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天师入京 (第1/2页)
吴元从宫中出来后,很快对外放出方永准备建立王庭官署的消息。
这一步是为了试探百官态度,逼迫官员们站队。
没有观望的选项,只有投靠和拒绝投靠两项。
消息传出后,百官非常从心。
六部尚书,中书御史,公侯勋贵,全都毫无疑问的投靠过来。
有的人顾及着颜面,本身在朝廷内有着任职的,不好太明目张胆,他们在晚上悄悄来到吴元府上,对方永表示忠心,在官署名单上添上一笔。
有的人则完全不要脸面,本身在朝庭中任职,官居六部尚书,却谄媚到直接选择投靠过来,宣布要辞去朝中官职,担任王府小吏。
一番试探下来,吴元发现朝中的大臣已经几乎没有忠心于隆庆帝的了。
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官员选择不同。
一些年老的官员,或许是因为即将致仕,顾及着颜面,没有选择站队,还有一些是隆庆帝的外戚,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吴丰等等,没有选择站队。
于涟本来也应该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不过方永前年将于涟送到了开滦办煤厂,中秋前后又将其调到了陕西修建水渠,因此于涟不在京城,参与不了此事。
这老头是那种传统的儒家臣子,忠心于皇帝,但又对百姓抱有怜惜,方永令其投靠自己他是不愿意的,但让他为百姓做事他却愿意工作,因此秉承着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方永让他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剩余的人中,基本没有什么领头的人选。
那些厉害的人物在之前的血诏事件中就已经被杀尽,剩下的人基本没什么实力,发挥不出什么作用,随便找个借口便能将其覆灭。
吴元将这些情况汇报给方永。
方永告诉吴元,再过一段时间他会进行南巡,查看一下南方各地归顺的具体情况,到时候他一离开,隆庆帝肯定会蠢蠢欲动。
不过有李泥率领锦衣卫看管,隆庆帝没有机会反抗。
他会故意让李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隆庆帝有机会对外联络,然后再将所有相关的人一举覆灭。
吴元大喜,表示一定会配合好李泥的工作。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江西的张应顺天师携带其子张至道到达京城,面见方永。
方永见到了这位所谓的天师。
张应顺今年六十有五,头发斑白,束紫金莲花冠,穿天师道袍,精气神都很饱满,行举有度,礼仪风范很好。
他是大熙的受箓天师,享受三等荣爵恩赐。
和曲阜的孔家一样,龙虎山同样是传承千年的庞然大物。
从东汉张道陵开始,直到现在,约有一千八百年,只比孔家稍差,稳坐中夏第二大世家。
不过相比于孔家把控着儒学经义,门生面布天下,以修道为主的张家影响力要小很多,江西之地也远不如山东富庶。
所以历朝历代,孔家时常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或被当权者猜忌,或受到恩宠,但张家却很多时候声名不显。
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
在江西之地,张家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遍布各地的道观名山,达官贵人尽皆奉为上宾,张姓的族人遍布各行各业,人脉极为宽广,如果张应顺以天师的名义带头反抗方永,收复江西的行动绝不会如此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