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入乡随俗 (第1/2页)
杨彦之说完,身子挺直,双肩自然摆落,凝神静气,先是起肩端平,双手齐胸,左脚轻起,往左侧外部曲膝伸展,摆动脚踝,轻轻倾斜脚掌落下,腰膝微弓,落定之后,右脚紧接着依法施为,只是脚掌向右,站定,整个动作松沉圆和,呈一个有点类似马步的架势,继而双手画弧线、手脚抱球、开膝上步、拧腰蹬腿、弓步捧手……
只一连挥洒了五式,亨亚日虽不懂,但也觉得整套动作充满了美感,舒张有力,只其中有些中间动作的衔接紧凑、流畅。演示的时间很短暂,即便如此,如今功夫的神秘面纱在自己面前撩开,虽只有恨小的一角,亨亚日看得也是痴醉,却被杨彦之突然的一声招呼惊醒。
“现在我把第一式起势重新作一遍,然后你开始照着我的第一个动作演示给我看,我好给你纠正。”
亨亚日点了点头,于是杨彦之又演示了一遍第一式。演示完,杨彦之说道:“你可以开始试一试了”
亨亚日依样施为,脑海里还想着拳经上那幅图像上的动作,慢慢开始演练起来。杨彦之在一旁变教边演,有时还让亨亚日停下来,自己又演示了一回其中的细微之处,有时手把手上前纠正他施展招式中的一些不够舒展的地方,教的用心,学的认真。
“好了,我们出去吧。今天性起,你学得也好,居然把第二式也学完了,却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只是时间上稍稍晚了点,不好让他们久等,你也该是饿了的。明日早上你稍跑一会儿之后,估摸着时间,七时前自己到这屋来,我会在这里等你,到时我们再继续。你先去回屋去洗洗,我后面跟着过去。”
亨亚日答应着,向杨彦之行了一礼,打开门,出了房间后,再把房门带上后,就往自己的房中去了。屋里,杨彦之却并没有急着离开,反而盘腿跌坐在早先教习亨亚日的地板上,脸上带着笑。
早上餐罢,一行人仍旧是出门闲逛,加之今日是北方的小年,街上过年的气氛日渐浓厚,街上的行人似也较往日要多了起来。不过,今日所去之地,却是不同于昨日那样的百货杂居的集市,是以吃食和年俗为主,像是大联欢一般。很多人走出家门来,像是游人一般,既赏看,还采买,而且聚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大小小的,看起来也该当是一家人,个个和和美美。手里拧的,嘴里尝的,身上带的,欢声笑语中,在人流之中徜徉。同样的,亨亚日也成了他们一行人当中被装扮的重点,手里拿着风车,嘴里吃着零食,衬衣口袋里还别着娇艳的花朵,这都是杨彦之顺手置办的,甚至一时兴起,还给亨亚日淘了顶鸭舌遮阳帽戴在头上。这却不是国内那种时髦人士头戴的那种折叠样式,而是类似于礼帽,却在正前方加了一个长大的出沿,有点像鸭头和鸭嘴连在一起的样式,就是不知为何被称作为鸭舌。亨亚日也不以为意,毕竟说起来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虽然偏好清静一些,这热热闹闹的人来人往也不失为一场场生动的人世间的喜乐画卷,偶尔为之,也是新鲜动人的很。
除了逛街,杨彦之还特意带领众人去了趟黄大仙观,这一趟的拜神之旅也是大开亨亚日的眼界。香客络绎不绝,几个主要区域里,是真正意味上的人满为患,尤其是拜神求签之处。其时观里为了应对纷至沓来的香客,设置了多个礼敬大仙的焚香之所,都在殿前的中轴线上,正对着大仙的塑像,只是人们往往更喜欢近距离的拜服大仙。所以愈往前去,人就越多,远离一些的地方反倒空了不少。一行人路过观中的一颗高大婆娑的大树之时,亨亚日却觉得甚是惊异,整个观里,除它而外,再没有一颗可以和它媲美的大树了,差一些的都没有,只有远甚。只见到大树的枝桠上挂了很多一个个像是吊饰一样的东西,而大树的一些枝桠上牵起了一道道的如同经幡一样的物事,下端扎入一旁的泥土中,一个个小幡迎风招展。其时有不少的香客游人正在把手中的物事往树上抛,抛之不上,捡起后接着再来,乐此不疲,还有一些人则直接把它栓系在经幡的系绳之上。杨彦之给大家介绍说这是许愿树,为当地的一个特色风俗,内地却不多见。这马上要新年了,年后来也很方便,到时再做新年愿望也不迟,给没有准备的也留些时间来好好想一想。只是越往前走,就越发的挪动艰难了,越是接近神仙在人间的供奉地,越是难行,见此情景,杨彦之也是无奈。他笑着对大家说道:“都说随缘的,看来这缘分也是要靠争取才能来的。我们到外面开放的地方去吧,礼敬了大仙,我们就离了这里,等开年了,和这观里约个人少些的时间,再来上香、求签。”
众人自无不可。年内也没几天了,然就这几天的时间里,人间也都是把敬这漫天的神佛的习惯融入到日常习俗中来的,说到在这礼字上,人们都自是不缺的。
只是葛自澹看了杨彦之一眼后,开口问道:“杨兄,你这家宅之香可有什么讲究没有?”
