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春华秋实 (第2/2页)
俞咨皋连连点头道:“殿下,他们吃得完,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人口加起来都不止两千万了,上千万头猪那都不够每人分半头的。
北王殿下说,那边一年最少要养到三千万头猪才能赚大钱。”
三千万头猪!
小朱常洵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三千万头猪得吃多少粮食啊,二哥这么养猪,他们还能剩下多少粮食?”
俞咨皋估摸道:“北王殿下说五十亿斤饲料就够养上千万头猪了,三千万头猪估计就是一百五十亿斤饲料,还不到一亿石粮食呢。
如果按北王殿下的说法,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明年的粮食产量就能超过十亿石,这养猪的粮食占的还不到一成。”
这还不到一成?
小朱常洵闻言,还想问点什么呢。
万历连忙抬手道:“行了,洵儿,别管你二哥养猪了,他想养多少来赚钱让他自己琢磨去吧。”
哦,说正事要紧。
小朱常洵闻言,连忙点了点头,闭上嘴。
万历见状,继续问道:“克迈,那五十万守备营将士你全给元敬拉过去了吧?”
俞咨皋连连点头道:“末将全拉过去了,北面河口各处卫城修建完一个末将就往戚帅那边拉一批,末将是拉完最后一批才回京的。”
这会儿都快十月份了,奴儿干都司那边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冰封了,是该考虑一下那五十万守备营将士驻扎在哪里过冬了。
奴儿干都司那肯定不行。
那边的冬天真能冻死个人,在野外扎营那不冻死人才怪。
辽东都司甚至都不行,还是太冷了,守备营将士如果驻扎在那边,吃喝拉撒都不方便。
问题,现在也就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粮食多,五十万将士驻扎在辽东都司那都不用转运粮食。
如果驻扎在其他地方,那就要考虑转运粮食的问题了,五十万人马过冬最少得准备三百万石粮食啊,转运起来太麻烦了。
这么多人马到底驻扎在哪里好呢?
万历盯着地图细细看了看,终于找到个好地方。
老哈河谷!
那边的冬天不太冷。
京营将士就曾在那边扎营过冬,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水师快船走辽河和拉木伦河往过转运粮食也比较方便。
关键,老哈河谷离京城还不远。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克迈,你手底下还剩多少舰船?”
俞咨皋连忙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八千艘蜈蚣船末将已经让他们回东南帮忙转运万盛堂的货物去了。
还有两千艘飞梭船,末将让他们帮延绥镇转运剩下的牛羊马匹去了。
末将就带了六百艘威远战舰和两千余艘飞梭船回京。”
六百艘威远战舰和两千多艘飞梭船一趟最少能拉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三百万石粮食两趟也就拉完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克迈,你速速去辽东镇拉三百万石粮食到老哈河谷,交给一元看管。
然后你去传朕旨意,让元敬带着五十万守备营将士到老哈河谷扎营过冬,良玉则带着二十万川军将士回镇东堡过冬。
还有,你跟元敬说,让他把五十万守备营将士的过冬事宜安排好就来避暑山庄。”
俞咨皋连连拱手躬身道:“末将明白。”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挥手道:“振之,你先回家休息几天,等下趟去美洲的船队出发了,你跟着过去把那边的地图测绘一下。”
俞咨皋和李之藻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他们走了,这才继续问道:“父皇,二哥那边那么多的粮食怎么办,人根本吃不完,猪也吃不完啊。”
这个问题是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今年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就能产七亿多石的粮食啊,而那边连人带猪最多也就能消耗三亿多石,剩下四亿多石难道让他们全屯起来吗?
那得建多少粮仓啊?
这还只是今年的呢,明年的那更不得了。
或许,是该考虑给将士们涨涨粮饷了。