我对阿美莉卡万亿美元的看法。
我只想说放马过来好吧,我们的月球基地已经初见雏形了,老美什么时候派个宇航员上来,让我们不孤单好吧。
你们两个,我们两个,还能凑一桌麻将。
韦旭航于月球作答”
韦旭航把钱飞喊来,两人合影留念后,连同刚才语音输入的那个文本一起通过通信网络传回地球,由地球工作人员帮他以阿波罗科技官方账号在该问题下回复。
来自月球一线的报道,一下就获得了最高的点赞数,短短一天时间点赞数就破了五万。
“卧槽有实力就是有底气啊,放马过来,说的太潇洒了。”
“实名制羡慕,我也想去月球,能在月球工作,让我拿年薪百万我也愿意啊。”
“连吃带拿上了是吧?”
“没人羡慕韦旭航吗?当年第一次登月因为不是登月宇航员,所以逃过一劫,后面随着第一批燃神和奥尔德林都不可能再登月了,他就稳坐登月首发的宝座,这才一年多时间就已经成为了登月次数最多的地球人,这不是顶级爽文啊?”
“+1,燃神那不是爽文,付出然后才有收获算什么爽文,不劳而获从天而降才是爽文好吗?”
“这次在月球上要执行什么任务,有人知道吗?”
“就是计算中心选址啊,阿波罗科技的官网不是有说吗?他们这次要收集尽可能多的详细资料,用于地球分析,包括月震数据、月球风情况、月壤情况等等,总之越详细越好啦。”
“老实讲宇航员这样说我觉得没毛病,毕竟他们就是干活的,自信是好事,但燃神千万别放松警惕,可以在战术上藐视对手,在战略上一定要重视对手,毕竟我们这不是在和阿美莉卡竞争,这是在和整个欧美阵营竞争。”
“就是因为和整个欧美阵营竞争才不需要害怕好吧,他们自己就内讧了,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供应商,NASA还要层层分包,自己不干活,他们怎么可能能整合出一个拳头?
其实我觉得马斯克的推特说的很有道理,与其把这一万亿美元给NASA,让NASA来负责分配,还不如把这一万亿全部给SpaceX,由老马本人来管,效率要高得多。”
上面是韦旭航回答里的评论,华国网友突出一个放松自信,在这场竞争中,华国已经处于了上风。
阿美莉卡别说月球南极着陆,他们连登月都没有做到好吗。
华国网友还是很乐观的。
有人乐观,就有人悲观。
马斯克就是那个悲观的人。
他已经公开表态支持象党,支持大T,在推特上为大T提前摇旗呐喊,各种抨击驴党。
也正因如此,白宫的小会,他连沾边的资格都没有。
当看到万亿美元太空开发基金到位后,马斯克的反应用四个字来形容很合适:眼前一黑。
在该计划出来的当天,他就安排了上了一档播客类节目。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EverydayAstronaut,我是主持人蒂姆·多德,自从华国宣布月球超导计算中心计划后,我们国家迅速进行了应对,公布了一则高达一万亿美元的月球开发计划,被认为是对华国的回应。
我很高兴告诉大家,我们今天邀请到了航天领域的大人物,也是我们的老朋友,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来聊聊最近航天领域层出不穷的新闻。”
EverydayAstronaut是YouTube上一个专注于太空探索的频道,以解释火箭科学和太空技术而闻名。
马斯克之前就经常上蒂姆·多德的播客节目。
不止蒂姆·多德,包括LexFridmanPodcast、MunroLive、JoeRoganExperience等等。
和华国创业者喜欢拍抖音宣传自己不同,阿美莉卡的创业者喜欢录播客。
这和两个国家的环境有关,阿美莉卡被誉为汽车上的国家,人人有车,不管是好车还是破破烂烂的二手代步车,总之就是有,所以他们习惯边开车边听播客。
听播客成为了主流。
华国汽车没有那么普及,长视频、短视频才是主流。
所以通勤方式还会影响到互联网模式。
“大家好,蒂姆,好久不见,能来EverydayAstronaut和频道的观众朋友们一起聊聊登月,聊聊太空,聊聊最近的新闻,对我而言同样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EverydayAstronaut的观众朋友们,有着很高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考能力。”别说什么马斯克不知道拍马屁,他也懂,虽说不如老黄来的那么自然,他该穿西装的时候也知道要穿西装。
“埃隆,第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华国的月球超导计划?”蒂姆问道。
马斯克不假思索回答道:“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计划,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绕开半导体上的劣势,希望能够借助航天技术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不得不说,伦道夫·林在这方面的构想很有创意,而且从第一性原理来说,可行性也很高。
至少按照过往他已经做到的事情来看,限制他成功的唯一因素,其实是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能力,他们是否真的能基于低温超导材料开发出芯片来。
这是最困难的。”
蒂姆好奇道:“其他不困难吗?我看一些科普类频道说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像散热、能源、月震、月尘。”
马斯克打断道:“这些都是能解决的。
在可回收火箭和华国制造业的超低成本面前,这些问题解决不算困难。
注意华国可以做的是常态化的往返于月球和地球之间,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这是他们能这么做的根本原因。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所谓的登月窗口,都能借助这个登月窗口去月球。
而且随着登月次数越多,他们在月球上的基础设施越完善,他们去月球就越容易。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散热、能源、月震、月尘这些问题,都能靠在月球上频繁的实验迭代优化给解决掉。
所以我们唯一的优势其实是芯片产业的优势。
我们在芯片产业,有着绝对的优势,有着最先进的产业链,和华国比,我们有丰富的产业工人、科学家和产能。
当然,我这里说的我们包括了霓虹高丽这些盟友。
如果我们也要在月球建造超导计算中心的话,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白宫的计划里并没有说要做这件事,他们只说了要搞月球开发。
如果只是月球开发,只是建造月球基地,和华国竞争的话,我认为我们根本就不必去月球,而是直接去火星,直接开发火星。
这才是更现实的路径。”
这和马斯克过去一直以来的论调一致,月球不重要,火星才是关键。
“为什么?过去你来我们的节目,我们都是谈论猎鹰九号,谈论星舰的最新进展,谈论星链在战争前线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谈论过去火星的这个话题。
因为在过去,我会觉得这个话题离我们还很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