杨彦之明白他说的意思,回道:“无妨的,大体上无碍,一些小节,这个也需点点心意即可,不拘什么地方,大众心意亦无不可。”
言罢,他当先回行,众人身后依次跟上。在始进观口的地方,香客稀疏了不少,也空出了不少的位置来,二位帮衬的人从一旁给四人都递上了香烛,四位各自选好位置,默默的给黄大仙上了三炷香,然后躬身下拜。由于前方还有游人香客,这里显然不是施行大礼的地方,待得青烟渺渺飘起,众人这才起身,相视一笑,这才相携着出门而去。
一出了这庄严肃穆之所,众人心里也是一松。虽说仙神鬼怪之说,众人多也是不信,但在祂们面前总归是要收敛起自己的行事才好,不好在祂们面前露出丑行来,更何况诋毁于祂。礼敬天地自然,是做人的本份,说不定仙神鬼怪的也是这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只是人们不得而知罢了。
大街上,一行人又回归了心思,看着街市上人头攒动,鼻中闻着腊味飘香,各式各样的营生应接不暇。亨亚日甚至在街上还见到有摆摊的老先生,一张书桌,一方砚台,一碗清水,一个笔架,宽窄、长短不一但裁剪整齐的红纸,生意就开张了起来。现场也有已经写好就的对联和横幅,另外还有一些出门大吉、开门大吉、大吉大利等等的吉祥话的小条幅,笔画工整严谨,用墨圆润自如,那字自然也是很好的。当然,若客人想要求一幅现场成品中所没有的或是自家编制出的对联的话,老先生也会依据你的要求,当场挥毫,直到你满意为止,也不以有辱斯文为意。
南方因为季节气候的原因,并不出产小麦、玉米、高粱等等这一类的作物,所有的面粉、杂粮一类的物资多是要靠内地贩运过来,同样的,海外贩运过来的也有,只是不多。海外也多是和当地差不多的气候条件,所以当地人也习惯于在大米上做文章,米粉、米线、年糕、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内地这个时节不可见的东西,这里却是常有。亨亚日一路所见,原本做成面样的吃食,却原来都是用大米研磨成面而成。有大米,又近年关,自然少不了爆米花这种应景的东西,果不其然,亨亚日在街头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围着一处架起了机器观看、嬉戏。机器下面烧着木柴,翻转不停的筒身,继而,那人撬起支架,把筒身对准后面一个洞口张开的布袋,周围的小朋友们纷纷逃离。但又不忍远去,一个个的捂上了耳朵,小心的回头看去,但听得砰的一声,机器里爆米花飞溅着冲入布袋。匠人清理好筒身,加入大米后,盖好封头,再次旋转筒身,放正在火堆上的支架上,开始转动摇臂。这玩意在内地也不是什么新奇玩意,但它很热闹,再加上从内里出了的吃食很香甜,真个过程又稍显神奇,于是就引得小孩子们常常驻足,新奇又好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